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策略探究

作者: 郑晓玲

【摘要】阅读游戏化是将趣味性游戏融入绘本阅读活动中,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的一种阅读方式。教师要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实践,就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赋予游戏以教育意义和内涵,将其融入绘本阅读教学中,以有效增强绘本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实践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儿童视角下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立项号:FJJKXQ21-1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晓玲(1979—),女,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城西第二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绘本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使绘本阅读游戏化,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充分汲取阅读营养,提高阅读能力。

一、绘本阅读游戏化的意义

绘本阅读游戏化对幼儿阅读活动效能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正处于探索能力快速发展时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来认知世界。而绘本阅读游戏化能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使阅读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阅读效果。绘本阅读游戏化能够使绘本中生硬的文字、静态的画面变成有趣的活动,降低幼儿阅读理解的难度,让幼儿能够沉浸到阅读内容中,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更容易理解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从而有效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增强幼儿的阅读效果[1]。

第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讲,游戏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角色扮演游戏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成长,使他们获得更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体育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好的身体素质等。总之,教师使绘本阅读游戏化,既能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又能为幼儿的各种能力发展提供助力。

二、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绘本阅读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绘本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缺乏专业性。一些幼儿园教师在选用绘本阅读材料时缺乏专业的视角,使用的绘本阅读材料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无法给幼儿丰富的阅读体验。此外,有的幼儿园缺乏专业的绘本阅读教学研究活动,导致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2]。

二是缺乏趣味性。有的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仍采用“说教”“灌输”的方法,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来体会绘本故事。教师直接给幼儿讲绘本故事内容,无形中制约了幼儿的思维,会让幼儿觉得绘本阅读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使幼儿与绘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从而不利于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是缺乏家园合作。当前有一些家长对绘本阅读不够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能陪幼儿阅读,帮助幼儿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与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衔接。在这种情况下,绘本阅读只存在于幼儿园中,家园无法形成阅读教学的合力,给幼儿全方位的阅读教育。

三、儿童视角下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幼儿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将绘本阅读游戏化这种创造性的阅读方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前期教学活动设计到教学实施过程都积极地将游戏渗透到阅读中,增强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活动效果。

(一)以生为本,强化前期教学活动设计

绘本阅读与游戏活动的匹配度直接关系到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实践之前,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应认真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在其指导下制订阅读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其次,要加强阅读材料的研究工作。教师应从幼儿的发展视角出发,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幼儿,选择符合其年龄、认知特点的绘本材料。同时也要从游戏化的角度考虑,认真研究绘本的游戏元素,选择游戏化操作性较强的绘本材料。最后,教师要从教学层面出发,加强绘本阅读游戏化的教学研究工作,认真研究研究绘本的主题内容、结构组成、思想内涵、教育价值等;深入挖掘绘本中的游戏化元素,并加以改编,从而设计出一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游戏活动;将这些游戏活动灵活安排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真正实现绘本阅读游

戏化。

(二)注重创新,优化教学形式

1.激活兴趣,导入趣味游戏

基于儿童视角的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活动是一种围绕幼儿兴趣来进行的活动。因此,想要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教师就要把握好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征,认真考虑幼儿的兴趣。在开展游戏化的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创设出与绘本故事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快速地进入游戏情境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阅读兴趣[3]。

例如,在《报纸上的洞》绘本故事中,丑小兔喜欢趴在窗台上看风景,但每次遇到路过的人它就害羞地躲到窗帘后。苹果猪为了帮助丑小兔改变这个习惯,就给丑小兔一张有洞的报纸,让丑小兔假装趴在窗台上看报纸,实则是透过报纸上的洞看来往的行人。苹果猪还每天把洞挖得大一点,让丑小兔露出的脸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丑小兔露出了整张脸,但它不再躲避,而是对路过的行人微笑。教师在开展此绘本的阅读活动时,可以融入一个“洞洞里的秘密”的游戏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一张有小、中、大的洞的报纸,让对幼儿说:“报纸上的洞洞真有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请幼儿仔细观察报纸,让幼儿找出不同大小的洞,从而了解到丑小兔第一天躲在有小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报纸后面,于是它的脸就出现得越来越多。接着为了增强游戏效果,教师可以让幼儿躲在报纸后面,只从洞里露出一只手或者一只眼睛,并让其他幼儿来猜猜是谁。教师开展这样有趣味的小游戏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对绘本有更深的感受。

