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结构模型与培养策略

作者: 侯红梅 闵宝翠 姜乐军

高职院校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结构模型与培养策略0

[摘要]创新创业不仅是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抓手,更是检视其推进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坐标。作为引领创客教育发展的关键角色,创客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尤为重要。在廓清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内涵的基础上,可以建构包含创客教学设计能力、创客教学实施能力、造物实践指导能力和创客教学评价能力的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结构模型。依据结构模型,提出了提高创客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评价能力的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职院校;教学胜任力

[作者简介]侯红梅(1982- ),女,江苏南通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山东  曲阜  273165)闵宝翠(1987-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市西岗区中小学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教师,博士。(辽宁 大连 116000)姜乐军(1975- ),男,安徽定远人,南通职业大学,研究员,硕士。(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及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BIA210204,项目主持人:侯红梅)、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探索研究”(项目编号:AAA190012,项目主持人:顾建军)和2023年南通职业大学教科研后续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23-3511010,项目主持人:姜乐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14-0098-07

创客教育是教育4.0时代人才培养的世界性主题。近年来,国家将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汇集优质创新创业培训资源,对高校毕业生开展针对性培训。2022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所有高校都大力实施“双创教育”,深入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融合。其中,高职院校不仅将“双创教育”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抓手,更将其视为推进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受课程体系割裂、教学模式单一、理论实践脱节和资源机制匮乏等因素影响,多年的“双创教育”改革探索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认为,创客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人发展、培养个体及团队创新能力与分享精神,注重创新过程能力培养的新型教育体系,其发展成效受到创客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制约,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从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创客教师群体多由通识课教师和竞赛指导类教师构成,而专创融合型教师和指导服务类教师较少。其教学基本理论的欠缺、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不足、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相关教师在此教育领域的教学胜任力不足。因此,如何生发并延展高职院校创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胜任力培养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有鉴于此,本研究聚焦创客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廓清概念内涵和建构培养结构模型,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推动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质发展。

一、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概念界定

(一)创客教育和创客教师

众多学者对创客教育的定义主要包含指向创造力培养、制作中学、工具材料支持、理论实践结合等特质。王佑镁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培养个体制作能力、创造能力与分享精神的教育[1]。钟柏昌认为,创客教育是以造物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育类型。创客教育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三个阶段[2]。与基础教育阶段指向创客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创客教育则注重专业化的融合实践与技术创新。本研究将高职院校的创客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基于专业技能、融合多学科并最终指向创造、创新的教育途径。创客教师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专业群体,在国内又被称作创客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双创”教师等。这一群体是能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客课程,并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参与造物实践的教师。这里的“造物”根据不同专业特征表现为真实物(如土木专业的建筑模型)和虚拟物(如机械设计专业的3D作品)等。

(二)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

马婕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与高校教学紧密相关,能体现教师本人特质的,可被测量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教学技能、沟通技能等多项指标的集合[3]。Caena认为,教学核心能力是一个由知识、理解和技能动态组合的概念,它使教师能够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来满足教学需求[4]。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探讨了创客教师能力的内涵特征,但对于创客教学的研究相对欠缺。王志强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二阶四维39个指标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5]。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是创客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涵盖围绕创客教学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人格素养和心理要素。由于教师教学胜任力可通过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特征进行观测,因此,本研究认为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客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行为特征群。

二、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一)基于文献的理论构想

在创客教育情境中,Fasso认为,创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框架、将学科知识概念加工成学习支架、创设安全的创客空间和鼓励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6]。基于前文中创客教师的定义,本文将创客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聚焦在创客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为特征,具体阶段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就是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系统规划教学内容、步骤和要素,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课中阶段,教师需要依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这一阶段教师所表现的能力可以统称为“教学实施能力”;在课后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并对教学中不足的环节进行反思和改进,这一阶段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可以统称为“教学评价能力”。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将创客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一级维度界定为创客教学设计能力、创客教学实施能力和创客教学评价能力三个范畴。

要进一步提炼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二级要素,首先需要厘清创客教师与传统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差异。对于创客教师来说,最核心的教学实践任务就是基于专业技能指导学生造物。物化成果的产出要求创客教师建立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项目、突出实践制作和迭代学习的教育模式,由此学生才能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创造实践并强化知识体系建构。因此,在教学设计层面,创客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创客空间营造等方面均有延伸;教学实施层面在知识讲解、教学组织以及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思维过程方面均要有一定程度的指导力和支持力;在教学评价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评价量规的设计、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访谈的要素析出

