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输入对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
作者: 唐思怡 李芳
摘 要:随着国内教育对学生英语口语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口语产出研究也越发重要。本文从输入模式切入点研究口语产出,以一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者,从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三个方面,探索三种输入模式:文本、音频和视频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关键词:文本输入; 音频输入; 视频输入; 口语产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149-003
1.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口语能力越发重要。英语教学应从“哑巴”模式转向鼓励学生输出,这将在相当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口语自信和能力。然而没有足够的输入,纯靠输出很难提高口语水平。孙艳等(2003)在比较输入与输出对口语产出的影响时发现,接受输入训练为主的受试比接受输出训练为主的受试口语进步更显著。因此,输入训练对口语产出的作用不可忽视,口语教学有必要考虑增加输入训练的比重。
复杂度(complexity)、准确度(accuracy)和流利度(fluency)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Skehan,1998)。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已成为评估口语和写作水平的重要变量(Houson & Kuiken,2009)。周卫京(2005)发现,听觉输入更有利于提高口语产出的流利度,视觉输入更有利于提高准确度和复杂度。俞林俏(2015)则发现听觉输入能显著提高口语产出的流利度,而准确度和复杂度并未受到输入模式的显著影响。
本文以一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者,从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三个方面探索和比较文本、音频和视频三种输入模式对英语口语产出的影响。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1)文本输入对口语产出有何影响?
2)音频输入对口语产出有何影响?
3)视频输入对口语产出有何影响?
4)三种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有何异同?
2.2受试
本研究对象是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大四学生,CET四级成绩为611分,CET六级成绩为570分,专四成绩为80分。
2.3研究工具和实验过程
2.3.1三种输入模式下的口语测试
首先,对受试者进行基于文本、音频和视频输入后的口语测试。在接受某输入两次后,受试需要对与材料相关的话题进行3分钟左右的陈述,准备时间为3分钟,每轮任务间隔40分钟。其次,为收集受试者的原始口语数据,笔者让其在隔天做无输入下的陈述任务。文本、音频和视频输入在篇幅(约650个单词)、词汇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和材料熟悉度上都相近。音、视频长度(约4分20秒)和语速(约150单词/分钟)相近。此外,四个任务间没有直接联系:1)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文本输入);2)如何提高自律性(音频输入);3)冷漠的人和温暖的人(视频输入);4)如何看待大学禁止外卖进校园(无输入)。
2.3.2访谈
测试结束后,笔者对受试者进行了约15分钟访谈,全程录音并完整转写。访谈问题如下:
1)文本输入对你的口语产出有帮助吗?
2)音频输入对你的口语产出有帮助吗?
3)视频输入对你的口语产出有帮助吗?
4)你赞成在英语口语课堂引入或强化这三种输入模式吗?
2.4数据收集
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的输出被全程录音和转写。文本输入后,他的口语产出为3分钟,共372个单词;音频输入后,他的口语产出为3分32秒(≈3.53分钟),共434个单词;视频输入后,产出为3分14秒(≈3.23分钟),共410个单词;无输入时,产出为2分48秒(=2.8分钟),共330个单词。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Yuan & Ellis, 2003;周卫京,2005;李茶&隋铭才,2017),并根据本实验的实际情况,笔者细化了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测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高级词汇”是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难度词汇;“复合句”指由并列连词连起来的句子,“复杂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停顿”指受试者在输出过程中沉默或使用“嗯”和“啊”等插入性话语。
3.结果
3.1三种输入模式下的口语测试
3.1.1文本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如图所示,文本输入下,在复杂度方面,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的频率大大提高,而使用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几乎没有变化。在准确度方面,受试者的语义错误略有减少,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错误都未减少;而且受试者的发音错误和不地道表达比未接受任何输入的情况下还多得多。在流利度方面,受试者的语速有了一定的提高;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是自我纠正方面。
3.1.2音频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音频输入下,在复杂度方面,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都有所提高,而使用高级词汇频率的提高更为明显。在准确度方面,词汇错误和语义错误有稍许减少,其他错误均未减少。在流利度方面,受试的语速稍有提高,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自我纠正减幅最大。
3.1.3视频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视频输入下,在复杂度方面,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有所提高,使用高级词汇频率的提高幅度比复合句/复杂句高得多。在准确度方面,语法错误和发音错误略有减少,其他错误均未减少;语义错误比未接受任何输入的情况下还多得多。在流利度方面,受试者的语速有显著提高;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自我纠正减幅最大。
3.1.4三种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对比
如图所示,在复杂度方面,受试者在三种输入尤其是文本输入和视频输入下,高级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显著提高;在音频输入和视频输入下复合句/复杂句的使用频率有一定程度提高,而在文本输入下几乎没有变化。在准确度方面,任何一种模式下,五种错误的数量都未明显减少,尤其是文本输入。在流利度方面,接受三种输入后,受试者的语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自我纠正最显著。总体而言,影响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视频输入、音频输入、文本输入。
