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学亦乐之小学计算教学方式创新思考
作者: 沈费铮摘 要: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将来,计算都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开展计算教学,不但关乎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关系到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的培养情况。在核心素养倡导的环境下,做好小学计算教学至关重要,所以进行计算教学方式的创新十分必要。在数学课堂中,生活情境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乐于融入课堂学习,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研究,感悟算理。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多加运用启发式教育,注重算法的多样化教学,以寻找最优算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063-002
1.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1.1计算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无论是如日中天的现代计算机技术,还是快速发展的生物学技术,无不应用了数学计算的相关知识。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对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学阶段是计算学习的关键时期,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数学计算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要高度重视计算教学。通过开展小学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灵活运用计算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1.2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纵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可以看出,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两至三个单元专门进行数的计算学习,涵盖了小数、分数、整数的计算,如笔者执教的四年级上册《两、三位数处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律》。除此之外,其他单元的学习也需要依靠计算来落实,如比例和统计图、面积、几何图形等的教学,都离不开计算。由此可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1.3计算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首先,计算的过程就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计算中的概念、性质以及公式之间具有严密逻辑性,学生在进行相关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发展也由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数学计算的精准性和灵活性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在探索计算方法和寻找精准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分析力都得到锻炼。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十分重要。
2.小学计算数学方式创新的路径
2.1巧设情境,揭示计算作用
单纯地计算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枯燥乏味的,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计算的价值意义所在。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对计算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
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运算律》中有关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向学生进行提问:小红想买3套练习册,每套练习册有5本,每本10元,让学生们算算小红需要支付多少钱。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回答花了150元,教师可以让同学将计算过程写出来。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是先算出3套的本数15本,再算出钱数150元。而有的同学则先算出每一套的钱数50元,再算出3套的钱数150元。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发现三个数相乘,两两结合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一样,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计算的重要规律。学生在实际的生活运用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进行算法的掌握。
通过生活实例,引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容易融入课堂,担任起主人翁的角色,独立自主思考得到计算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2.2强化算法,突破计算难点
进行算法的强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最优的算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计算方法为我们创造的便利。
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算理,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重点。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例题是月星小区每幢楼128户,共有16栋楼,计算住户数量。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探索128×16的竖式算法,如何让学生了解竖式算理?教师可以练习以前学的旧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分别求出10栋楼和6栋楼的住户,最后算出16栋楼一共多少住户?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掌握竖式的算理。其次,教师要及时提炼算法。如何做到及时提炼,教师要做到适时、适度、提炼三点十分重要。适时是指学生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适度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提炼是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优的算法。通过这种强化练习,学生的思考和计算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3重视探究,体验计算生成
小学计算的探究过程主要是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通过探究,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降低学生过多走弯路的可能性。如在小学四年级《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求192÷24=()。学生在没有利用竖式进行具体的计算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引导。这个计算的商的范围应该是什么?怎么知道的?学生都会先采取估算的方式,有的把192估计成190或者200,24估计成20或者30,但是怎样估算商更靠近实际计算结果呢?
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既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价值性,又对后期试商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同时发现计算的突破口,对自身计算知识的体系构建是十分有利的。
2.4规范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不断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计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切忌机械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规范练习环节,以提高练习效率。首先,要多元练习,提高计算技能。小学数学计算不仅局限于笔算,还有估算、口算等等。每一种算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口算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开展多元的训练,可以全面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视估算的练习。例如除法试商结果的检查中,都可以利用估算。将估算与其他计算进行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提升学生思维敏捷性。而且估算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第二,坚持口算。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在计算教学开展中我们要坚持口算。通过听觉与视觉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教师可以在每节数学课开始的时候通过播放或者展示计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回答,通过口算的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第三,合理笔算。笔算练习不是盲目的展开大量习题的练习,而是根据习题和学情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同一知识点的专项练习,优等学生的创新练习等等。
本文结合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感悟算理、生成算法是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提升自己的计算技能,首先要理解算理,然后要对算理进行提炼和概括(即算法),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第二,要注重算法的多样化教学,以寻找最优算法。一题多解在数学计算中普遍存在,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一些算法简单就偏向于简单算法的教学,殊不知算法的由难到易,更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克服计算上的困难。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优化计算方法,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优算法。
参考文献:
[1]姚杨森.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4):85-86
[2]郭丽羡.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86):61-62
[3]刘芸.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培养[J]读写算,2020(2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