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年鉴编撰工作的几点拙见

作者: 原明明 张景华 陈其葳

摘 要:医院年鉴是一种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医院年度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信息资料,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是宣传医院的文化名片,有着重要的存史、资政和文化传承作用。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分析了年鉴在医院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各个医院在年鉴编撰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围绕固定编撰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合理框架结构、强化出版时效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医院年鉴编撰质量。

关键词:医院; 年鉴; 编撰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93-002

医院年鉴是记载医院发展信息的史实性资料书,是宣传医院的文化名片,它全面、真实、准确、客观地记述了医院改革和发展的辉煌成绩和基本经验,展示了医院自身的发展特色。其具有收录广泛、查阅方便、资料权威、反映及时的特点,为辅助医院管理者科学决策、推动医院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支持。

1.医院年鉴的内涵

1.1年鉴的定义及类型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1]。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年鉴通常被划分为综合性年鉴、专科性年鉴、地方性年鉴、统计性年鉴等类型。年鉴集知识、数据、信息、资料于一身,具有学术性强、资料集中、时效性强、功能齐全等特点,有着其它工具书不可替代的功能[2]。

1.2医院年鉴的内涵

医院年鉴属于单位性年鉴,是专科性年鉴的一个分支,是我国年鉴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医院年鉴是以年为期,是一种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医院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全方位、多角度地将医院各方面、各层次发展信息进行浓缩记载的重要文献信息资料[3]。作为“官书”,年鉴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具有其他载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年鉴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2.1存史功用

年鉴反映了年度内医院的重大政治、行政、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活动,记录了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等信息资料,是医院重要的档案汇编,这使年鉴具有了重要的存史功能。作为史料,年鉴既是医院职工熟悉掌握院史院情的案头工具书,亦是社会各界了解医疗事业的参考书;另一方面,年鉴所辑存的史料是续修院志的主要来源。年鉴是志书的基础,志书是对年鉴的延续和发展。年鉴全面汇辑了医院年度内的重大事件、最新成绩、事实资料、统计数据等信息,为修志储备和积累了大量翔实而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弥补了志书编撰周期过长的不足。

2.2资政功用

年鉴具有资政功能,它能助人明辨,鉴往知来,能够为医院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正在加紧推进,医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领导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年鉴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医院发展的本来面目,是反映医院发展的一面镜子,既不避丑,也不溢美;既鉴失,也鉴得。透过年鉴,决策者可以了解到医院历史沿革、兴衰变化的背景,知晓医院各个领域的发展成绩和工作不足,其中的数据亦可以直观反映医院业务发展、人力资源状况、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发展规律,这些对于领导者施政、科学决策具有更便捷、更直接的借鉴意义。

2.3文化传承功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历程中积淀和升华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作为院情书,一部部年鉴记载了医院几代人辛勤努力的成果,其本身首先就是一张宣传医院的文化名片;其次,年鉴全面记述了医院发展的真实历史面貌,反映了医院的组织架构、医教研水平、服务宗旨、核心价值观、规章制度、院风院貌,沉淀了医院特定的文化生活,为人们讲述了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诠释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使年鉴成为传承和延续医院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3.医院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下,有很多医院管理者对年鉴编撰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没有将编撰年鉴列入到医院常规工作中,缺乏统筹的编辑计划和编写时间安排。且对年鉴编撰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整体投入偏少,影响了年鉴编撰工作的正常开展。

3.2编撰人员不固定

通常情况,各个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年鉴编撰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是在年鉴编撰计划出台后临时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兼职撰写。由于医院机构变化、岗位调整、人员变动等因素,经常使编撰工作出现因时而异、因人而废的现象,使年鉴编撰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3编撰周期过长

年鉴以年为期,一年一鉴,一般要求在次年对上一年度医院的大事和要事进行及时编撰整理并出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体制、工作性质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影响,导致编撰时间过长,信息整理不及时、信息遗漏,出现隔一年或好几年才出版的情形,进而使年鉴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4.如何更好地编撰医院年鉴

4.1高度重视,固定队伍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年鉴编撰工作,充分认识到年鉴编撰对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年鉴目标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年鉴编撰工作机制,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证。为避免编撰队伍因岗位调整而反复变化,各个医院可以尝试建立一支年鉴特约撰稿员队伍,以保证编撰队伍的相对稳定[4]。特约撰稿员由各职能部门推荐、年鉴编辑办公室聘请,一般由各部门具有较强责任心和文字功底的人员担任,在固定的一段时期内不更换人。如此,不管其工作岗位是否调整,年鉴特约供稿员的身份不改变;若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担任,则对年鉴特约撰稿员进行及时补充。有了一支固定的编撰队伍,那么年鉴编撰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4.2强化培训,提升质量

医院要加强对年鉴编写人员的培训力度,邀请史志专家来院进行业务指导,或者选派编撰成员外出参加系统培训,学习史志年鉴收集范围、编纂方法等系统知识。年鉴编辑办公室负责人要对编撰成员提出科学、规范、严谨的编撰要求,对以往撰写工作中较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以此指导编撰成员。为确保年鉴质量,供稿人要认真核对原始材料和数据,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审稿人要对撰写的稿件质量严格把关。校稿人要对稿件负责终审校对。通过建立这种层层负责、处处把关的编撰机制,可以使年鉴质量得到保证。

4.3合理框架,规范体例

一部较成熟的年鉴,必定有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框架结构,合理的框架方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医院发展面貌,充分凸显医院发展特色。医院年鉴一般采用分类编辑法,以“目”为载体,分为类目、分目和条目等层次。一般情况下,类目和分目设定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如《XXX医院年鉴》经过多年实践,基本形成了由特载、专记、大事记、院情综述、政治、行政工作、医疗工作、教学科研、经济管理、对外交流等十多个类目构成的框架结构。条目是年鉴的实体和基本表现形式,条目首先要直述其事、言简意赅,既要反映医院工作的成功经验,也要写明工作失败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给医院工作以警示;其次在条目立目时还要不断创新,力求做到“条目年年写,内容年年新”,应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收录那些代表医院发展的新方向、彰显医院发展特色的条目,如医院上年度举行的重大活动、在某学科领域取得的新成绩、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镜鉴性问题等。

4.4强化时效,及时出版

年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反映及时”,一般要求一年一编、一年一见、逐年编辑、逐年出版。年鉴信息密集,每年面世越早,利用率就越高,信息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提高医院年鉴的时效性很重要。影响年鉴出版速度的涉及供稿、编撰、审稿、排版、校对、印刷、装帧等环节[5],因此各医院应该合理安排年鉴出版周期,注重日常素材积累,提前组稿,缩短出版时间,让年鉴所承载的信息每年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读者。

5.结语

总之,年鉴编撰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历史性、现实性很强的工作。年鉴不仅能够及时总结、记载过去,把珍贵史料留给后人,而且能够借助年鉴分析医院发展规律,科学做好决策。可以说既具有历史保留价值,又具有现实参考意义,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决策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年鉴编撰的重大意义,把编撰年鉴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在编撰过程中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体现医院发展特色,构建一套合理的编撰机制,为编撰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将每一部年鉴都打造成为“精品年鉴”。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甘肃省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志书编纂的质量及对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分析,课题编号:GZK_2019_11

参考文献:

[1]肖东发等.年鉴学[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63

[2]张丽.浅谈年鉴与史志研究[J]沧桑,2001,(s1):64

[3]钱锋.加强高校年鉴编撰工作的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09,(10):36-37

[4][5]许建香.增强综合年鉴时效之管见[J]中国地方志,2000, (01):52-5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