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袁芳 刘喜斌 杨梓君摘 要:情景创设通过使物理知识具体化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加强情景创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本文以“力”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创设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力”具体化,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力”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的课程理念。
关键词:情景创设; 初中物理; 概念教学; 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016-002
赵凯华教授说过“物理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物理概念,特别是对初学物理的人”。初中生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朝逻辑抽象思维发展,也就是说由“经验性”向“理论性”发展,这个过渡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概念的建立还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情景教学则恰好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方法,打破教条式的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创设恰当的情景,开启寓教于乐的物理课堂。
一、情景创设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现象和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任务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对物理概念进行转化,将物理概念寓于情景中,例如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验、flash动画等等进行情景创设,由景入学,使其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呆板的物理课堂变得形象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生活情景,引发学生共鸣
生活情景是指生活中具体的、直观的现象或活动[1]。众所周知,初中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是跟生活挂钩的,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通过学生目知眼见的日常现象创设生活真实情景,这些他们从生活中已有的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是最好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些素材展示或者现象描述创设生活情景,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物理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情景创设更便于学生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初中生。例如在进行杠杆等的学习时就可以展示剪刀、筷子、天平等应用的生活场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杠杆的概念知识。在介绍力的概念时,“遛狗”是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牵着小狗出去玩的时候,小狗就受到了主人给的拉力,但同时主人也受到小狗的牵引力,这就体现出力的产生是由两个物体产生的,当力存在时,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不是简单粗暴的把定义写在黑板上,而是应该利用生活场景将知识具象化,让物理概念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引发学生共鸣。
2.创设问题情景,活跃学生思维
适当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形式多样、有驱动力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联想,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2]。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该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是否正确领悟物理知识的重要检验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和有效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例如,在讲授《什么是声音》时,可以以诗为开端,“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苏轼的《琴诗》,在这首诗中,作者所问的是:琴声究竟从何而来?如果说琴声在琴上,为什么将琴放在匣子里,却不鸣响呢?如果说琴声在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不靠着手指直接听琴呢?有谁知道为什么吗?利用诗词来进行问题情景创设,以此推导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不仅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通俗易懂的诗词中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和活跃思维,而且还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创设任务情景,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创设任务情景,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角色,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挑战,在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物理概念。例如在《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任务情景,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也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设计实验证明这个结论。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优化物理教学[3],提高他们的物理知识水平。
二、情景创设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概念不牢,地动山摇”[4],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物理概念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形象而又准确的描述,是通过物理实验和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得出来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作为物理学的核心,在教学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初中物理知识本就以概念等基础知识为主,包括力、热、电、光、声等。初中生基于生活经验拥有一些物理前概念,由于他们从未接触系统物理知识学习,因此基础的物理概念仍是他们学习的第一步。情景创设是使物理概念具体化的教学方法,《教育词典》中对情景教学法的定义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简单来说,情景创设就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对于物理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
对于物理概念教学来说,就是教师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对物理概念进行转化,使原本抽象难理解的物理概念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够转变传统课堂设计对学生教育的缺陷性,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体现,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习效果的体现[5]。而概念作为物理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分,利用情景创设教学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是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方面,都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贴合生活实际的,但是也有很多抽象的基础概念,物理概念是学生形成物理观念的关键,基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1],情景创设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结合情景创设将知识点清晰易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景创设是开展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有积极意义。
三、力的概念教学案例
力是贯穿整个中学物理的重要概念,对于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作为生活中的常用词,学生肯定是不陌生的,但是存在不少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例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撞石头时,石头和鸡蛋受到力的大小是一样的,但事实上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一样的。很多初二学生才接触物理不久,物理观念还比较弱,不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利用生活常见的事物及多媒体图片和课堂活动创设情景来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发现和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力概念的理解,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1.情景设计
在进行新课教学时,课堂引入是必不可少的,利用情景创设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带领学生进入力的概念学习。“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课堂小活动:用俩手指夹住书本,并尽可能抬高手臂;双手相对放于胸前,并相互挤压;与同桌同学单手拉起,并呈拔河状。那么,请同学们进行以下几个课堂小活动,并说说有什么感觉,思考为什么?
2.课堂讨论
先是介绍民族活动押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课堂小活动创设用“力”的情景,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引入力的概念学习。
3.力的概念学习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用“力”的情景,告诉学生这些酸痛的感觉都是因为力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就是从推拉提压等作用引起肌肉酸痛中感受到力的存在的。通过学生自身的确切感受,来进一步加深对力的感受和理解。“力”在生活中是一个常用词,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对于力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他们知道力是存在的,但是并不了解力应该如何描述。对于刚学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关于“力”这个字已经无数次的脱口而出,创设情景使他们明白力与自身息息相关,在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来描绘场景进行力的概念阐述。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推购物车时,就对购物车有一个推力;我们牵着小狗出去玩的时候,小狗就受到了我们给的拉力;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太阳给地球一个吸引力,地球就受到太阳的吸引力,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通过实例介绍和分析力是物体和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概念。
4.深化概念理解
学习完概念之后,要想让学生掌握概念,就要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来深化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可以选取典型例题进行随堂训练,强化学生的记忆,也可以针对容易出现理解混乱的地方进行提问,例如,必须通过人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吗?进行举例说明。实际上没有人的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展示起重机吊重物的图片,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演示磁铁吸引大头针,两个物体存在也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例如正在聊天的两个同学。因此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也就是首先要有物体,同时还必须发生了相互作用。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验演示来剖析力概念的每一个字词,巩固学生对于力的概念的理解,在力的情景中习得力的概念。
四、总结
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于物理现象一种最为精简和精确的描述。因此物理概念是学习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物理概念掌握的程度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情景创设作为将抽象化为具象的教学方法,使得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丰富的情景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创设的情景可以形成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在情景中习得概念的同时,学会运用概念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玉梅,曹芝翎.生活情景创设物理课堂——以“光的折射”教学片段设计为例[J]物理教师,2019,40(03):20-21
[2]刘瑞国.论初中物理情景教学[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55-356
[3]钟武宁.任务情境教学:中学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J]物理教师,2017(7)
[4]刘志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思路优化的点滴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0):43
[5]黄胜.初中物理教学情景创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