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沙丽丽

【摘要】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差异的同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设置和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精准且有效的教育。本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分析和研究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让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相应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良好的体育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作者简介:沙丽丽(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阳小学。

不同学段的学生之间、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之间,都存在发展状态不一致的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为了让班级的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好课堂知识,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日常体育教学,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就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来看,精准恰当的分层教学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他们能在教师科学的教学引导下进行高效学习,并在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上的提高。此外,分层教学法还能有效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师生情感的消耗,在增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体育课堂满意度。

一、制订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实际学情来制订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而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差异化教学。就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来看,分层教学法能让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高效地完成这些目标,从而使体育教学目标整体达成,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在分层教学的引导下,有动力去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能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获得更为良好的课堂体验。对学生来说,动态的教学目标能更立体地满足他们的成长发展需要,让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获得体育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接力跑”的训练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水平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带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这项训练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分接力赛的赛段,以增加接力人数的方式缩短每个学生的接力赛程,让学生在自己体力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得跑步水平的提高。而如果训练对象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则可以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跑步水平进行测试,再根据他们的测试成绩将他们分成不同的梯队。第一梯队的学生擅长跑步,相比其他同学有一定的能力优势;第二梯队的学生胜在耐力良好,可以进一步培养;第三梯队的学生不擅长跑步且耐力较弱,需要通过日常训练加强跑步技巧与体能。将学生科学地分层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安排不同要求的“接力跑”训练。训练第一梯队的学生时,教师需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时间要求,并不断提高要求;第二梯队的学生则是进行常规化的接力训练,让学生保持跑步的良好状态;第三梯队的学生训练则是从400米单人跑开始,先引导他们以达到400米单人跑的及格线为目标。在这样清晰的训练目标的引导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和训练,他们会在分层训练目标的带动下达成各自的目标,各自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由此可见,科学的分层目标能让日常体育教学更加顺畅、高效,学生能在不同目标的引导下获得更为人性化的教育。

二、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机制

要想让小学体育教学更贴合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机制,让日常体育教学在科学机制的引导下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机制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细分,还需要对教材及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和重构,让教材及教学内容得到创造性使用的同时,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对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机制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当前的各种实际情况,对学生情况进行实时摸底的同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让学生获得有效的体育实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机制能有效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一刀切”的情况,在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整体提高。

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仍有故步自封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改变当下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突破和解决各种传统弊端,就需要结合当下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理念,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机制。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挖掘当下教材中的优质内容,围绕这些优质内容进行校本课程设计,以更贴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日常体育教学。在开发和设计体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校相关教师可以开展适当的学科调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从而将教材内容调整、汇集成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让学生获得学科素养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差异化分层对待,而不是简单、直接地“一视同仁”。差异化的分层对待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分层教学机制能为他们带来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避免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迷失学习的方向。以分层教学机制开展日常体育教学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并且能有效地引导他们将关注点聚焦于自身,促使他们获得体育能力的提高。

三、设计丰富的分层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活动方式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分层教学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从体育教学的整个环节来看,丰富多样的分层教学方式能让体育教学内容得到多样化的呈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的同时,让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分层目标。由此可见,丰富的分层教学方式是教学目标得以高效实现的前提,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设计各式各样的分层教学方式,用灵活、可行、符合体育教育发展的分层教学方式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教育性。

以“短跑训练”为教学示范,在教学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分,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性目标。针对初级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分组动作,让学生掌握起跑及过程跑等动作的要领,并通过分组练习熟练动作。中级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完成整个跑步过程的训练。高级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教师将短跑的实用性技巧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合理地运用这些技巧,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短跑水平给学生划分不同的目标水平线,让学生在实现当下目标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己。另外,男女生的运动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一些球类运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男生和女生分别设计分层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排球训练时,教师对男生采用标准比赛时间进行训练;而在安排女生训练时,教师可以适当缩短训练时间,让女生的体力得到适当的保存和恢复,在降低训练疲惫感的同时提高女生参加球类运动的积极性。此外,还有以“帮带”的形式开展的分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安排接受水平和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帮带”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帮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老师”和“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分层教学的创新体现,也能让学生获得体育素养的提高。

四、优化动态的分层管理模式

教师需要优化动态的分层管理模式,让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把控,从而使小学体育教学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身体情况、教学模式的不同等都会使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发生改变,所以教师要重视各种不同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将实际教学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到分层管理模式中,以动态化的分层管理模式进行科学高效的体育教学管理。教师还需要根据管理结果不断优化和调整管理方案及模式,让分层管理模式始终能发挥自身的管控作用。此外,动态化的分层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管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鼓励及表扬,让学生获得有效评价的同时,以更正确、更积极的状态参与日常体育学习。

同样以“接力跑”训练教学为例,在进行“接力跑”训练教学时,教师会给不同梯队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而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给学生的训练过程设置分层管理,通过分层管理对训练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的管控。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不同梯队的学生制作管理档案,按目标要求将学生每次的训练情况条理清晰地记录好,并在记录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方式、训练成绩进行分层对比,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纠正。在分层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将其优点放大呈现在体育教学中,让其他学生学习。对获得肯定和表扬的学生而言,教师当众的鼓励和表扬能有效激发他们参与分层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进入日常体育学习中;还能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并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带动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分层教学发挥相应的作用。另外,分层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果反馈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分层管理模式更符合分层教学的需要,让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持续发挥价值。

五、落实有效的分层巩固练习

前文的相关内容都是围绕分层教学法在课前、课中的科学运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但课后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环节,所以教师要针对课后部分落实有效的分层巩固练习,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的只是短时的训练,但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持续性的锻炼和实践过程,所以课后分层巩固练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练习的空间和机会,学生通过持续有效的练习获得专业的体育技能以及扎实的学科能力。教师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落实分层巩固练习后,学生的练习情况会反映出相关的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更精准地调整日常教学策略,进而使学生获得更贴合当下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实践。

在开展日常体育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给学生带来更为多样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羽毛球的打法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段打羽毛球的小视频,让学生通过小视频复习和巩固羽毛球的打法。观看小视频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回顾课堂教学内容,让他们充分掌握实践技巧的同时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相应的课后巩固练习。生动形象的小视频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于羽毛球学习,还能让他们直观地学习到打羽毛球的技巧要领,进而将这些技巧要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落实分层练习,教师可以录制线上羽毛球课,让学生在反复观摩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录制打球小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后练习反馈,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录制要求将短视频录制好,并上传到班级学习群里,这样教师可以实时把控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巩固效果。落实分层巩固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吸收和掌握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巩固练习任务,在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有效巩固。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施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时,要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同时让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对学生而言,科学运用分层教学法的体育课堂不仅能让他们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多样化的课堂体验,还能让他们获得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他们学科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体育分层教学,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国栋.激发个性 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80,82.

[2]张江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17(06):8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