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兰【摘要】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其极简洁的画面布局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安排,营造出浓烈的诗意和让人浮想联翩的意境。在小学阶段开展水墨画教学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文章将分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水墨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黄兰(1972—),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水墨画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一种我国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水墨画简朴但不失诗意的画风对学生的艺术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水墨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但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墨画教学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但这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水墨画教学。
一、水墨画概述
水墨画在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种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我国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因此被称为国画或中国画。水墨画因其画面布局简洁、内容留白富有诗意、意境古朴而充满韵味等特点,一直是不少绘画大家所热衷的绘画风格。水墨画借助深浅不一的水墨调配让整个画面有虚实结合的美感,引人遐想,这种极具诗情画意的绘画风格与我国古典文化完美契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是华夏人民对美和世界的一种独特认识[1]。
二、水墨画对小学阶段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影响
水墨画对小学阶段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认知和审美方面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而水墨画因其洒脱大胆、豪迈奔放等的表现手法,对小学生创造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再加上水墨画的绘画内容主要为山水鸟兽、植物建筑等自然观景和人文景观,在教学内容方面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而且,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国画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三、水墨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巧用信息技术设备,感受水墨风韵
借助信息时代的高科技设备,现代教育在教育育人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走进水墨世界,感受水墨之美,美术教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让学生在听和看的体验中感受水墨画的意境。因此,美术教师要利用优质的PPT和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图片、音乐等来构建水墨课堂,让学生利用多重感官感受水墨风韵[2]。
比如在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在PPT中插入一些经典的水墨画图片,并添加悠扬的古风轻音乐,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升课堂效果。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美术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PPT上的水墨画插图,让学生对水墨画有一个直观感受,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古风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从听觉上深化学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和部分水墨画作品的介绍,让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水墨画的了解。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借助水墨动画、水墨画纪录片等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直观地展现水墨画的魅力。巧用信息技术设备,以图片、音乐、文字等形式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水墨风韵。
(二)注重虚实意境,深化水墨理解
虚实结合是水墨画的突出表现,小学美术教师在水墨画教学中应注重虚实意境和黑白表现两个方面,以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实际绘画操作中感受水墨画独有的韵味,在赏析名人大家的水墨画作品中进一步品味水墨画的魅力。
例如,美术教师在水墨画教学中,将齐白石的《虾》作为案例来给学生讲解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虾》这幅水墨画中齐白石是如何通过对虾不同部位的刻画、笔法的轻重以及黑白深浅的灵活运用来让笔下的虾变得栩栩如生的。随后,美术教师再带领学生品味水墨画的留白部分营造出的虚实结合的意境,比如《虾》这幅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会让欣赏的人认为画中的留白是水,而且一切都是如此浑然天成,没有一点突兀感。而正因为留白,才让看的人被这幅画的意境深深吸引,并产生虾在游动的联想,下意识地认为这是真物而非笔墨所画。在教学最后的环节,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虾》的水墨动画,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风韵,品味水墨画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
(三)构建故事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讲故事是最好的知识引入方式。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水墨画内容编创相应的小故事或讲述水墨画背后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墨画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事物,并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水墨绘画来对故事进行续写,创造学生自己主笔的水墨世界[3]。
美术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可以将《富春山居图》这幅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作为教学案例。首先,教师通过展示高清图片来给学生极大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沉浸在山水世界里。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黄公望年轻时曾做过地方小官,中年时受牵连入狱。出狱后,黄公望深感官场险恶,于是弃官而去,寄情山水,过着我行我素、放浪形骸的生活。50岁时他开始学画,之后的29年里,他走遍山川,游历大江,直到某一天到了浙江富阳一个叫庙山沟的地方。此时已经79岁的黄公望终于在这停留下来,只因此处风景深深吸引了他,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酷似一只淘米的竹编筲箕。举目四望,山峦起伏,林木葱茏,江水如练,整个富春江尽收眼底,景致奇美。黄公望80岁那年,正式开始画《富春山居图》,4年后,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终于诞生了。教师通过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将学生带入《富春山居图》的世界里。学生会痴迷于黄公望历经波折但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绩的人生,也会对浙江富春江的美景产生无限遐想,从而对水墨画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四)引入趣味游戏,营造教学氛围
在水墨画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加入游戏环节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利用充满趣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的绘画手法和表现技巧。轻松的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术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水墨画知识,也能激发其对水墨画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水墨游戏”的教学时,美术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相应的上课用具,随后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绘制水墨画时的用笔、蘸笔、调色等操作技巧,设计水墨游戏,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调配颜色。学生会在亲身实践摸索中发现绘制水墨画的乐趣,逐步走进水墨画的世界。而在学生操作的时候,美术教师要着手准备绘制水墨画,绘制的作品要精简和直白,能够让学生明白所画为何物,并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意义。
(五)开展小组合作,提升课堂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偏向于参与度高、氛围比较活跃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与同学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偏爱集体学习。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多人参与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的认识。
第一,教师需要合理地划分小组,为组织多人学习活动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美术课堂上的小组人数应控制在3—5人。如果小组人数过多,课堂小组学习活动会变得杂乱无序;如果小组人数过少,组内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无法充分进行交流沟通。第二,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充裕度安排小组活动。当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课堂活动,例如为学生准备水墨画创作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水墨画的认知以及自己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水墨画创作。当课堂教学时间并不充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水墨画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所展示的水墨画的特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美景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富春山居图》进行总结,对《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以及无用师卷分别进行介绍,并为学生补充其作者黄公望创作这一作品的故事背景,丰富学生对《富春山居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文化素养。
(六)结合时代特点,更新美术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墨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作品中融合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元素以及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时代特点,在传承经典水墨画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水墨画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地融入更加丰富和具有现代特点的水墨画内容,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的进步以及了解美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教师不能停滞不前,应当成为创新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不断了解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最新讯息和资讯,不断地提升自己对美术教学的认识,跟随教育的发展不断地进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美术教学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时代的进步会造就非常多的美术作品,也会造就非常多的水墨画,但是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都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并不一定都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和审美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筛选,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最近发展区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水墨画以及其他美术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水墨画作品,比如塞尔维亚艺术家恩德雷·普诺维克创作的水墨画作品。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并且作者在作品当中所运用的水墨画手法既融合了中国水墨画,又有所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水墨画的新画法,例如现代水墨画的经典创新形式—水中水墨画。水中水墨画是一种运用针管在水中进行滴墨,借助墨水在水中呈现独特的晕染效果以及意境的绘画形式。
结语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育人育德的有效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水墨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情操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水墨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了详细论述。中华民族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民族,诗歌、水墨画等无不体现出华夏文明的独树一帜。学生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同时还能沉浸在水墨画的意境里,品味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韩肖严.中国水墨画形式的儿童绘本对小学低年龄阶段孩子美术学习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刘璇璇.小学低龄段美术教学中水墨画形式绘本的价值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9(03):131.
[3]张妙燕.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