2.深化理解,融入角色扮演

幼儿阶段是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去深入理解绘本故事的深层次内涵。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从幼儿的认知视角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烈、爱好模仿的特点,将角色扮演融入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绘本内容相关的表演环境,让幼儿扮演绘本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绘本中的情节,真正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

例如,绘本故事《丑小鸭》讲述了一只丑小鸭从小因为长得怪异被排挤,到处流浪,长大后变成一只白天鹅的故事。这个绘本故事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幼儿建立正面、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激励幼儿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个绘本故事进行游戏化,简要分析故事情节后,让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丑小鸭、鸭妈妈、丑小鸭的兄弟姐妹、农夫、孩子等。选定角色后,教师帮助幼儿创设情境,布置舞台,设计造型,然后让幼儿分析故事情节,各自组织自己的台词,轮番出场表演,将绘本中的情节一幕幕表演出来。如果有条件,最好让每个幼儿都当一回丑小鸭,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能够增强信心,勇于表现自我。

3.发散思维,引入创编游戏

绘本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幼儿提升观察力,丰富想象力,深化思想认知。因此,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基于幼儿的视角,从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层面出发,设计创编类型的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对一些故事情节进行创新改编,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有想象空间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想象,让幼儿通过解读绘本故事中的形象、对话等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创编出新的故事。

例如,绘本故事《逃家小兔》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过程。故事中,小兔子对妈妈说:“如果你追我,我就变成一条鳟鱼,从你的身边游走。”妈妈则对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一条鳟鱼,我就变成一个渔夫,把你捉住。”小兔子继续对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个渔夫,我就变成……”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在开展这一绘本的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学会编简单的故事,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小兔,你想变成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创编出新的对话,并注意用上“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从而创建全新的对话情境,创作出一部属于自己的《逃家小兔》。

4.家园共读,开展亲子阅读游戏

家园共读是教师和家长相互助力,共同给幼儿构建协调统一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深入阅读的教育形式,是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除了需要教师在幼儿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花一定的时间陪幼儿阅读。因此,在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亲子阅读游戏,从而真正将阅读从课堂拓展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丰富幼儿的生活,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和

能力。

例如,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可以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作为亲子绘本阅读素材,设计一个社会实践性质的亲子探险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第一次一个人上街买东西,是个很有挑战的探险活动,而绘本中的小主人公能自己去离家不远的街边小店顺利买到东西,这让幼儿感到很新奇。幼儿通过阅读这个绘本故事,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能获取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自信。教师可以根据此绘本故事设计亲子阅读任务,让家长和幼儿共同读完这个故事后,问幼儿两个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和她一样顺利地买到东西吗?你会如何跟导购员沟通呢?然后,教师引导家长开展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如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幼儿布置一个“上街买东西”的探险游戏,让幼儿独自去离家不远的商店买一件指定的东西。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时刻让幼儿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当幼儿完成任务后,家长要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整个购买的过程和内心感受,或者可以让幼儿画一画路线图等。亲子阅读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告诉家长及时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与总结。亲子阅读既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实践兴趣,也能拉近幼儿与家长的距离。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绘本阅读教学逐渐朝着游戏化的方向发展。游戏化能够促使绘本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得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释放。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为目的,科学合理地设计一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并将这些游戏活动灵活安排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能在快乐阅读中成长,获得更好的早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崇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游戏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1(06):62-63.

[2]孔莉.让绘本阅读从游戏开始: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21(36):163-164.

[3]后志梅.通过游戏化活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J].山西教育(幼教),2020(11):30-3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