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沈爱玲 赵贵臣

[摘 要]谈心谈话是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也是高校辅导员履行九大职责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技能。现阶段,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时,在思想意识、谈话风格、谈话时机、谈话技能、谈话模型构建等方面都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或困难,需要从理论学习和案例解构、模拟演练和技能实践、实战操练和复盘反思、培训保障和制度规范等层面予以纾解,并从重视谈心谈话价值、提升谈心谈话素养、区分谈心谈话类型、构建谈心谈话模型、把握谈心谈话时机、遵循谈心谈话原则等方面生成谈心谈话智慧,做好谈心谈话的实施,最终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提升学生的行动自觉、形成共性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谈心谈话;立德树人;育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6-0075-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6.011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 43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经常性与大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实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目的,可见,提高谈心谈话的育人能力尤为重要。

一、谈心谈话的育人价值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所以,人的思想、观念、意识“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2]。谈心谈话必然蕴含着相对应的思想、观念和意识。

(一)谈心谈话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和有力工具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当如春风化雨,于恰当时机无声地滋润学生心田。辅导员要时刻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在看似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发掘其隐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以谈心谈话做为重要抓手和有力工具,将思想政治教育之盐巧妙自然地融入日常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辅导员要学会“讲道理”,把“道”和“理”讲深、讲透、讲活[3]。例如,通过谈心谈话,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奋斗、回馈社会的“志气”,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的学生应对复杂人际关系、处理纠纷矛盾的“底气”;提升“躺平”学生惜时如金、孜孜以求的内生动力,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气”。

(二)谈心谈话是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履行九大职责的必备技能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做好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谈心谈话。谈心谈话可全方位考察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沟通技巧、育人方法、处理问题能力等,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也是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必备技能。

(三)谈心谈话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自我发展和完善是每个人的追求,是个体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成长背景的大学生,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层次也不同。有的大学生奔波在兼职的路上,为了赚到足够生活费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有的大学生在为恋爱困惑,为是否要走进一段亲密关系而苦恼;有的大学生不知道未来想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途径,是就业、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出国……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帮助其拨开重重迷雾,激发其发现自身潜能和资源、追求自我发展并不断完善,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幸事。

(四)谈心谈话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信任合作的重要渠道和方法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产生,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升华。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同时也是一位懂激励、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每位辅导员需要带班约200名同学,双方从陌生到熟悉,信任感的建立必然依托日常交流和谈心谈话等过程之中。一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心真情、有能力有水平的辅导员,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更愿意聆听辅导员的谆谆话语。

(五)谈心谈话是提升辅导员职业成就感、认同感、价值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辅导员的价值感更多的是源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完全是事务工作。当辅导员发现通过自己用心设计的谈心谈话,可以让学生们提升思想素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学业水平、解决经济困难、提升领导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为梦想而奋斗时,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认同感、价值感。这种感受会大大抵消平时高强度、高压力工作带来的耗竭感、倦怠感,使辅导员们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工作状态。

二、谈心谈话的现实困境及纾解之策

(一)思想意识层面:辅导员需提高政治站位,高校要做好培训保障和制度规范

部分辅导员未能将谈心谈话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结合起来,未能将其真正当成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由此可能带来以下问题:辅导员将谈心谈话等同于寒暄聊天或者批评教育;不能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发现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单纯就事论事,错失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良机;谈心谈话没有章法和规划,缺乏谈话目标和谈话方式的思考和设计,尚未做好对谈话对象的全方位了解就开始约谈聊天;能力不足,无法走心[4]。想起来就谈,事务繁忙了就不谈,没有将其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从而无法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要做好培训保障和制度规范,加强对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培训,从思想认识、谈话技巧、谈话原则、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提升,将培训列入辅导员技能培训的必选项,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高校要通过制度来规范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纳入评价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5],比如制作谈心谈话记录参考模板,提供学生谈心谈话关键期清单,在年度总结时单列谈心谈话模块进行考核,通过举办“谈心谈话大赛”以赛促学等,使得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逐步从“学校要我谈”内化为“我要主动谈”。培训能提升辅导员的自信与能力,制度能保障辅导员的行动和实践,双管齐下,才会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由谈心谈话落细、落小、落实。

(二)谈话风格层面:辅导员需加强理论学习和案例解构

工作中,辅导员通常会将自己的角色重点放在教育者、批评者、指导者的位置,谈话风格多以说教、指导、批评、告知等方式为主,或者直接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未能充分倾听学生所思所想,忽视学生内心的情绪、感受与需求,沟通成了单方面的灌输,可能导致“只谈话未谈心”,没有起到期望中的效果。好的谈心谈话,不是刻板说教,是共情交流;不是训诫控制,是接纳理解;不是侦讯刺探,是平等了解;不是严令遏止,是循循疏导;不是虚伪做作,是真心诚意;不是你问我答,是探索求解;不是给出答案,是助人自助;不是把学生看成“问题学生”,而是和学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不是表面屈从,而是内心转变。

