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新教育理论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应对策略

作者: 张燕艳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而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默现象已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基于陶行知的相关教育理论,正视课堂沉默现象,更深一步地探究应对策略,以陶行知的新教育理论为中心思想,从调整教学策略、改变学生思维以及开展课堂活动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陶行知;新教育;沉默现象

作者简介:张燕艳(1986—),女,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陶行知说:“人类与个人最初由行动而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有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此而跃入真理之高峰。”沉默现象是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普遍现象,而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被动,常受制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一现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其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为消除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教师应当基于陶行知的新教育理论,向着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对此,本文具体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教学策略

陶行知在其“六大解放”理论中提倡,教师应当通过教育,解放学生的各个方面,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大部分英语课堂中都存在沉默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先明确沉默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教师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学生听不懂而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有的是因为学生羞于表达,怕说错了其他同学会笑话[1]。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扫清学习障碍,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基于陶行知思想的内涵,真正为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引导学生表达

小学生不愿意开口讲话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怕犯错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小学生内心比较脆弱,脸皮比较薄,怕自己在课堂上没能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鼓励学生勇敢开口,用委婉而温和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表达。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表达,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有效避免课堂沉默现象的产生,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6

“Let’s go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当场进行提问来活跃班级的气氛。教师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buy at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学生对这样的话题有一定的顾虑,怕回答出错惹别的同学笑话,思考过多之后,变得难以开口。部分学生尝试回答教师,但因为忘记单词的表达而结结巴巴,使得课堂陷入沉默。碰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勇于开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道具来提示学生,比如,教师指着苹果,主动与学生展开互动,学生就很容易想起“apple”;指着香蕉,学生就会想到“banana”;指着文具用品,学生就会想到“stationery”等。这样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正确的单词回答教师的问题,课堂便恢复了活力。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点,搞清楚学生沉默的原因,用一定的实物来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迅速摆脱沉默的状态。

(二)设计有趣的口语教学活动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一定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口语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机械地带领学生学单词、念句子、背课文,导致学生无法从思考中得到锻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难以充满自信并且勇敢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2]。如果教师不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活动,学生将会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无法开口和别人交流。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snack bar”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对话和小品。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扮演服务员,一组学生扮演顾客,然后让扮演服务员的小组使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提问,让另一组用“I would like to order...”回答。这样反复操练,让学生熟悉不同点心和饮料的英语表达。有的学生说:“I would like to order a bowl of noodle.”有的学生说:“I would like to eat some dumplings.”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活跃的气氛下用英语完成这个小品的表演,从而更好地打破沉默,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显而易见,有趣的课堂口语活动是应对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有利的调和剂,学生在轻松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更容易开口进行英语对话,摆脱之前恐惧和害羞的心理状态,自然顺畅地用英语进行交谈。

二、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

陶行知说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大胆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的交流,都要达到知无不言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为了彻底解决沉默问题,教师必须转变学生的观念,特别要重视个别优秀学生的学习影响力,充分考虑到他们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什么影响。当教师鼓励一些优秀的学生上台表演时,一些内向的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到讲台面前讲述他们最喜欢的英语故事,然后教师根据这个故事来问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What is the story mainly about?”“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等。这样,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对一些比较沉默寡言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刺激,他们也会想,自己是否也能够上去表演一下,自己是否也能够向同学分享一个英语故事,自己是否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为了打破班级的沉默状态,教师要从观念上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尝试挑战自己,让学生意识到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自己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这样,沉默的局面会彻底地被打破,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展现出自己最佳的一面。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教学手段比提高学生的兴趣来得更加有效,学生之所以保持沉默,在课堂上态度消极懈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师教授的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这一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朝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去思考,去行动。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将课堂要点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现,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去行动,这样课堂沉默的状态就能被彻底打破。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辨识动物园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很多热爱动物的学生会打破沉默,说出sheep、cow、 elephant、tiger、lion等动物的单词。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does each animal like eating?”这样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有的学生说:“The monkey likes eating bananas and sheep likes eating grass.”然后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就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编一个故事。这时,学生把动物拟人化,有的学生说:“The lion is the king of the forest and he asks all the other animals obey to him.”如此一来,一个个围绕动物的生动的故事就被学生用英语编造出来了。

由此可见,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围绕所学主题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能打破课堂沉默的现象,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展学习。

三、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小学课堂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传统教学之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途径。陶行知非常强调开展课堂活动,认为这是能将思考和行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可以彻底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一)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小学英语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以及在课堂上编排一些采访活动,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和辩论活动,让学生投入实实在在的英语学习中。当然,师生互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形式,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学生不再保持沉默,自然轻松地展开交流和对话,这些教师都必须一一在实践中充分考虑。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Chinese

festivals”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辩论、演讲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问学生:“In your opinion,what is the most meaningful festival in China?”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Spring Festival,有的说Mid-Autumn Day,有的说National Day等。这时教师让回答国庆节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国庆节非常有意义。这个学生回答:“When I see our national flag rising, I always feel very excited and proud.”接下来,教师顺势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My great country”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怀。

师生互动是打破课堂沉默局面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当学生说错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直接批评学生,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课堂学习

任务。

(二)组织丰富的课堂表演活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单凭师生互动是无法完全打破沉默现象的,有些学生生性胆怯,不愿意张口说英语,更不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堂表演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中。表演有很多种形式,唱歌、诗朗诵和演小品,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活动。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且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六年级Unit 6“An intere-

sting country”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表演活动。很多学生都说自己心目中最有趣的国家是中国,教师让学生唱一些爱国歌曲,朗诵几首爱国诗歌,接下来让学生表演小品“Travelling in China”。小品的内容为一个导游带领一个外国团队来到中国旅游,团队先到了北京,学生介绍了北京的“The Great Wall”“The Imperial Palace”“Tiananmen Square”等,接下来团队去了上海,学生介绍了上海的“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the Bund”“Yu Garden”“Nanjing Road Walking Street”等。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对各个地方和景点的看法和意见:“Beijing is really ancient and grand, while Shanghai is quite romantic and fascinating.”丰富有趣的小品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有趣国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课堂表演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他们往往会因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而保持沉默,无法在课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组织课堂表演活动能让学生真正投入日常生活的表演,让他们体会到表演的乐趣,打破课堂沉默的局面。

总之,随着英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因此,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分析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彻底打破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晶.陶行知创新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102.

[2]李亚玲.践行“六大解放”思想 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能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04):20-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