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本” 挖掘资源 构建课程
作者: 毛亚军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笔者就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校本化的角度出发,紧扣“三本”——校本、生本、师本,努力挖掘学校本身的显性、隐性和共性资源,谈谈自己的做法,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根植在本土化这块沃土上。
关键词:综合实践; 三本;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8-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的没有现成教材的必修课。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不可能像学科课程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只有教者根据国家课程的政策,着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彰显学校的特色以及在学校原有的课程方面积累的经验、方法、资源上,对校本化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门课程的资源才会丰富起来,活动才能顺利地展开。笔者结合“莲文化”校本综合活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在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的几点策略。
一、基于校本,挖掘和利用显性资源
我校处于太湖之滨,周围居民历来有种莲传统。相传吴王偕西施来这里赏莲采莲,留下了“采莲”这一地名,也有了采莲桥、莲溪这样的遗迹。莲,这一资源就成了我校开发本土化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主题材。我们引导学生从莲的自然属性入手,和中年级的同学一起来种莲,研究莲所生长的时间段,探究莲生长的各个时期的形态。其中有观察方法的指导,有实验比较的探索,学生在校内的莲盆里看着莲藕的一点一点的变化,同时一篇篇的观察日记也逐步形成。为了丰富自己关于莲藕的知识,学习用搜索引擎上网查资源,学习输入关键词,进而设计简单问题问卷,向莲农请教。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从莲的人文属性出发,在搜集关于莲的诗词中学习搜集资源、整理资源的方法;在拍摄莲的美景的过程中,学习摄影技术,掌握摄影的一些技巧;搜集资料,在“莲”与“廉”的辩论中,学会用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等等。一系列的莲特色的综合实践资源既来源于学校所处地域,也便于学生能够在本校中进行探索,教师的指导也能落到实处。
校园内外资源是一种显性资源。这些是需要从校长到指导老师共同发现、筛选、整合并努力地成为学生乐意参与的资源,这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发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周边的资源固然重要,但学校教学毕竟以校园为主,外出活动的安全也应成为发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考虑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发掘这些显性资源的过程中,尽量是校内的活动资源,特别是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的资源,这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
二、立足生本,挖掘和利用隐性资源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这门课程的主人。如果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乐意参与其中,并且能享受到课程所带来的快乐。但是这类资源往往是不易被发现的,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中慢慢发现,不断挖掘,渐渐深入。这样的隐性资源,一旦被教师所发掘,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下子就会被点燃,活动的主体性地位也将更加突现。
在莲文化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资源这方面的发掘,也随着课程活动的不断推进而深入。学生在对于莲的自然属性的探究中发现了莲叶的支撑原理,利用学生绘画和制作能力,我们进一步发掘了“莲叶结构探究”的制作课。从学生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我们又挖掘出了关于“文明”“爱心”“正直”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小荷的争创中,认识了自己的良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在爱心小荷的争创中,懂得了如何面对别人,给予别人爱心和接受别人的爱心;在正直小荷的争创中,体会到做人为正,廉洁奉公的人格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作为水乡的孩子,对于家乡的关于莲的民风风俗是了然于心的,于是从学生出发,我们又开展了“制作糖藕”、“莲子汤”等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来指导学生,生生的互动,增长了见识,又发展了能力,更认识了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的过程。学生一头的资源开发,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我们要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转化为资源。
三、关注师本,挖掘和利用共性资源
有人说: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在开发和利用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除了要用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老师外,同时,我们树立“人人都是指导老师”的意识,将教师的兴趣特长、学科背景等作为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教师的兴趣特长诸如女教师擅长编织、布贴画等,男教师喜欢纂刻、篮球等。这些特长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由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并担任相应的指导。同时,教师的学科背景也是共性的资源。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所以指导教师一般都是以语数等老师兼任为主。所以,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还是要发挥好各学科的专业特长。
在莲文化校本综合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对于莲的自然属性方面的资源挖掘,我们就开发了好几个主题,如莲的生长,莲的种植,莲的作用等。这一方面的主题,语数等兼职教师是很难驾驭的,我们就将这类主题的活动融入科学学科的实践活动中,以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学生,收效较好。对于艺术类主题的开展,我们又将“莲的诗”搜集、积累、吟诵统一由能力强,诵读好的语文老师来指导,而对于莲的画和歌曲一类的,则由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来指导。我们还将“廉与莲”这一主题作为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发挥好班主任的作用,师生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
此外,社区专业人士也是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比如开展戏曲活动了,就可以特邀社区民间艺人进校教学。制作工艺,可以请手工艺方面的高手来校指导一番。校外人士的参与,弥补了教师指导专业不足的缺憾,学生学习的视野就更加开阔了。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今天,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学生能否提高的前提。我们如果多从学校自身的资源,从学生的特长和需要出发,能有机整合教师的能力特长的话,我们的资源将越来越丰富,我们所挖掘的活动将越来越有趣,综合实践活动也必然成为师生皆喜欢、共提高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