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街区“南宁之夜”长远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 吴爱玲 张瑞梅 李梅

旅游休闲街区“南宁之夜”长远发展策略探析0

摘 要:旅游休闲街区是彰显都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是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的主要抓手,同时又是推动都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南宁之夜”填补了南宁五象新区无大型夜市的空白,开街即迎来了现象级火爆的场面,但随着街区开街热度下降,人流量也有所减少。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火爆的原因和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而提出增加体验性业态;突出壮乡特色文化,丰富旅游项目;增强街区游客接纳能力;开通旅游专线;优化街区内零售价格;塑造品牌形象,提高游客重游率等策略,以期推动“南宁之夜”夜间旅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休闲街区;长远发展;“南宁之夜”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街区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休闲是人类在无劳动的工作时段内,利用某种“玩”的方式,以实现身心健康、体能恢复、精神愉悦的一种业余生活方式[1]。旅游休闲街区将旅游与休闲有机融合。近年来,人们的旅游出行半径缩小,旅游休闲街区以其空间的开放性、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2023年年初,各地旅游业迎来复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抓住这一机遇,打造了一条全新的集夜游游览、民俗体验、美食品鉴、娱乐互动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街区——“南宁之夜”,开街即迎来了现象级火爆场面,并迅速成为南宁市的新打卡地,也大大推动了五象新区旅游发展。但是由于“南宁之夜”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地域文化特色不足、相对物价偏高等,游客过了新鲜感后,其客流量有所下降,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南宁之夜”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宋窑路,一期全长约666 m,宽28 m,占地面积约3.3万m2,主打的是盛唐国潮风与壮乡风情,以南宁文化为宗旨,以复原和展示当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历史场景、人物生活为手段,向游客呈现集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及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不夜南宁、盛世南宁”的沉浸式人文艺术体验环境。

一、“南宁之夜”火爆的原因

(一)充足的客源市场与成熟的旅游经济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南宁市发展旅游休闲街区提供了大量的客源。2019年,南宁全年共接纳国内外旅游者15 209.74万人次,国内旅游消费1 699.02亿元。2019年年末,南宁共有星级宾馆5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3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以及旅行社150家。充足的客源和成熟的旅游供给为“南宁之夜”的火爆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条件。

(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风格

在当前大众旅游发展阶段,旅游者的偏好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吸引物,一些特色鲜明、非主流的事物或现象也成为旅游者追捧的热点,如大唐不夜城的凿石雕塑、不倒翁唐仕女等,成为新兴的特色网红旅游吸引物,促使游客前往实地打卡。南宁市民历来休闲生活丰富,形成了多个旅游休闲街区,如三街两巷、中山路美食街、农院路夜市、建政路美食街、平西夜市等,但这些街区以娱乐、美食、购物等为主,缺乏演出、互动体验等功能,而“南宁之夜”内部设置了10组大型娱乐设施,16个行为艺术舞蹈,1个活动广场,100多处网红打卡点,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风格,便于南宁市提升夜间旅游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夜间旅游

“南宁之夜”节假日营业时间为11:00至次日1:00,平时营业时间为17:00至次日1:00,由于其夜景比白天更具吸引力,消费主要集中在夜间,夜间旅游的发展成为“南宁之夜”火爆的一大原因。

1.各级专项政策支持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更加明确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2022年4月,五象新区管委会发布《加快发展五象新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夜购”“夜游”“夜食”“夜娱”“夜健”“夜宿”等六大业态作为重点,打造产业集聚、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地标夜生活打卡地和夜间经济示范点。为推进2023年文化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振兴,增强文化和旅游消费对广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1月17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桂政办发〔2023〕4号),提出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为“南宁之夜”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2.气候适宜,夜间旅游淡旺季不明显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南宁夜间旅游淡旺季不明显,全年发展均衡。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在北纬22°13′~23°3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月平均气温多在21.6 ℃以内。气候优势造就了南宁市丰富的夜生活,为“南宁之夜”发展夜间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3.演出项目集中在夜间

游客白天忙于工作等,且“南宁之夜”对游客的主要吸引物为晚上的灯光及表演,故各种演出体验项目主要集中在18:00后。如表1所示,整个街区有16个行为艺术舞蹈,且大部分带有壮乡特色,每天都有表演,表演时间均在20 min,从18:00开始,每隔10 min同时有四五个表演,保证了游客游览一圈可以欣赏到每个演出;还有1个活动广场,设在街区中心位置,节假日或举办大型活动时用于表演,如篝火晚会及打铁花等表演活动。

(四)春节期间旅游需求旺盛

“南宁之夜”的开街填补了五象新区无大型夜市的空白,据统计,从开街到100万人次,“南宁之夜”仅用了12天[2],实现了开街即巅峰的盛况。“南宁之夜”于2023年1月14日开街,此时正值中国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是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高峰期,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较平日多,外出休闲需求旺盛,为“南宁之夜”的火爆提供了客观机遇。“南宁之夜”抓住了这一需求机遇,举办了一系列有气氛的春节活动,如舞狮表演、非遗打铁花、泡泡篝火节,还有大型壮乡特色表演,如竹竿舞、敬酒歌、篝火晚会、彝族火把节、电音晚会等节目,提高了“南宁之夜”的知名度。