3.2访谈
谈及文本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时,受试者表示,文本输入对口语产出影响很小,文本输入对获得新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对口语技能提高帮助不大。而对于音频输入,他则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音频输入需要学习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密切关注内容的逻辑和结构,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准确度和流利度。而谈到视频输入时,受试者表示这是他最喜欢的模式,因为视频输入生动有趣,能帮助理解内容,从而提高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
他非常赞成在英语口语课堂强化这三种模式输入。他表示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较大的学生基数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口语表达机会,因而纯输出的教学模式效率较低。可以将三种输入模式引入口语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多模态输入,而输出练习可以安排在课后完成。
4.讨论
4.1文本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文本输入下,在复杂度方面,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的频率有所提高,而使用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推断文本输入可以部分提高口语产出的复杂度。
在准确度方面,受试者大部分错误没有减少。因此推断文本输入对提高口语产出的准确度影响不大。
在流利度方面,受试者的语速有一定提高,此外,在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在自我纠正方面。由此推断文本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准确度。
访谈结果揭示文本输入对提高口语能力影响不大,这与测试结果有出入。笔者推测受试者可能未意识到其在口语输出中使用了一些来自文本输入的高级词汇,流利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2音频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在复杂度方面,音频输入下,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均有提高。由此推断,音频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复杂度。
在准确度方面,受试者绝大部分错误没有减少。因此,音频输入对提高口语产出准确度影响不大。
在流利度方面,受试者语速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其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方面均有减少,尤其是在自我纠正方面。由此推断音频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准确度。
访谈结果显示,音频输入有利于提高口语产出流利度、准确度和复合句/复杂句使用频率。尽管这与测试结果有少许出入,但两者都表明其对提高口语有较大帮助。
4.3视频输入对口语产出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在复杂度方面,视频输入下,受试者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复杂句的频率均有提高。由此推断,视频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的复杂度。
在准确度方面,受试者绝大部分错误没有减少。由此推断,视频输入对提高口语产出准确度影响不大。
在流利度方面,受试者语速有了一定的提高,其停顿、重复和自我纠正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自我纠正。由此推断,视频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准确度。
访谈结果显示,视频输入有利于提高口语产出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尽管和测试结果有少许出入,但都表明其对提高口语产出有积极作用。
4.4三种输入模式下口语产出对比
首先,音、视频输入下,受试者口语产出复杂度得到全面提高;文本输入下,其口语产出复杂度有部分提高。
其次,三种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准确度没有显著作用,其中文本输入效果最差。
最后,三种输入模式下,口语产出流利度得到全面提高,尤其是自我纠正方面。总体而言,对口语产出提高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视频输入、音频输入、文本输入。
5.结论
本研究发现:1)三种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准确度几乎没有影响;2)音、视频输入可以全面提高口语产出复杂度,而文本输入可以部分提高复杂度;3)三种输入模式均能全面提高口语流利度,其中视频输入效果最显著,其次是音频输入,最后是文本输入。
基于以上发现,笔者建议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和强化上述三种模式输入,而非一味强调输出。此外,建议教师适当布置观看英语视频等任务,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提高其口语能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母语者英语语音意识和语音感知能力的多模态研究”(2017SJB0129)
参考文献:
[1] Houson, Alex, Folker Kuiken, and Ineke Vedder. “Complexity, Accuracy and Fluenc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Applied Linguistics, 2009, 30(4):461-473
[2]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Yuan, Fangyuan and Rod Ellis. “The Effects of Pre-Task Planning and On-Line Planning on Fluency, Complexity and Accuracy in L2 Monologic Oral Prod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3, 24(1): 1-27
[4]李茶,隋铭才.基于复杂理论的英语学习者口语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03):392-404+480-481
[5]孙艳,王大伟.输入与输出对口语发展的影响——两者教学效果的对照与研究[J]外语界,2003(03):31-35+62
[6]俞林俏.输入模式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输出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5
[7]周卫京.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6):57-62
作者简介:唐思怡,1998年生,女,江西赣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李芳,1981年生,女,江苏盱眙人,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