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
作者: 陈艾芳 余晓晓 孙滨
摘 要:本文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特点,使用二元逻辑模型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系统分析性别因素、“双一流”背景、教育背景等显著性指标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20-002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多渠道就业和创业。
一、立德树人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甚至直接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实践》等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的范畴。但这些对于来自贫困的大学生收效有限。究其原因,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的开设显得杯水车薪。本文从立德树人全景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无德不立。教育人的基础就是美德。总书记还反复使用“扣扣子”的隐喻来告诉学生关于发展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调研中结合贫困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强、主动开拓意识强、创新内生动力足的特点,通过引入价值观因素、诚信教育、创业课程、创新实践和创业活动这几个变量,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著性影响因素。
二、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调查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现场发放等形式,随机选取963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本科所有年级以及部分研究生。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医多学科。
本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影响力受学校背景、“双一流”学校对创业动机的影响情况、创业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创新创业氛围、创业教育的态度、高层次创业活动、普通层次创业活动等多因素影响。
通过运用SPSS22.0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如表1所示结果。其中B表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sig用于衡量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在结果中若sig值小于0.05,则表示该解释变量在该模型中是具有显著影响的,反之则表示变量不具有显著性。
根据上表各个变量的sig值可以发现,在7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创业意识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年级和学科对创业意识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否改变与学历、年级关系不大。学历越高、年级越高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分析
对于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主要做如下的分析。
(一)性别因素。相比较女性大学生,男大学生创业意识发生改变是其1.427倍。总体而言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更为强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基于传统的社会因素,男生更具有挑战和冒险的倾向,而女生更愿意原则稳定的工作,缺乏一定的冒险精神。
(二)学校“双一流”背景因素。学校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正相关影响。其中学校背景是“双一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动机改变的程度越高,创业意愿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就越高。这说明学校的发展情况与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相关。
(三)创业教育背景因素。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中的三个变量对于创业意识的改变均具有正向的作用。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态度越好,说明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越高,创业教育对其产生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的创业意识也发生了改变。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资助)“立德树人嵌入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研究”(X-a/2018/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
[2]王松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155
[3]吴亚男,陈艾芳.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20-121.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9.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