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味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体质提升
作者: 孙宜杰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体育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课程、基本的教学科目,它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又把趣味活动作为学校体质提升的一项重要方式,我校主要从“动起来、教起来、玩起来、做起来”四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趣味活动; 身体素质; 自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81-002
2016年下半年,我们学校迎来全区的体质测试,全区中小学集中在南外河西分校进行体质抽测。记得那天天气比较冷,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非常的激动,这是对自己这几年身体素质锻炼的检测。经过正规的检测,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等待,体质测试结果出来了,我们学校学生体质达标率近乎百分百,获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体育老师的我,对自己的体育教育感到欣慰。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体育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于我们学校为什么体质提升有那么大的进步,我仔细思考了很久,它并不是偶然,而是我们学校趣味活动常态化体质锻炼的产物,因此下面用几个简单的事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
一、动起来,我们一起来运动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学生们快速有序的进行排队,听着亢进有力的音乐声,学生们按秩序进入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到达操场,学生们进行原地踏步,声音洪亮,显得格外有精神。每天的广播操学生们都是非常认真的去完成,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我们学校不光学生在做操,同时教师与孩子们也一起进行广播操锻炼,大队部从每班抽取一位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头戴“小橙帽”,分散对每个班级进行检查,每班一名“小橙帽”对学生们的威慑力还是有的,体育教师分区域进行检查,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对表现好的学生会在广播上进行全校表扬,并邀请他在全校面前进行领操,做学生们的榜样,“三管齐下”学生们广播操、武术操等做的都非常的认真。当然,也有表现不是太理想的学生,这时候班主任老师会“邀请”他与自己一起进行练习,再过段时间经过观察,留在教师身边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广播操几乎整齐划一了。几位年轻的体育教师认为,单纯的广播操对于学生们体质提升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一起研讨,广播操结束后要进行针对性的补偿性练习,例如低年级要针对性的发展柔韧和协调能力的练习,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我们将研讨结果与学生、领导沟通,学校立马要求先实践下看看效果如何,就这样大课间广播操结束,再分区域进行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不仅如此,我们学校的老师也与学生们一起进行身体锻炼,他们平时都是在班级里,很少有时间出来运动,所以非常羡慕体育老师。就这样从开始的坚持,到后来变成常态,最后到现在变成一种习惯,无声无息的影响着全校师生的体质健康。
二、教起来,我们一起来运动
还记得小时候上体育课,一位体育老师,一群孩子,整个操场都是他们的身影,但是那时的学生们体质是很棒的。反思现在条件好了,设施齐全了,为什么孩子却没有以前学生的体质好呢?其实我们感觉,体育课不是我们体育教师展示的舞台,而是学生们活力的展示。我们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提高身体素质,为了让学生们学到应有的体育运动技能。例如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耐力?《耐久跑》是很多体育老师们头疼的、不敢上的一个活动课,在备这节课时都犯了难,就在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教研员老师来到了我们学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那就是跑出图形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这个点子之后,我们年轻教师思路大开,又一次地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研讨这节课,既然可以跑出图形,那也可以跑出号码呀,就像贪吃蛇一样,在利用标志桶的时候可以根据标志桶上面的数字,跑出学生们想要的数字,也可以跑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但是,贪吃蛇是不能碰到自己身体的,否则会死掉。进过几轮的研讨,我们又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上试,慢慢将这节课融入到常规课堂中去。这些都说明了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且要有新意,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动起来。每星期一次的研讨,我们都会将备好的课整理起来,以后逐渐形成一套上课、训练的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上不同年龄段的课程。
三、玩起来,我们一起来运动
每天中午吃过午餐后,学校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这个运动项目可以是团体项目,也可以是个人运动项目,学生们都非常有兴趣参加。例如二年级《绑腿走》、三年级《跳短绳》、四年级的《小小世界杯》、五六年级学生的《无敌风火轮》等等,既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又有浓厚趣味性。学生们在一起进行趣味体育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又促进了班级的和谐氛围。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花园,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先生,更是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的园丁。
四、做起来,我们一起运动
除了集体的运动项目之外,百花齐放的体育社团也让学生更加快乐的运动。学校利用快乐周三和周五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了校园足球、踢踏舞、定向运动、羽毛球、篮球、田径等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社团时间一到,学生们风一般的来到操场。每个项目都充满了挑战和素质练习,例如定向运动,我在学校校园里藏了不同的宝物,给学生们一些提示,让学生们去找,学生们前后出发,间隔一分钟,有了竞争,学生们非常积极的参与,一节课下来,个个满头大汗。体育离不开生活,体育也不仅仅包括课堂,而在课堂之外则会有更多新鲜的活动。校园足球是一项快速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不仅开设了社团课程,还聘请了专业队教练来学校进行训练,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足球联赛。由于学校对足球的重视,我校被评为校园足球试点学校,通过足球社团的开展带动了学校大部分学生对足球的喜爱。
理论终究需要回归实践,学生的体质提升不光需要口号,而且需要我们真正的去努力付出,不光要做好校内的本职工作,还要发展多项趣味运动。我校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经常组织一年级的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以及全校的田径、冬锻节和校园各个项目吉尼斯的比赛,通过这些比赛,孩子们的体质提升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我们学校和体育组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仅学生在体育比赛中找到体育精神,而且我们体育教师又获得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提升,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在2014年奇奇运动会上我校在南京市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五、尝试与思考
我校以“四重模式”扎实推进全校学生体质提升,将学生体质提升作为我校的重要发展模式:
1.重参与突出全员性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就像一面镜子,时刻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样子。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不光是学生体质的提升,也是全校教师的体质提升。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小学生,只有在全员参与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2.重身体素质突出针对性
虽然我们是年轻的体育教师,但是我们积极思考,多请教、多学习。体育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练习的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在特定的成长时间段加强针对性的发身体素质锻炼,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又常态的体质工作。
3.重形式丰富突出趣味性
学校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提升的重要途径,我们年轻的体育教师虽然没有老教师那样有经验,但是我们充满了活力,让整节课堂都充满趣味和挑战。我们年轻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备课,在一起研讨每一节体育课,突出儿童童真,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在玩中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4.重课程整合突出特色性
体育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找到适合这节课的特色,例如之前我们一起研讨过的《耐久跑》,整节课原本是死气沉沉的,经过我们一起研讨,再加上教研员老师的帮助,很快变为一节很欢乐的课程,不得不说对于体育课的构思和把握,不光要有自己的想法,也要有专家教师的引导,使得体育课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四重模式”扎实推进全校学生体质提升,将学生体质提升作为我校的重要发展模式,通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质提升方案,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这种练习方法,将其作为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我们学生的体质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