高校可通过辅导员工作坊、圆桌会议等学习形式,组织辅导员学习相关的沟通理论,尽量摒弃条件反射式的谈心谈话方式,学习使用更有效的沟通方式。高校组织辅导员学习谈心谈话案例库,对案例中涉及的可能方面进行解构,通过分析、归类和研究等方式,了解每一种谈心谈话的不同侧重点,在谈心谈话时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工具来进行操练。

(三)谈话时机层面:辅导员需将工作重点前置,重在提前干预

辅导员工作中经常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每天有大量事务性工作要处理,因此,在工作中更多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出现问题后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实际上,事前预防的效果胜于事后补救:如果平时把学风建设做好,可能就不需要和学业预警的学生苦口婆心做工作了;如果平时把职业规划的理念种在学生心中,并督促他们用行动实现目标,毕业时就不会出现身无一技之长的“啃老族”和“就业困难户”;如果平时做好理财意识教育,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提供足够的勤工俭学机会,就会减少学生因幻想一夜暴富而身陷“校园贷”泥沼等事件的发生等。

辅导员应将工作重点前置,抓住学生成长的敏感期、关键期,将谈心谈话做到前头,保持对重要事件预判的敏感性,提高重视程度,尽量避免事后的被动应对。

(四)谈话技能层面:辅导员需进行模拟演练和技能实践

辅导员群体的学科背景多样,其对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也不一样。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自身在角色转换过程中还需不断学习,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学业指导等各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对学生的谈心谈话技能提升方面尚需努力。面对意识形态问题、价值观纠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心理障碍等高难度问题的出现,不是每一个辅导员都能够有能力、有信心做好谈心谈话工作。对辅导员而言,对以上各种专业知识的了解重在平时多学习,对谈心谈话技能的熟练运用重在实践,对个人品质的修炼提升重在反思领悟。

辅导员可根据沟通理论和谈心谈话案例库的内容,组织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演练,发现自己预先设计的谈心谈话路径的实施情况,并及时予以复盘修正。辅导员在观摩、练习、研讨中进步。新手辅导员谈心谈话时可邀请专家进行督导。

(五)谈话模型构建层面:辅导员需做好模型构建工作,加强实战操练和复盘反思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时候辅导员谈心谈话都是匆忙完成的,谈不上深思熟虑,更谈不上完成的模型搭建。

谈心谈话需要进行模型构建,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的流程,也必须做好过程记录,而这恰好是大部分辅导员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磨刀不误砍柴工”,搭建好谈心谈话模型并落实相关流程与细节才是更有效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沟通理论、谈心谈话模型实施与学生的谈心谈话,并及时记录相关案例,复盘思考谈话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形成典型案例库,可以做为本校案例进行归档留存,供辅导员团体探讨交流。生动鲜活的案例会引发辅导员的共鸣,为他们的工作带来启发和指引。

三、谈心谈话的智慧生成与实施路径

(一)重视谈心谈话价值,认识到谈心谈话的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辅导员要深刻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也应将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色定位牢记在心。只有这样,辅导员才会在日常工作中认识到谈心谈话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比如,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通常会认为“慢就业、缓就业”仅仅是个人选择,并且家庭也表示支持,以至于“全职儿女”一词流行开来——毕业生在家庭中承担陪伴和做家务等职能,换取父母给予的报酬。辅导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以主题班会、团队辅导等形式,将长期做“全职儿女”可能带来的脱离社会、无法融入外部社交等风险阐释清楚,鼓励年轻人承担时代责任,能吃苦、肯奋斗,以斗志昂扬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火热建设中去。

(二)提升谈心谈话素养,积累好谈心谈话的知识储备

谈心谈话绝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也不是人人都能轻松驾驭的套路化、程式化工作。它需要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比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以应对林林总总的问题:网络游戏成瘾学生的心理调适和及时转介、恋爱纠葛引发的学生心理失控和行为失范、寝室矛盾引起的激烈情绪和肢体冲撞、学历提升和优质工作机遇带来的双驱性冲突、社会阶层固化带来的动力消解和无助无望、电信诈骗导致的懊恼情绪和经济困难、“躺平、摆烂”等网络亚文化的传播和冲击等……辅导员在平时一定要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谈心谈话素养,使自己可以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