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龄互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作者: 邢小玲

摘 要:在七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幼儿园通过采取混龄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成果。实践证明,采取混龄班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混龄互动; 游戏活动; 户外活动; 社区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10-001

社会交往能力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鉴于幼儿天性好动、爱游戏的特点,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资源和幼儿间可共享的同伴资源,利用混龄互动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游戏活动中的混龄互动,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在幼儿园,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他们都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我来当妈妈”“我是医生”“我要当生病的孩子”。在混龄班的孩子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分配各自的角色,大的孩子乐于指导小的孩子,而年龄小的孩子也愿意效仿大孩子的行为。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与别人的沟通,在角色扮演中,他们通过概括他人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将社会要求与社会模式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纳入自我意识中,在趣味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幼儿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混龄幼儿的相互交往、共同活动中,随着孩子们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日益丰富,幼儿间的情感更加深厚。无论是在幼儿园的走廊里,还是在操场上,他们只要相互遇到,就会兴奋不已,热情拉手拥抱,自然地坐在一起聊天。幼儿的认识、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的对象、内容丰富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户外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

幼儿的交往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兴趣和欢乐,社会性也能得到逐步地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年龄层次间的交往机会,增加水平关系,满足了儿童异年龄间的交往需要。如在“我是小小消防员”活动中,我们组织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学习消防员的灭火动作和穿脱消防服,然后假设了动物园着火的情景,让大班的幼儿带着中班和小班的幼儿一起学消防员灭火、抢救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大班孩子都带领着中班、小班的孩子一起活动,因此中班和小班的幼儿积极投入,像大班的幼儿一样学习消防员灭火,时不时地互相提醒“快快”。活动中,通过带有角色性质的大带小游戏,增进了大中小班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各年龄段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混龄活动中,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孩子们在多种探索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大班幼儿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中小班孩子则在游戏中努力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得到了不同层次上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混龄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幼儿间相互交流信息,分享相关知识,与同伴商议,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大班幼儿相对于中小班幼儿,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交往技能,加之大班幼儿对中小班幼儿的友好态度,使中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意愿提高,并在与大班幼儿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交往经验,习得更好的交往技能。而大班幼儿在与中小班幼儿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成功体验,使他们在与陌生同伴进行交往时自信心有所提高,因而也乐意参与到每一次的混龄活动中来,促使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混龄活动中都逐渐提高。

三、社区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我们在混龄活动中组织了类似兄弟姐妹的群体,让幼儿在体验与人交往,与人愉快合作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大班的幼儿可享受当哥哥、姐姐的乐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年幼的幼儿可感受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怀和帮助,体验友情等,如在“大带小”参观超市的活动中,大班孩子又成了弟弟妹妹的超市小导游。在参观中,大班孩子总把自己所看见的、知道的告诉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哥哥姐姐询问。在去超市的途中,中大班幼儿一路上携手前进,大班幼儿照顾弟弟妹妹,保护他们,而中班幼儿喜欢、也愿意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使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乐意和弟弟妹妹交往和互动。而在潜移默化中,年龄小的孩子也会从大孩子身上学到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优良品质,并且逐步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学习和实践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他们将同伴群体作为参照点以引导自己的行为,同伴之间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在混龄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游戏,大班幼儿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更愿意分享玩具,在产生冲突时也愿意谦让,享受当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责任;而年幼的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的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也充分感受到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心和激励帮助,从而学会关心他人。这些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如果把班级作为一个小舞台,那么混龄活动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就是让孩子在我们可以控制的小范围内更多地去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在混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接触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小朋友,并且与他们进行交往,使孩子们初步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逐渐将社会要求和社会模式转为个人的价值观,纳为自我概念中。通过互相交流、交往,孩子们观点采择能力强了,分享行为多了,自信心强了。孩子们的分享意识逐渐地能够从角色游戏中及故事表演中迁移到一个真实的生活中了。混龄教育为儿童的这种角色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得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创设了一个社会角色体验的机会,幼儿通过与异龄儿童一起活动,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养成了负责、合作、尊重、自信、谦让的良好品质,促进了社会性主动和谐地发展,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