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企业场景,构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董自上摘 要: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模拟企业场景的设置,把企业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感受企业的科学规范要求,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规范化; 模拟; 企业场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26-001
一、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就喜欢动手,在我们以往教学中,曾经出现了理论课学生不想学,实践课学生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多职校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不扎实,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不自信和对专业课程带来的畏难心理。没有理论的支持就不能做到科学规范的操作,最终的结果就是:理论不踏实,实践不规范,操作的失误,机器的损坏,同样造成他们以后行动的不自信和学习兴趣的减退。
二、前期的准备、调查、实践和规范化操作的尝试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专业课老师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给了很多老师亲自去企业锻炼的机会,我走访调查了一些企业,特别在走访和学生实习就业相关的公司,我发现企业的要求不仅仅在于组装机器的规范化操作,还应该是更全面的,包括销售人员的要求,对组装机器人员细节的要求,很多企业,类似国内的联想电脑公司,都有一整套详尽规范的组装说明书,他们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进行科学的操作。和企业不同的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引导,激发兴趣和学习行为规范化要相结合。我们专业部特别成立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备课小组,经过全体成员的商讨,我尝试通过模拟企业场景进行教学实践,最大可能的在教学中把企业对销售人员和对组装人员的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于是开始了企业场景模拟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
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我现在所教授的班级是计算机网络高职班,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想通过学习来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也更容易接受企业化的要求。
三、对模拟企业场景前期的教学方法研究
对“模拟企业场景”教学实践我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于构建“模拟企业场景”教学方法的研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为了顺利实施“模拟企业场景”教学实践,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的讲解,结合市场最新的部件图片图例,讲解部件的基本知识,然后是基本部件的拆装,把企业的要求融入进去,让他们在操作中体会硬件安装的规范化操作,整机的部件安装顺序,单个部件安装的角度,力度,甚至物品(光驱、硬盘)的摆放方式和位置等等都作了严格的要求。
教学中我借鉴的教学方法是我校NIIT专业采用的MCLA教学法1,这种教学方法的原理是:在专家(也就是教师)引导下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整个学习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中首先是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由教师系统地用他编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对学生提出类似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参照和模仿教师的方法或有意识地从其他资源(如互连网)学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实践。比如CPU及散热器安装教学中,我首先讲解了针脚式CPU安装的具体操作,其中特别强调了我所编制的方法:“一推二看三对齐”的步骤,首先把拉杆推至90度,看好特征角的位置,然后CPU的特征角对应主板CPU插槽的相应位置,垂直对好轻轻放下,CPU则会自动落下,安装完成再放下拉杆。编制的这种方法就是企业规范的安装方法,通过我编制的规范性操作,学生进行练习强化,然后对于其他类型的CPU,比如触点式的,我要求学生参照我对于针脚式CPU的操作,通过网络等资源的搜索,独立思考,设置解决方法。
同时,对于计算机的组装,一周或几周就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循环,最后学生将所有这些知识综合地用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上,而且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还体现了一种无指导下的实践。
四、对企业化场景的模拟设置,让学生的操作更规范、细致
经历了前期的课堂讲解,利用机房的条件,对计算机硬件组装课堂进行企业化场景模拟的设置,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化的企业场景。根据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我对机房的功能区进行了规划,设置了配货车间,机器组装车间。学生要想真正的去感受企业操作的要求,就要利用设置的场景,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模拟组装人员拿到前台销售人员提供的配机单,从配货间领取货物,核实货物后再去拆装物品进行组装,为此我们把实验室的设备更加的完善,购买了主板、硬盘和光驱的盒子,装螺丝的小袋子等等,分类把所有的部件整理好,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拿着“配机单”有序地排队领取自己的物品,认真的核实物品是否和配机单上一致,锻炼他们细致的工作态度。
因为模拟企业化场景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环境,客户在配置计算机的时候对于组装机器人员的速度也有要求,不能让客户久等,企业要求工作人员要尽量做到快速正确的组装好机器,学生要在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既有动作的规范性,又要提高自己的安装速度。学生经过了前面的单部件的学习与操作,结合小循环到中循环,最后很顺利的独立完成了装机大循环的操作,过程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但是在组装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团队协作,为了让他们更加规范化,我们根据企业的规范化流程制定了流程操作书,里面规定了安装的先后步骤,一人操作另外一个同学严格的考核打分,让他们在熟练的基础上更加的细致。
通过对企业化场景模拟的尝试,在理论学习上,促进了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于体会企业要求,明确企业要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实践操作上,学生对科学规范的操作有了明确的了解,操作能做到规范、细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和同学们的访谈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对这种方式给予了肯定,对于自己以后成为合格的企业人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的这种自信可以帮助他们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并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