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闫永博
摘 要:结合《广东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工作文件》内容,可以了解到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状态,培养坚定的思想政治理念,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进行产品的采购与配送,在工作过程中坚守职业道德精神,完成市场营销工作任务。本文探讨了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体系构建,希望能够培养出处于市场营销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关键词:职业素养; 市场营销; 课程体系;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079-002
通过市场调查结果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和消费心理,建立产品分销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市场营销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展,要注重学生产品营销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取现代化商业数据,实现对市场营销建设服务管理等阶段的全面掌控。
一、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现状
1.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现状。市场营销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重点课程,专业毕业生能够选择的就业方向较多,市场上相关技术岗位充足。但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普遍存在毕业生离职率过高的问题,表明了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稳定性不足。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换工作岗位的几率达到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学生就业缺乏稳定性。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的岗位意识有待提高。
2.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对口率。根据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范围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求职意向偏向销售类和文职类的工作,能够从事的市场行业较多,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偏低。根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2019年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对口率仅达53%。产生这一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升。
3.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现状。当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所采用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的根本需求存在相违背的现象。在定期召开的人才需求座谈会中,表明了企业的用人标准,逐渐向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转移。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创新主要目的是,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在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加入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实现精准育人的教学目标。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缺少实践性,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在大三第二学期开展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的实践需求存在偏移。
二、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完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不足,需要结合以上专业发展现状,构建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下从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方面,对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内容进行综合探讨。
1.显性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显性职业素养培养,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亲和力,形成优秀的外在形象;能够充分地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主要的就业方向有:市场调研岗位、产品销售岗位、客户服务岗位、活动策划岗位。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服务,熟练地掌握市场调查、产品销售等职业技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丰富的专业知识体系,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
1.1网站教学法。网站教学法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的主要途径。通过互动式网站的建立,教师能够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核心,在网络上寻求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站与学生进行信息共享。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性作用,让学生主动通过网络接触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开展前进行知识预习,在教学完成后进行知识拓展。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测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教学模式,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培养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通过网站教学资源获取,构建示范性教学情境,运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功能,让学生对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观摩。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项目课程实践活动,凭借多元化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1.2赛教结合教学。想要培养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就需要定期在校内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要求各年级经管类专业学生共同参,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寻求社会赞助商举行技能竞赛。大赛所采用的项目案例包括:营销方案规划、市场调查反馈、营销情景实战等等。竞赛流程要覆盖每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从校内比赛中选拔出素质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大赛,通过赛教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隐性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
2.1职业素质教育
2.1.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需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操作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1.2职业素质。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流程设计的主要方向,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发展原则。能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能够从容地应对工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善于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市场营销工作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服务内容,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根据得到的信息反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方案。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营销服务,在网络营销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互联网思维,提高对市场环境转换的敏感度。
2.2专业知识教育
2.2.1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特点,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将管理学、数据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等众多科目的知识内容整合到一起,帮助学生了解在电子商务平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知识,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全面提高市场营销效率,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
2.2.2专业核心知识。市场营销的核心知识内容,是虚拟教学情景构建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进行考核,创建广告实务、项目管理等众多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结合商品学知识内容,对物品进行合理定价;详细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建立符合消费者购买需求的经营理念。专业核心知识内容既包括学生市场营销水平,又充分体现了其他经管类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价值。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职业素养教学
1.校企合作——校企精准对接。为了健全学院教学管理机制,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由院长全权负责、助理联合管理的教学工作管理机制,并成立委员会,共同完成对各学院的教学指导。学院共与140家企业签订联合协议,积极创办校外实训基地,保证院校毕业生至少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同时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与民办院校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粤西院校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对口支援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精准对接,保证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提高就业专业对口率。
2.社会实践——职业目标建立。如图所示:在顶岗实习阶段参与社会实践,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非常关注低年级学生的企业实习机会,为了满足职业素养提升需求,定期开展企业实习,让学生能够走出学校接触企业专业知识,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
在市场营销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商品市场的服务要素,以及市场发展的行情分析,为学生提供基本营销理论知识运用的机会,能够结合经营实践制定具体发展策略,分析不同类型消费需求产生的主要原因,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本文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XJJG2019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段彦辉.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8):52-54
[2]韦宏.浅论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11):65-66
[3]向林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90-91
作者简介:闫永博,1979年生,男,山东滕州人,经济学硕士,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