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教学呼吸绿色的“趣”味

作者: 窦兴萍

摘 要: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第一关,语文老师一定要把好这一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将汉语拼音的学习游戏化、生活化、趣味化,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拼音、掌握拼音。趣字当头,乐中求知,实践证明,学生喜欢学拼音了,拼读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拼音教学; 兴趣;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040-002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关,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更是决定学生今后是否有兴趣学好语文的关键。然而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声母、韵母和音节,没有词语、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号,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将汉语拼音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使学生乐学;如何将汉语拼音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会学,提高其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关注并积极探索的问题。新课标对此也有强调,特别是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趣”字当头,乐中求知。基于自己的拼音教学实践,我将自己拼音的教学概括为“四部曲”:1.环境的熏陶——引“趣”;2.形式的多样——激“趣”;3.方法的传授——促“趣”;4.读写的结合——巩“趣”。

一、环境的熏陶——引“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作为客体的教师的任务则是,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孩子们的内心唤醒学习的欲望,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学习知识,获得发展。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孟母的育儿经历诠释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也仍然信服环境能影响人的心情,牵绊人的情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的故事一样提醒着人们: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多么重要。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刚踏入学校,单纯可爱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既新鲜又好奇。当他们来到了一个充满拼音的王国里,会是多么的兴奋呀!如果老师能抓住这样一个学习的最佳心理时期,激发孩子们想学的愿望,将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呀。

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我把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室布置成“拼音的王国”。比如,刚入学时,我为每个孩子做了一块水果形状的姓名牌,姓名由汉字和拼音组成,然后由家长组织,交给广告公司,统一做好,粘贴在每个同学相应的课桌桌面面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去主动认识自己的同伴。我更是对教室四周的文化墙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文化墙上,各种各样的板块都是我精心布置的汉语拼音,它们有“动物世界”“我的一家”“班级公约”“我的地盘,我做主”等。课间,让学生随处可看,到处可拼,你说我听,你拼我猜,完全沉浸在拼音的世界里。另外,我还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取了一个有趣的拼音字母名字,语文课堂上,老师同学互相叫着,很有情趣。

总之,孩子一步入教室,一进入课堂,就像进入了拼音王国。他们自由地发挥,快乐地获取。渐渐地,同学们融入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加对字母与音节的学习与记忆,汉语拼音的学习就油然而生出一丝丝有趣来。

二、形式的多样——激“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首先会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是学习内容,表现出急切的求知欲。老师在拼音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融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情感,引发愉悦,激发对拼音学习的内趣。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活动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丰富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才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是不能持久,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更是只能专注于二十分钟左右。老师应该依循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游戏活动巧妙的融于课堂教学中,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做做教具、玩玩游戏、演演故事、比比竞赛”等,是我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常规战术。

例如教学j、q、x与v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一个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内容之一。讲解这一规则时,我制作教具,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达到使学生准确理解的效果。小ü是学生,j、q、x是老师,学生见老师要脱帽行礼。可利用教具进行表演。把小ü画成一个小学生的样子,戴一顶有两个小绒球的帽子,j、q、x画成老师的模样。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手拿教具来表演。这样,学生既听又看,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小ü去点的规则记住了。

拼音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音节的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儿歌不仅在朗诵时琅琅上口,而且富有童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识记方式,运用儿歌可以使拼音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四声时,可用:一声平平高又高,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直往下坡跑。也可用配合手势和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就像下山坡;又如教aoe时,可用儿歌: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还可以根据图形编儿歌:圆圆脸上小辫扎,嘴巴张大aaa。太阳东边升起来,公鸡打鸣ooo,白鹅池水中间游,水中倒影eee;又如鸽子鸽子ggg,6字倒转ggg。

例如我教学j、q、x与韵母a相拼的三拼音节时,我首先创设情境故事导入,j、q、x和单韵母i、u做了朋友,但是它们也很想和a交朋友,可是又不认识,怎么办呢?这时,小i弟弟说:“我来做个介绍人吧。”然后让孩子们同桌去摆一摆、拼一拼。接着我就让孩子们依次上台给大家做介绍人,相机拼读音节。学生如果拼读过关,就算介绍成功。有介绍遇卡的,老师及时帮助,给予正音。学生在这种形式的学习氛围中,急于表达,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达到了老师教前预设。

