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实施探索

作者: 徐燕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改中的新型学科,其注重实践与知识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教学难点。现如今,在实际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项目式教学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层次化重构,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可以说,将项目式教学运用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徐燕(1980—),女,江苏省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要依赖真实的教学环境,合理组织与选择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对技术经验体系的构建。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并与高中其他课程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个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是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我国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作用。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应用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中学生比较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他们对通用技术课程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例如,一部分学生认为工具使用过程比较简单,其设计创造过程非常困难。如果教师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纠正学生这样的认知偏差,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老套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使其无法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上手。

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已经从引导式教学转变为自主式教学,让学生个体更加自主化,成为课堂的主人。且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个人体验过程的构建,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除此之外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接触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在实践项目中结合所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和理解[1]。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教学技术与素质不全面,无法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自课程开设以来,各学校普遍都缺乏专业教师,因而为学生上此门课的大多是物理、化学和信息技术等理工科的借调教师。由于这些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导致他们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薄弱,教学经验不足,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差。

其次,一些高中教师还保留着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的一门学科,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观察生活的能力,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方法、场景等来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知识必须要贴近现实生活。但现如今的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基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备课,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他们只是照本宣科,消极敷衍,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缺乏生活现实的基础和理论知识的建构。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经常会分心、打瞌睡,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2]。

最后,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通用技术课程重视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很少关注次要科目,只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资源匮乏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门与实践应用联系密切的基础学科,教学辅助设备的缺乏会严重影响课程开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由此,通用技术这一课程的教学与实际操作相去甚远。此外,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多数学生直接放弃了该学科的学习。有些学校不为学生订购教材,甚至都不安排教师上课。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与教师都敷衍的尴尬局面。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应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

(一)合理选择项目展开教学,全面提升教学素质

当今,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老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技巧,无法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提高专业水平。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索资料或者购买书籍进行学习。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帮助通用技术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展开积极沟通交流,寻找共同点,分析现存教学问题,寻找更优解决途径。

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时,教师要善于运用项目教学法,关键是要对教学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有时候,教学项目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例如“技术与设计”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性,并在其中养成良好的分析能力与习惯。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并引入台灯购买的教学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知识和生活经验简要叙述台灯购置过程中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在高中普通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认识课程项目,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难度适中的内容,从而真正保证所选项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自主性,使其获得成就感,真正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完善自我,获得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和提升[3]。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积极开展项目引导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想更加高效的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应重点把握项目设计过程与课本知识的内在关联,要求学生理解项目中包含的知识点,提高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实践能力。针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多多动脑,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这样既锻炼了教师的个人能力与教学水平,又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堂已经成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同时,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深受师生的喜爱。例如,在教学“原型与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模型的照片作为开发框架设计项目的参考。首先,基于这个项目,学生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对项目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如学生可以调查现有相框的外观设计、装卸等方面的问题。若不对此分析总结环节加以重视,就会影响后续项目的设计成果展现。其次,教师应给学生安排项目设计需要分析的任务,让其运用规划理念的方式制订详细的设计方案,同时对各类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选择一个设计计划测试的模型,并根据通用设计原则评估和优化计划。通过上述教学,学生能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并全面提升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技术素养

在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也就难以提起精神。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应积极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善于在生活中寻找相关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应用到课程中去。例如,在“多功能收纳盒”的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展开设计。由于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形象化思维处于发展阶段末期,具备一定程度的假设演绎思维,能够对基础事物产生基本的理解与判断,并会对一些问题进行推理,得出自己的观点。开学之初,学校会给学生发放大量新的教科书,学生的书桌通常会比较混乱。教师应在这一阶段设置多功能收纳盒的项目设计活动,让学生用设计的收纳盒来放置各类书籍与文具[5]。

收纳盒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项目成果的自豪感。首先,收纳盒的形状要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所设计的图纸必须要学生亲自完成,然后交于教师进行检查评价。教师给出相应的图纸设计意见时,学生需要完善图纸内容,使其符合项目的实际要求。其次,学生修改完善图纸后,教师就可以准备实验器材,如激光雕刻机,并教授学生正确、安全的使用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切割图纸上的PVC板,再自行进行组装。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大量的工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形象化思维。在这样的项目设计中,学生可以借助项目材料与制作过程了解设计中的场景问题,以及设计与技术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更加充分地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与内容。总体而言,通过开展这种项目式设计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功能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功能的使用过程等方面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己优化设计图纸并进行切割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的技术素养,更能够锻炼学生全面的实践能力。

四、项目式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学习目的,让学生在学习最初就能明确教学目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并对学习结果充满期待与好奇。学生在项目式教学活动中,可以更清楚需要面临的问题,并从中积累更多实践性较强的经验。面对课程相关设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指导,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协作、自发探索等不同方式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做的就只是提供指导和建议。

其次,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任务分配与设计更加专注与清晰,并将它们全部分层次进行理解,完整细致地研究项目中的学习。学生从早期感性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理论知识的一般过程与设计方法,从而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项目设计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全面细致地进行技术设计活动,内化教材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

最后,项目式教学也让师生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地位发生了较大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项目设计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则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学生指明方向。此种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结语

现如今,很多教育思想和观念都认为教学的本质不能只为传输知识,知识的探索过程与方法才更有价值。项目式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可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并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项目式教学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教育体系,对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了创新重构,提升了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项目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基础素养的培育非常重要。但是,当今基于项目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并不能完全承载现有的教材内容,部分教材中的个别章节无法与项目式教学有效契合,如何深入研究项目式教学活动与通用技术课程之间的更多关联是今后教师更应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雪梅.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课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02):85-86.

[2]李乃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11):147-148.

[3]汤磊,鲁宪法.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1(08):118-120.

[4]黎冬梅.情景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04):154.

[5]赵阳阳,陈东林.以通用技术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2):57-58,6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