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中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作用研究

作者: 米家兴

摘要:高职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引起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全面性探究,为学生们未来就业及创业有相应的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重点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各领域的用人标准。同时,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借助艺术教育与美育教学作用,培养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保证学生们全面性、综合化发展,依据每个学生实际情况,能对学生们性格与品行进行塑造,从而保证学生们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艺术教育;美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91-002

借助艺术教育与美育教学作用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不单单是在教学理念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能依据教学目标与核心,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并对教师人员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为保证人才培养教学效果,还需教师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能选择开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课程,与学生们结合教学内容相互探究,拉近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影响学生们的思想、素质等,显著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教育效果。

一、艺术教育与美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维观念优化

艺术教育,核心目的就是培养与提升学生们的思辨力、想象力,经过教师正确引导与专业化教学,使学生们的思维观念得到良好的优化,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逐渐增强,为学生们步入社会与职场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也设定了创造性思维培养重要目标,能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们的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1]。

从非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角度探究,学生们均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但是学生之间能力差异性,往往是因为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没有被激发,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对学生们引导,掌握艺术表演能力,专业水平还需不断地提升,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可选择一些较典型及趣味性极强的作品进行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们在艺术鉴赏中汲取“养分”,激发学生们的潜能与想象力,借助艺术教育提升学生思辨力、想象力。

(二)知识领域拓展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均会把教学重心放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会紧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而且还会因对枯燥的专业知识反复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对此情况,可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艺术教育,借助美育教学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满足每位学生学习需求,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课堂,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上自主探究与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与能力、知识领域等均得到良好拓展[2]。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能保证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借助艺术教育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用艺术“映射”社会、生活、学习实况,增强学生们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艺术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学生们学科素养有所提升。

(三)陶冶学生情操

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强,能从学生们学习角度全方面探究,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借助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此情况下,艺术教育与美育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价值,在日常教学中能根据艺术作品格调展开探究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借助格调高雅艺术叩击学生心灵,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得到良好生活,鉴赏能力与文化品位显著提升,从而陶冶学生的意识情操。

例如选择一些较典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均能从不同角度探究艺术作品,所获取的内容存在差异性,学生们均积极参与,对艺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生们的思想不受禁锢,在参与中感受真善美,对学生们思想情感、精神面貌等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学生们对艺术作品鉴赏与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思想、行为、情感、能力等均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高职人才培养中艺术教育与美育教学策略

(一)教育课程合理优化,实施“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与普通高校教育情况相比较,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从长远角度探究,并在教育阶段指导学生们对自身未来就业与发展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编制就业规划,保证学生们毕业后具能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中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与优势[3]。基于此情况下,高职院校与教师对学生们艺术教育课程开展引起重视,借助艺术教育与美育教学作用,对教育课程合理优化,无论是教学课时设计,还是对教学内容的完善等,均能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保证每位学生均能受到良好教学,学生们对相关知识掌握时,学科素养也会显著提升。

例如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了解,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选择开设音乐赏析课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对相关知识不断学习,并把课堂交给学生们自主处理,学生们的潜能被激发,自主意识、探究思维等提升,在课堂上结合具体内容与同学们相互讨论,突出学生们课堂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们课堂积极性,课堂教学利用率显著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要求。

(二)加大艺术素养培养力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为使艺术教育与美育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较大的教学作用,还需学校及教师人员能对此引起重视,传统化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重点考虑学生们各阶段综合能力提升情况,学校管理层与教师人员的人才培养思想发生变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选择分级管理的方式,由教育机构对各学校教学情况管理、学校对教师日常教学情况管理、教师对学生们学习管理等,整个教学体系遵循“由上至下”标准,真正影响到学生们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4]。

此外,教师还会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能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既能保证学生们对艺术知识认真学习与详细掌握,又能由专业化教师人员开展实践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对各项内容准确掌握,学生们的积极性增高、学习欲望增强,才可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工作效果。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们开展艺术作品欣赏课,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学生们自主分组,结合班级人员,每组人数控制4-6人,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展开鉴赏,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在鉴赏过程中出现了意见分歧情况,可汇报教师,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在课堂上探究具体问题,学生均能有相应的论述,以此方式教学,突出艺术教育开放性特点,学生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下探究学习,思维能力被不断地激发,对基础知识与艺术鉴赏综合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便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们塑造魅力人格。

(三)拓展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考虑到学生们对艺术教育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拓展,核心目的就是能促进学生们健康发展。开展艺术教育,不单单是让学生们对相互知识全面性学习与掌握,而是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艺术教育重要意义,借助美育教学作用,能影响学生们的的学科素养与良好品质高职院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现代化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众多优秀人才[5]。基于此条件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学角色发生变化,从起初的传授教学到指导教学,又由指导教学到引导教学、参与教学,在整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能以创新发展的角度全面性探究,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参与者的“角色”存在,与学生们共同探究相关知识,真正影响学生们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

例如在校园内定期举办音乐、话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也考虑到学生们的参与性,在比赛设计阶段就针对不同的艺术活动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名次、奖励,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性,也为学生们展示自我提供有利机会,学生们能在艺术活动中相互探讨与交流,思想意识不再传统化,降低对教师教学依赖性,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人才培养工作详细探究,优化培养理念,创新艺术教育形式,充分借助美育教学作用提升学生们综合能力、艺术素养,从而确保学生们学习与发展。

(四)课时安排合理化,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

结合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情况分析,往往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美育与人才培养脱节情况较严重,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艺术教育与美育教学作用,而且还会对人才培养造成阻碍。基于此情况,还需教师对教学课时合理安排,保证学生们有自我消化时间,还能对相关知识扎实掌握,每堂课都要按时开展,避免因课时安排时间较长,或课时被占有,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简单的说,对教学课时合理化安排,就是让学生们能对艺术教育相关知识学习与扎实掌握,在人才培养方面借助艺术教育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6]。

例如从学期设计角度分析,要保证每学期具有艺术教育课时,课时安排要保证学生们对艺术知识“持续”吸收,让学生们的思想意识逐渐提高。第一,在教学思想方面发生变化,教师对艺术教育课时安排,要与学生们的职业规划相联系,影响学生们素质优质情况;第二,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让学生们对艺术知识学习,个人思想也会受到相应的熏陶,真正掌握艺术鉴赏思维与方法,结合学生们日常学习情况,掌控学生们的素养与能力;第三,有目的性、针对性开展艺术教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们学习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们认可与鼓励,真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从而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人才培养教育效果分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艺术教育与美育作用应用,能在思维观念方面得到良好优化,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领域,借助艺术作品鉴赏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学生能力与素养均能受到积极影响。借助艺术教育与美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影响,高职院校与教师人员对学生艺术教育引起重视,针对人才培养与艺术教育综合分析,教育课程被合理优化,实施“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加大艺术素养培养力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再加上对艺术教育课时的合理化安排,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们未来就业与创业发展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及体系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2(11)22-24

[2]张丹丹.高职艺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育[J]活力,201,68(33)9:184-184

[3]郭超群.美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J]艺术科技,2019,48(27):285-285

[4]李伟梅.美育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62(41):285-285

[5]李琴.美术教育艺术内容引进作用[J]美术文献,2017,42(22): 61-64

[6]葛燕飞,王晨阳.浅谈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6):166-16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