又如《i、u、ü》的教学,“妈妈给我洗新衣,我穿新衣心欢喜。一只大乌鸦,穿着黑衣裳,站在树枝上,哇哇哇哇唱。小河水,清又清。河中鱼儿真开心,大红鲤鱼吹泡泡,鲤鱼娃娃尾巴摇。”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思维得到了锻炼,语言也丰富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枯燥拼音字母的学习兴趣,往往学习效果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故事中浸润的孩子最烂漫,听故事永远是一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拼音教学中,老师如果用上生动有趣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把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使其便于记忆。拼音字母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它是一种很抽象的学习。如果能借助老师的情境故事,在生动有趣的的情境故事中,模仿老师的发音,学习老师的拼读,会化单调为有趣,化枯燥为生动,拼音学习成了一件孩子们乐于接受的事情。这样,学生学起来快乐,记起来轻松。

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现自我,让他们在正当竞争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在拼音教学中,我采用“比一比说词句”的方法,由老师出示一个音节,学生进行组词或说句子,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比赛,看谁接得又对又快,这样,学生集中精神,充分发挥想象力。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如:在教学音节méi时,我先让孩子们读教材提供的词méi huā后说句子,有的孩子说:梅花真美丽;我喜欢梅花;梅花在冬天开得真鲜艳;梅花的性格真坚强……再用mei四声组词,说句子。结果有学生用méi yǒu说:“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我今天没有带铅笔刀。”等句子。有的组成měi lì后,说出:公园里的花真美丽……还有的组成mèi mei后,说:小妹妹真可爱……

整个拼音学习中,如果能老师带领学生在激烈的学习活动竞争中去学习拼音,掌握方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仅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了孩子的语言。所以说,形式多样的趣味学习活动,永远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

三、方法的传授——促“趣”

这些可爱的刚入学的学生们,他们虽然看起来都是些天真的孩子,但他们的头脑却有着绚丽的色彩,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做事学习,更是依赖兴趣,兴趣才是维持他们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原动力。所以作为老师,更要抓住这点。学习的自制力几乎没有。在教学中,我坚持教给学生学习拼音的方法,更要授之以渔。

音节教学是拼音教学的重点,掌握拼读方法是关键,最终达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为此,老师既要顾及音节的整体性,更要声韵母拆分拼读。例如教学音节“ba”时,我特别注意“以法激趣”。我先指导学生看懂拼音方法图,然后演示声母“m”和单韵母“i”两音相碰成一个音节“mi”。接着听老师范读,感悟两拼音音节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最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拼读,感受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从而真正的掌握拼读技巧。学生掌握方法后,感受到拼读成功的快乐,变得异常的兴奋,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高点。另外语文课本上意境优美情境图,老师也要善于利用好,相机教给学生拼读的要领,掌握拼读,乃至直呼读,从而加快拼读速度,提高拼读效率。掌握拼读方法后,孩子们见到拼音就拼,见到什么就用拼音去拼读,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嘴里嘀咕的都是拼音,拼读兴趣一发不可收了!汉语拼音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善于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激情,情中诱思,思中求知,方可达到快乐学拼音的目的!

四、读写的结合——巩“趣”

读写结合是最好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新大纲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不是说仅仅靠这段时间的学习就掌握了,它是一个缓慢学习、逐步掌握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初入学的儿童自制力一般都较差,教师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词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提不起兴趣,而采用多样练习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保持兴趣,在体验中学习,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拼音学习的大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汉语拼音,让他们感受到汉语拼音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时我总是见什么拼什么,特别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物品,常见的亲戚朋友的姓名等。其次我更是鼓励学生课余多读注音读物,让他们在实践中练习拼音。本学期我向小朋友推荐《一年级的小蜜瓜》《小布头奇遇记》《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等,这些都是拼音读本。为了保证学生拼音阅读的时间,我安排了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早晨到校时间;第二时间:午餐后至上课前;第三时间:晚上的亲子阅读时间。每周,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交流、评选出“阅读小能人”,对那些表现特别出色的孩子,我会奖励“小红花”“小小笑脸”等,让这些奖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体现了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促使学生想学、乐学。学生的拼音能力,词汇积累,甚至课外知识,都在语言实践中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同时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汉语拼音的学习不仅要读,更应要学生动手写写。读,可以训练学生拼写的能力。写,更是拼写能力的践行。一般,我每天在放学前会布置一项书面作业“我手写我心”,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句子可长可短。一般,我会在学习拼音期间,布置一项语文亲子书写作业——“我会写”。每天晚上回家后,孩子要用上拼音或者加上汉字,写写今天最想写的、最想说的话。写完后,和父母一起读读。拼音读写的结合,为后面的语文学习夯实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热度持续下去。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汉语拼音教学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乐意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兴趣调动。让我们的孩子在拼音的王国里尽情呼吸绿色的“趣”味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