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导向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

作者: 刘静

[摘 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面向军队院校学员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军队院校的任务宗旨、课程的政治性和教学对象的军事性要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必须以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为导向,对课程教学相关要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坚持政治建军、姓军为战、以战领教,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坚持面向部队和战场,铸魂育人,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坚持守正创新、紧贴实战,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围绕政治能力和战斗能力检验,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机制;遵循“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打造高素质课程教学团队。

[关键词]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6-0018-04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揭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本质及发展规律并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打赢战争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军队院校的一切教学活动也应围绕打赢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来设计并展开,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军队院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军队院校的性质与任务宗旨使其天然地担负着姓军为战、为战育人的光荣使命,必须着眼于打赢战争,培育政治素养好的军事人才。因此,基于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导向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教学团队等相关要素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时代培养打仗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坚持政治建军、姓军为战、以战领教,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面向生长军官学员和士官学员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作为军事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政治建军的基本方略,坚持姓军为战、以战领教的基本原则,根据军队院校的性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着眼于培养学员政治素养、提升学员战斗力,从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理论践行四个维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获取层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通过听取教员专题讲授、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拓展学习等方式,收集、整理、利用课程相关资源,初步构建国际问题学习研究的知识体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的主要理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学员通过制作课程知识图谱,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为其政治素质的提升、战斗力的培育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能力提升层面

能力提升包括政治能力的提升和战斗力的提升,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又影响着军事的方向。人是战斗力生成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政治素质决定着战斗力的强弱。现代战争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战略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对参战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高。政治素质本身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能力的提升也要服务于战斗力的提升,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政治能力提升方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在深刻理解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等的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主题研究、案例分析、时事开讲等实践类教学活动,主动研学、深度思考,不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与阐释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在战斗力提升方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深刻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深刻认识当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军事斗争规律,不断增强军事斗争的本领与能力。

(三)价值引领层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通过学习,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化对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认识,深刻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从而更加坚定地听党指挥、一心向党,不断增强号令意识、大局意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之下,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会成为引发国家安全问题的导火索,从而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意识,引导学员把个人梦融入强军强国梦当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要求学员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从而提高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自觉性和增强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职能与使命的责任感。

(四)理论践行层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要求学员深刻理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及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认识世界;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国际形势,善于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寻找规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乱象中找准方向、抓住要害;深入了解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也能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把握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发挥的作用,密切关注、深入思考研究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坚持面向部队和战场,铸魂育人,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程,是培育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员灵魂的课程,必须着眼于铸魂育人来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也决定了它必须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来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不离开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部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打赢战争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把人才培养与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学员从军队院校毕业后立即能适应战场的需要。

(一)按照为战育人的目标来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可根据教材的基本逻辑和为战育人的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瞄准为战育人、直接生成战斗力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够直接发挥政治作战功能的内容。比如,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及双边关系内容,通过讲述西方国家的对华战略,讲清他们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对手,动员全世界的力量加紧对中国实行全方位打压、遏制与包围,使学员认清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严峻性,认清西方国家对华战略的本质,学会运用理论武器与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有效斗争。另一部分是能够拓宽学员军事视野、增强学员对世界军事发展规律把握能力的内容。通过世界军事发展大势、主要国家军事战略、世界军事格局与军事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员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使学员有本领恐慌感,努力增强备战打仗的意识与本领。比如,在世界军事专题中,通过讲述世界军事发展大势、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动向,使学员意识到当前我军还存在着“两个差距还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从而使学员增强练兵备战、打赢战争的紧迫感。另一类是间接服务于实战,促进政治素质能力生成进而将其转化为战斗力的内容。比如,可通过讲述世界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及对外战略,使学员对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一个全面把握:一方面,使学员认清形势,丢掉幻想,时刻做好斗争准备,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另一方面,找到我方优势,增强自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同时紧盯对手、瞄准强敌,找出差距与不足,开展实战化训练,增强斗争本领。

(二)通过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来不断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面向实践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新时代我们认识世界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我们应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内容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让学员对新时代党的外交战略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能够运用鲜活的理论回答实践课题,把理论之基转化为行动之力。

(三)根据学员岗位任职要求和学员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选用的是全军统编教材,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其岗位任职指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就是要瞄准学员未来的任职岗位要求。近年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面向士官学员开设,这部分学员来自基层部队,对课程与部队、与战场对接的需求强烈。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根据各教学专业班的岗位任职要求来拓展教学内容体系,而且还要根据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增加全球地缘政治较量、太空战、北极争夺战等方面的内容。

学员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点、迷茫点,也是阻碍其政治素质提升、战斗力生成的关键点。这些问题往往现实性强,不一定是教材所能涵盖的内容,但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也需要把它们考虑进来。比如,应当如何认识美国的对华政策?应当如何认识当前的中美关系?这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但是却关系到学员对时刻把我们当对手的美国的全面把握,必须要讲清楚。

三、坚持守正创新、紧贴实战,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手段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后,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其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体验、问题导向、主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培育学员政治素养,提升学员战斗力。

(一)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是指教员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图片、动画等手段,引导学员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在体验、感悟情境的同时理解并建构知识,主动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式。情境体验把具体形象生动化后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员在深度参与中加强对知识的学习。比如,在讲述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时,通过对中国发生疫情后世界各方给予的援助与支持,以及疫情全球大流行后中国对世界的援助与支持,疫情全球大流行后美西方对中国的污名化、无端指责等相关情况进行视频再现,使学员理解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休戚相关性,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深刻理解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军人的职责使命。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以问题为指引,引导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在研习中加强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以及增强战斗精神与使命意识。例如,可围绕世界新军事革命设计下列问题:什么是世界新军事革命?世界新军事革命的特征是什么?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该怎么办?让学员在解答问题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职能意识,进一步坚定强军之志,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提高打赢战争的能力。

(三)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是围绕某一主题设计若干研讨题目,让学员自主组建研讨小组自选题目来开展团队研讨,通过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深度研讨,强化政治素养培育,提高战斗力。比如可设计美、日、俄、印等国军事战略主题,让学员围绕不同国家的军事战略展开主题研讨。通过收集、整理、研读资料,学员要把握两点:一是主要国家都在加速推进军事革命,提高军事博弈能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二是美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对我国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我们必须不忘初心,把个人梦融入强军强国梦,苦练斗争本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