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作者: 金芳平

摘 要: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需要紧跟变革潮流,适应新环境。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课堂活动有待优化,课堂资源急需开发,课堂评价也需要趋于多元化。本文从自己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出发,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开发课堂资源、如何转变课堂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堂活动; 课堂资源;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022-002

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和教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老师花时间精心设计;课堂的资源除了需要丰富,还必须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课堂的评价也要多元化。

一、优化课堂活动

去年十一月份参加片里的听课活动,一位上课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Unit8《Chinese New Year》第一课时,这篇课文难度不大,但是想要上得出彩比较难。在练习和巩固环节,执教老师设计了pair work、look and match、interview、act the story、retell the story等特别多的活动。由于听课老师多,学生们很紧张,导致pair work和look and match环节直接跳过,上课老师略显尴尬;interview这个活动就更糟糕了,还没讲清楚规则就草草开展,于是原本设计好的采访环节就变成了简单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失去了该活动设计的意义,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开展的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呢?

(一)活动要便于操作

英语课上的活动或是为了引出新知识,或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点,它只不过是整堂课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不能占用很多时间,所以我们的话动必须便于操作。

便于操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易于组织;二是学生易于参与。也就是说我们的活动最好做到师生随时随地可调控。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老师在教授“What's this? It's...”这个对话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很多的玩具,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操作。课堂上学生身边的笔、尺、书,教室里的窗户、门、课桌椅等等都可以放在我们的对话中,话语情境还特别自然。

(二)讲清活动规则

英语老师习惯了用英语组织课堂用语,在讲解活动规则时也是一连串的英语。有时我坐在下面听课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现学生们已经在开展活动了。有一部分学生跟我一样也还没搞清楚活动规则,于是他们会小声地用中文讨论老师到底是要他们做什么。实在不知道的学生就看着别人怎么做他们也跟着做。

所以当我们碰到一些比较难讲清楚的规则时,会在课件中加一些中文说明,或者有时候就可以直接用中文来讲活动规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听明白,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比如有一次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到一个信封,活动的要求都放在信封里了。这时如果用英语讲学生会听不懂,我会选择直接用中文讲活动规则。

(三)活动目的要明确

如今的英语课听、说、读、写、玩、演样样俱全。常态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那么花哨。但公开课就不一样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能够变出一些新花样来就更好了。

经常碰到这样的公开课老师,他把学生分成几组,只要所在组的学生答题正确,那么这一小组就能得到一张贴纸。这位老师在讲台上摆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贴纸,然后学生每答对一个问题老师就要匆匆忙忙地走到黑板旁,把贴纸贴在黑板上,课堂中的下一个环节必须在老师贴完贴纸之后才能进行,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由于老师太忙碌,在贴贴纸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贴错小组,或者有的小组漏贴了一次。最后,老师会带领同学们数一数哪一小组得到的贴纸最多,公布当堂课获胜的小组,只见获胜小组的组员激动地欢呼起来,其余的学生只剩下唉声叹气。

这样的活动设计我觉得除了热闹,没有其他任何好处。坏处倒不少,它是表扬一小部分学生,使大部分学生受挫。

二、开发课堂资源

近几年来,英语学科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单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如何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就成了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小学高年级英语试卷面临改革,传统的按要求改写句子、连词成句等题型正在慢慢被任务型阅读所取代。试卷也由以往的四页变成了六页,小部分学生一拿到试卷还没开始答题就被这题量吓到了。面对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我觉得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势在必行。

(一)绘本教学——满足大众化需求

绘本的优点明显,它的色彩鲜明、故事性强、篇幅不长、易于理解,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另外,绘本主题广泛,情节生动,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1.如何选绘本

在选择英文绘本时,我们一定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为他们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读的绘本。我一直从事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可以为他们选一些情境丰富、语言风趣的绘本,帮助发展孩子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选文字优美、意味深长的绘本,帮助其树立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新概念》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文化知识,词汇量丰富,对于学生词汇的积累帮助特别大。又比如《跟上兔子》的绘本,这是我们译林教材的配套阅读绘本,其中有一些会涉及到自然、科学的知识,可以作为课本内容的补充。

2.如何用绘本

选好了绘本,如何用好绘本才是关键。绘本中配有精美的插图,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只放在画面上,而忽略了绘本中的文字,那绘本的作用就发挥不了了。对高年级的学生说,插图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本,只需稍微关注即可。

多了更好地检验学生有没有认真阅读绘本,我在绘本教学前都会留给学生一到两个主线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阅读的目的性更明确。

光有问题导向的阅读指引还不够,在完成阅读任务、找到问题的答案后,我通常会安排一个复述绘本的任务。我用的比较多的复述绘本的形式有思维导图和缺词填空。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从一个个关键词延伸开去,最后,思维导图就会像一棵小苗慢慢成长,长叶、开花,越来越饱满。缺词填空,为学生提供了故事的基本框架,降低了复述绘本的难度,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二)自制听力材料——适应个性化需要

每逢期末考试,孩子们都会说到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听力好难,语速好快,好多都没听懂。家长们也会焦急万分地问我同样的问题,但是要提高听力水平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之前就有了解到试卷的听力是用“一起作业”网制作的,但那时没有想深入地研究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只知道过程略微繁琐,于是打了退堂鼓。今年,我下定决心要把它学会。于是我先是问同事,同事说手机上讲不清楚,可以等开学后当面教我。心急的我自己百度学习了一下,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用“一起作业”制作听力材料。下一步,我要把它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制作各种个性化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慢慢适应软件合成的语音、语速。相信假以时日,这种训练方法肯定是有效的。

三、转变课堂评价

以高年级的英语写话为例,我觉得传统的教师评改写话的模式,虽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是有弊端的。如现在的班级一般都会有四十个左右的学生。老师每天除了上课之外还需要批改各种各样的作业,批改的量一大效率势必会低。基于此,在英语写话中,我们急于寻求一种学生自评互评的新模式来配合传统的批改模式。为了方便,我让学生前后左右四个人一组,就近交换,可以前后交换,可以左右交换,也可以交叉交换。交换好以后,对照评改标准进行批改,批改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写出评语,最后打上分数。对评语,我没有具体的字数要求,但评语要实在,不能套空话。评语可以是褒扬式的;可以是批评式的;也可以是建议式的。

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个好办法:批改的时候使用一些批改符号,在批改符号的旁边写上一些简短的评语。常用的批改符号有这样几种:

1.如果发现语篇里有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或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可以在相应错误内容下面画一个“△”。

2.如果语篇中出现单词或词组使用错误,如动词形式、时态错误等,可以在相应错误内容下画一条“____”。

3.如果语篇中缺少了一些内容,可以在相应的地方加上“∧”这个符号。

4.如果读不懂一个句子在表达什么意思,那么可以用“()”把整个句子括起来,然后打一个问号,表示不理解。

上述这些修改符号适合用来评改中等水平和较好的写话,而不适用于基础较差学生的写话。因为他们的写话往往问题很多,如果使用这些修改符号的话可能他们的整个语篇中到处都是修改符号了。看到这么多符号,他们可能更不愿意修改自己的写话了。对于他们的写话,我们需要使用特殊的批改符号,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来鼓励他们。在单词拼写正确的地方画张笑脸或者打个“★”,旁边写上诸如“这个很难的单词你拼写出来了,真棒!”“这个固定搭配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用在这篇写话里起到点题的作用,为你点赞!”这样的评语,希望小小的鼓励能建立起“学困生”大大的自信。

参考文献:

[1]柳苗.通过英语绘本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实证研究,《英语教师》,2017年17期

[2]吴海燕,董丽萍.增强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01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