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导下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作者: 王婕【摘要】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幼儿教育的作用,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思想的主要内容[1]。生活教育需要将日常生活当作教学的源泉[2]。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科学、自然相关的两个教学活动案例,对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陶行知思想,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帮助更多幼儿教师按照《评估指南》的有关要求践行陶行知思想。
【关键词】幼儿教育;陶行知思想;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王婕(1990—),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天福幼儿园。
幼儿教育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发孩子智力和保持孩子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该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幼儿园、家长等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3]。《评估指南》作为幼儿教师素质提升的“助推器”,对推动幼儿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评估指南》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由于《评估指南》与陶行知思想的内涵相契合,因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决定结合陶行知思想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教师制订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有利于全面落实《评估指南》的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 教师能够充分了解陶行知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且能够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导下发现并改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2. 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始终将幼儿放在首位,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同时能够践行陶行知思想,探索陶行知思想与幼儿教育的结合方式,全面落实《评估指南》的要求。
3. 教师能够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教学内容:
1. 教师需要将陶行知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或者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何将生活与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并注重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
3.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丰富日常的教学内容,为幼儿营造愉快的氛围,多与家长互动,提高教学
质量。
一、融入陶行知思想的教学活动案例
(一)案例一: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幼儿阶段的孩子大都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一些与变色、变形等相关的科学现象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教师结合幼儿的上述特点,利用幼儿十分熟悉的事物,通过淀粉遇碘变色的实验,与幼儿进行了互动,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现象中的奥秘。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实验前后淀粉颜色的明显变化,进而加深对淀粉和碘的了解和认识。
1.活动目标
教师能够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2.活动过程
教师提前准备好淀粉面团、碘酒、滴管、盘子、铅笔、记录表等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如土豆、黄瓜、胡萝卜等。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拿出了一个小兔子的毛绒玩具,假装是小兔子在说话:“小朋友们,今天小兔子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科学问题哦。”
(1)教师拿出淀粉面团,说道:“小朋友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有哪位小朋友想要过来捏一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将它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初步认识淀粉。
(2)教师拿出碘酒,说道:“这是小兔子找到的宝贝。小朋友们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用滴管吸取少量碘酒放在盘子里)大家观察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小兔子将碘酒滴入含有淀粉的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说:“大家给出了很多种答案。下面小兔子做一个实验,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答案是正确的。”
(3)教师用滴管吸取少量碘酒,将其滴到含有淀粉的水里,让幼儿仔细观察含有淀粉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发现,含有淀粉的水变成了蓝色。之后,教师让幼儿围绕淀粉遇碘变蓝的原因展开讨论。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关于淀粉和碘的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热情。
(4)教师向幼儿展示几种蔬菜,向幼儿提问:“大家通过之前的实验,知道了面团里含有淀粉。其实,除了面团,蔬菜里也含有淀粉。那么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小兔子找出含有淀粉的蔬菜呢?”(教师将记录表发给幼儿,让幼儿在自己认为不含淀粉的蔬菜的相应区域内打“×”,在含有淀粉的蔬菜的相应区域内打“√”。)
(5)教师发给每位幼儿相关的实验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以验证之前的猜想。在幼儿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在记录表上写下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幼儿在实验中可以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案例二:带领幼儿在自然中进行探索
大自然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大多数幼儿都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十分愿意探索有关四季变迁、天象的知识。幼儿教师应善于运用自然资源,开阔幼儿的知识视野。教师需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地探索自然中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春游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感受春天的到来。这样能够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
感情。
1.活动目标
教师能够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风这种自然现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2.活动过程
教师向幼儿传达春游活动的通知,在告家长书上写明春游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统计参加活动的家长人数,并鼓励幼儿自己准备春游需要带的物品。在春游当天,教师带领幼儿放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的存在。之后,教师让幼儿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验,说说自己是如何判断风的方向的,并让幼儿思考风有哪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风向。幼儿经过思考和相互讨论,说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开展了一个有关知识问答的亲子活动,旨在激活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增进亲子关系。此外,教师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关于风的知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对案例的思考
以案例一为例,教师在活动中并未直接告诉幼儿实验结果,而是引导幼儿进行猜想,观察淀粉遇到碘酒之后发生的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淀粉和碘,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另外,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告诉他们不要让面团散开,不要把碘酒滴到盘子以外的地方,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实验习惯。幼儿借助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不仅积累了科学知识和活动经验,而且加深了对科学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认识。这样的活动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师开展融入陶行知思想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在案例一和案例二的教学活动中,按照《评估指南》的要求,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该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开展实验,让幼儿自主探究知识,并且应该及时对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予肯定。教师在为幼儿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选择将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作为素材,采用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的方式开展活动,才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将教育生活化,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开展教育,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就像案例二中,教师在幼儿接触、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向他们传授有关风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单纯进行口头说教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三、关于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导下落实《评估指南》的思考
如今,社会、幼儿园、家长等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刻体会陶行知思想的内涵,落实《评估指南》的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将幼儿教育生活化、日常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幼儿掌握多种能力,而且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确保能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为幼儿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开展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的主题活动,是常用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活动符合《评估指南》的要求,体现了陶行知思想的内涵。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学素材,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幼儿感兴趣的
主题。
为了有效开展生活化的教育,教师需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以幼儿为中心,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思想。比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时,不能让他们死记硬背,而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数字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这有利于深化幼儿对数字的理解,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结语
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师开展教育十分重要。《评估指南》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思想,落实《评估指南》,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唐良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2):40.
[2]王爱君.略论幼儿园活动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241-242.
[3]洪利明.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习惯培养中的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