本研究在采用文献法提炼关键要素的同时,辅以一线教师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补充和修正,融合国内创客教师扎根于本土的教育实践经验,以保证要素提炼的适用性。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选择具有高职院校创客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选择考虑到其所教学科、职位、创客教育经历、学校类型等因素,以及受访者参与研究的意愿,最终确定了15位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1名、女性4名。在访谈提纲问题方面包括“您是怎样带领学生进行创客实践的,一般包括哪些流程”“在每一个阶段,您的哪些教学行为能够促进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学有所获)”“您觉得除了上面您提到的能力,创客教师最好还要具有哪些态度和意识”“您觉得关于创客教师教学能力,还应该关注哪些方面,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其教学胜任力”等问题。

在充分分析文本后,利用Nvivo12 plus工具,采取开放编码技术对关键词出处联系上下文,在更宽泛的语境中检验参考句或参考点的含义(一个参考句包含多个参考点)。在对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时,参照和借鉴了前面理论构想中形成的关于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和维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码的效度。研究首先对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开放式编码,然后通过归纳、合并和筛选等操作,将这些开放式节点提炼为16个树状节点,具体内容如下页表1所示。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设计完成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初稿。具体包括:创客教学设计能力(创客项目生成力、教学目标设计力、教学过程设计力、教学资源开发力);创客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内容授导力、教学活动组织力、创客空间营造力、教育技术运用力、创意构思指导力、技术知识支持力、制作技能支持力、原型构建指导力);创客教学评价能力(评价工具设计力、表现性数据采集力、过程性教学反馈与干预、终结性教学改进与实验)。

(三)专家调研

在初稿确定之后,本文又采用两轮德尔菲法对维度要素进行修订与论证。本研究共调查了16位领域专家,包括长期从事技术教育研究的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计算得出平均权威系数为0.86,高于0.7的可靠标准。每轮调研中,均向16位专家发出问卷,并收回全部16份有效问卷。

咨询结果的分析主要分为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质性分析主要是对具体指标条目的修改,包括对重复条目的整合、补充不全面的维度以及对部分要素逻辑关系的调整;量化分析主要采用界值法初步筛选维度要素,统计主要依据三个指标:平均数、满分频率和变异系数。依据专家意见,创意构思指导力、技术知识支持力、制作技能支持力、原型构建指导力均属于专业技能,应该单独属于一个维度。因此,在一级维度中添加“造物实践指导能力”。经第一轮专家咨询后,研究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部分要素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第二轮咨询的优化问卷。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较好,4个一级维度和16个二级要素的平均值、满分频率和变异系数均符合要求。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结构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

三、结构模型解析

(一)创客教学设计能力

创客教学设计能力是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创客项目生成力、教学目标设计力、教学过程设计力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力四个维度。第一,创客教师需具备创客项目生成力,能够熟悉国家高等教育中有关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相关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创客项目内容选取有效对标政策文件标准并以创客素养为导向生成研究主题和项目。第二,创客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目标设计力,确保目标能够有效覆盖设计思维、技术运用与物化实践、创客精神责任等领域。第三,创客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过程设计力,能够选取国内外经典的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充分理解教学模式的理念,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设计中。第四,创客教师还需具备教学资源开发力,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发支持探究的学习资源,有效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客教学实施能力

创客教学实施能力是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关键,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授导力、教学活动组织力、创客空间营造力以及教育技术运用力四个方面。第一,创客教师需具备教学内容授导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讲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作品制作和跨学科知识整合,引导学生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第二,创客教师需具备教学活动组织力,能够有效组织教学并管理课堂秩序,按照计划实施各项教学活动,把控教学节奏,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地参与技术探究、加工制作的造物体验中。第三,创客教师需具备创客空间营造力,能够创设便于工具取用、材料加工、交流讨论、展示汇报的学习环境。第四,创客教师还需具备教育技术运用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演示加工步骤;利用技术手段采集创客实践行为的过程性数据。

(三)造物实践指导能力

造物实践指导能力是创客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创意构思指导力、技术知识支持力、制作技能支持力和原型构建指导力四个方面。第一,创客教师需要具备创意构思指导力,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情境体验,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并提出新颖、独特且可行的设计方案。第二,创客教师需具备技术知识支持力,需要掌握多领域技术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和产品制作所需的专业知识。第三,创客教师需具备制作技能支持力,既要掌握使用手工工具、传统设备、数字化设备等多领域技能,也要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完成产品制作。第四,创客教师还需具备原型构建指导力,懂得运用各种可视化方法,将思考过程转化为原型,指导学生将思维可视化与原型制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