二、“南宁之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态体验感不强

“南宁之夜”虽然在夜间有人鱼传说、伉俪歌仙、猛虎传球、外星飞船等演出项目,且这些项目也具有一定的体验感,但是可以让游客真正参与体验的文化活动和游乐场所较少,导致街区业态总体的体验性不高。

(二)产品单一,地域特色不足

“南宁之夜”虽然打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精致国潮文化的复合型“城市舞台”,但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娱等方面。在美食方面,“南宁之夜”的商铺以美食类为主,但雷同性较高,壮乡特色不明显,品牌意识不强。在娱乐方面,“南宁之夜”缺乏传统的文化表演、体育竞技、保健疗养等项目,特别缺少融合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旅游演艺、现代科技表演,以及具备很高参与性、良好体验性、富有新奇感的项目。尤其是“南宁之夜”的总体设计风格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相似,也有人称其为南宁版大唐不夜城,导致游客新鲜感过后,其游客量有所减少。

(三)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旅游休闲街区“南宁之夜”长远发展策略探析0

游客聚集易引发安全事故[3]。“南宁之夜”分南北门入口,高峰期有工作人员引导分批进场,但大量游客聚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且街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紧急出口位于商铺后不明显位置,如有突发事件不易找到最近出口,无法在第一时间疏散人群,加上街区为露天设计,无遮挡,如遇突发极端天气,只有临街商铺与游客中心能容纳小部分游客,因此“南宁之夜”在安全引导疏散方面面临挑战,尤其是节假日期间。

(四)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南宁之夜”位于南宁城区东部,远离城区人口聚居区,大部分区域居民前往需驾车半个小时以上,且距离最近的地铁站还有2 km。对于大部分前来体验的游客来说,可能来过一两次之后,由于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过高而选择就近的街区游玩。由此可见,“南宁之夜”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问题有待解决。

(五)街区内零售价格偏高

调研发现,街区内零售产品的定价比街区外同类产品的价格高出2~5元不等。驱车到访的大多数游客虽然感受到了“南宁之夜”独特的灯光及表演,但价格偏高会导致游客体验不佳,造成游客少消费或不消费的局面,无法带动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热度下降,重游意愿低

重游意愿是旅游者对于已经游览过的旅游目的地再次光顾的可能性[4],简而言之为旅游者再次游览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意愿。提高重游意愿不仅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而且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增强游客黏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根据“南宁之夜”智慧景区数据,虽然“南宁之夜”开街12天接待游客100万人次,22天接待200万人次,50天接待300万人次,96天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但热度相对开街时明显有所下降,尤其是非节假日,许多游客表示体验过一次之后下次不会专门到访。

三、“南宁之夜”发展策略

(一)增加体验性业态

体验性业态更能体现旅游休闲街区对于游客参与、体验和感受的重视,也能激发游客游玩的兴趣[5]。对于“南宁之夜”来说,除了丰富的演艺演出节目,还可增加一些关于壮乡文化的非遗体验展示馆、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业态等,以此加深游客的游玩体验与旅游记忆。另外,前往“南宁之夜”游玩的游客大多数为年轻人,因此街区也可以增加动漫空间等比较受年轻人欢迎的体验式业态,提高游客对街区的满意度。

(二)突出壮乡特色文化,丰富旅游项目

从游客的体验来看,许多游客对“南宁之夜”的特色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有着特别深刻的印象,它们在旅游休闲街区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且大多数游客来到“南宁之夜”都渴望从中感受壮乡民俗,并体验传统和现代交融的盛况。因此,街区在今后发展中还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充分挖掘丰富多彩和独特的壮乡民俗资源,努力打造成为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旅游胜地,并尽力宣传其特色的人文意义;也可通过引入灯光、置景、多媒体等不同的展示方法,并利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多样化、体验式、高质量的夜游项目,从而给游客带来不错的游览体验,保持对外吸引力。

(三)增强街区的游客接纳能力

街区应该实施合理的排队制度,在遇到游客聚集现象时,将其作为首选的应对手段,在避免游客抱怨的同时,保障游客安全,提高其旅游体验。此外,完善的街区导航系统,可以使游客更清楚地了解“南宁之夜”的总体布局,从而更快地到达终点。针对街区节假日客流密集的问题,街区可以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在网上实时公布街区内客流量情况,呼吁游客错峰出行,实行网上预约制,严格控制客流量。

(四)开通旅游专线

针对“南宁之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问题,街区可在市区人流量较大的点设置旅游专线,尤其是节假日,如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开通前往“南宁之夜”的旅游专线汽车,方便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直接前往旅游目的地,提高“南宁之夜”的通达性,实现车站、机场、市区、“南宁之夜”街区之间的快速对接。这可以有效解决出行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人们前往街区游玩的意愿,也可以解决节假日停车位不够及街区附近交通拥堵的问题。

(五)优化街区内零售价格

街区内的零售价格定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过高的价格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过低的价格会使经营者亏损。针对“南宁之夜”街区内的产品零售价格高于街区外同类产品2~5元的问题,街区内经营者应适当优化零售价格,争取做到与街区外零售价格一致,避免出现游客在街区游玩到街区外面进行消费的情况。除此之外,街区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