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建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模式

作者: 周峰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目的是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开展中,要想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就必须学会妥善地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从预习到课堂再到复习的学习环节中,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

【关键词】网络平台;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周峰(1988—),男,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行业利用网络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设计融入教学内容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为了满足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要求,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以期给其他学者带来帮助。

一、网络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活动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互动效果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只围绕着教材展开,师生互动的范围也局限于教材内容或教师提问,缺乏扩展的思考与讨论。而单纯依靠教材展开的教学缺少和生活的联系,不符合新时期教育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1]。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少,在参与课堂互动、进行师生沟通时往往效率偏低。教师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通过网络拉近现实世界与课堂教学的距离,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将概念与事实相结合,增强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使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进行探索与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有利于营造互动氛围

传统课堂上,师生仅以语言交流作为互动的形式,过程难免沉闷。在“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中,教师提问往往侧重于知识考查,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倾听学生答案更注重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2]。而将现代科技引入教学中可以改变单一的互动形式,丰富教学演示的方法,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使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的氛围。

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方式

(一)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互动预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预习阶段往往是由学生单独进行的。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独立进行预习时往往难以理解新课程的内容,不能把握重点和合理的逻辑,缺少独立思考解决疑问的能力,难以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增加预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教师可整理出预习的方向、内容和知识结构间的逻辑关系,制作微课对学生的预习过程进行引导,以视频和练习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预习效率,实现有目的、有方向的高效预习[3]。学生在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后,能够明确新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清楚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互动中能够保持积极思考的活跃状态,可以说,有效的预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通过学生在线预习的反馈结果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对应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情境

教师可根据授课需要构建主题情境,让教学活动围绕主题情境展开,利用网络平台拉近课堂与真实世界的距离,让知识与现实接轨。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往往不强,需要通过更直观的形式来接受知识。而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图像、视频的展示,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对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不断丰富教学素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来源局限于课本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与教师产生互动[4]。教学情境的设计目的是让知识走进生活,化抽象为直观,化理论为应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三)利用网络平台优化互动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占据重要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灵活思考并主动提出问题是展开教学互动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课堂参与度较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方式除了语言交流,还有卡片、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但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并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代科技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知识化静为动,使知识的讲解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进而主动探索求知[5]。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得到激发,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展开良好的互动。用提前准备的课件代替部分板书的书写,能够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使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师生互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情境,从对自然数、整数的认识入手,引起学生疑问,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读尺子上两个整数中间的刻度”,以此引出小数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小数的认识,并寻找其中规律,试着归纳总结。再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课为例,教师在让学生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可向学生提问:用米尺测量不到一米的物体长度该如何用米为单位进行表达?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作用[6]。通过几次对不同物体的测量和读数,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其中规律,并通过即时的随堂练习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对小数形成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可通过展示画面,引入更多具体情境,引申至小数应用于生活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身高超过1.2米的儿童乘坐公交车需要购票,1.2米是多长?由此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身高,再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用小数表示较大单位时,可以换算成用整数表示的较小单位。

(四)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充分利用平台具备的演示及互动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在网络平台中设置转化、猜想、概念、推导等功能按钮,在教学过程中优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完成上述环节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点击网络平台中猜想、转化等按钮,屏幕即可显示相关动画,学生在观看动画后可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学生点击概念及推导按钮后可显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相关概念。通过上述教学模式,学生可准确理解并记忆相关公式,并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五)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协作学习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但就现实而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7]。为解决此问题,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协作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进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讲解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如何测量圆的半径与直径”“如何画出圆”等问题,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在网络平台中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获取问题的答案。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并演示测量圆的半径与直径及画圆的方法。最后,教师需进行课堂总结,为学生讲解圆的半径与直径的测量方法,并演示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先协作探索,教师再做最终总结”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相互协作中解决相关问题,其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均可得到一定的提高,并可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网络平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便捷,学生在新颖的教学形式中学习兴趣高涨,可实现素养能力的提升。

(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练习与评价

在课堂学习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并得到教师的反馈,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生新掌握的知识,加深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8]。传统教学中,习题往往都是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于次日进行统一批改和讲评,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统计。在当今时代,科技手段已进入教育行业,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答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线测试更方便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和错误原因更加清晰明确,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遵循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课后再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布置加减法的练习题,并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教师还可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播放超市购物的场景,并在屏幕中显示采购物品的价格及最后的付款金额,学生需计算找零金额并抢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七)利用网络平台展开自主复习

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展开。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也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往往因为复习内容枯燥乏味而走神,使复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教师可将复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制作成网页或依托小程序运行。学生复习时进入相应的网页或小程序,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可自主控制节奏进行复习,这也有效解决了学生之间因个体差异而导致学习进度不同的情况。同时教师应在平台上布置相应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强对复习知识点的巩固。如学生在复习及练习过程中仍有未解决的疑问,可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留言的形式向教师提问。以网络平台留言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师生沟通,能够有效缓解部分学生害怕单独面对教师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结语

互联网技术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事业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课堂教学和线上交流学习的辅助工具,能够实现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共享,降低了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造成的教学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网络平台,有助于丰富教学演示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进行互动,提升互动效果。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对主题情境的构造,拉近了课堂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所学知识回归生活。同时,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了线上互动的平台,教师可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留给学生自行在线上展开,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育方法,妥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辅导中高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剑波.多措并举,打造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以“圆的认识”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1(12):22-23.

[2]包苏钰.见“微”知效:浅谈微课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与运用方法[J].学周刊,2022(02):115-116.

[3]王冬花.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师生互动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1(36):56-57.

[4]杨炎辉.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策略[J].考试周刊,2020(70):76-77.

[5]王其菊.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方法与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25.

[6]杨莉亚.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1(17):23-24.

[7]苟杰灵.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之信息技术与互动课堂的深度融合[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5):62-63.

[8]尉家松.小学数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师生互动的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6):157-15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