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网融合发展状况研究分析
作者: 许源 赵云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三网融合工作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江苏省电信行业IPTV业务发展状况及广电企业电信业务试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业务开展时给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三网融合; IPTV; 电信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80-002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以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够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1]。三网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三网融合概念是在“十五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通过),即“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通过)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推进下一代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和广电数字网等建设[2]。
三网融合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基站、带宽线路、运营设备等各类网络资源的共享以及业务的归并,即三套网络分别在向下一代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兼容、业务范围逐步统一归并,都可以实现用户上网、看电视、打电话等功能。
三网融合将会对我国现有的信息和文化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我国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上的创新和自主研发提供跨越式的发展机遇,以利于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全面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2014年下半年起“互联网+”概念的风靡,正是融合创新的典型。
(3)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满足社会大众深层次的需求。三网融合涉及通信、信息、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大众的消费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4)变革现有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三网融合将改变目前电信和广电行业管理的现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根据《总体方案》《试点方案》《协调方案》的文件精神,江苏省组织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主要包括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南京为试点城市之一。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目前南京已经在IPTV业务上与上海百事通进行了多年的合作和尝试,所推出的业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江苏移动和联通也在手机视频方面与广电企业开展了合作与试点。
一、江苏电信行业开展广电业务试点情况
1.江苏电信三网融合IPTV业务发展情况
早在2005年,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媒体互动服务示范工程”课题要求,江苏就开展了IPTV技术跟踪、业务试验,并由江苏电信与上海文广、江苏省电视台和江苏新华社等广电部门进行合作。经过多年发展,截止2014年1月份,江苏全省IPTV用户已突破535万,高居全国第一(见图1)。
目前,江苏IPTV已有81路标清频道、10路高清频道、37个剧场频道、3万小时点播,所有直播频道4小时时移和45路频道7天回看;[3]开发了便民信息、证券行情、棋牌休闲游戏和电视银行支付等增值服务;拥有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信息化、中小企业培训等众多的行业应用。
2.江苏IPTV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江苏电信多年运营IPTV积累的相关经验,针对IPTV运营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方面。
(1)信息安全。IPTV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IPTV内容播出安全、IPTV业务信息安全、IPTV数字版权管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囊括了IPTV日常运营安全防护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对IPTV业务日常运营中的信息安全防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IPTV内容播出安全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保证IPTV各类内容在传输、发布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防范非法内容被引入,保障业务正常运营;加强播出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管理手段,保障内容全程不被篡改;建立针对非授权节目播出的预防、实时监控、即时处理的立体管控流程。
②IPTV业务信息安全主要包括IPTV电子节目单(EPG)门户安全、IPTV业务信息传递安全。
③在内容版权方面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非法的,没有授权的用户盗用业务;二是使用盗版内容。这两方面是IPTV内容版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网络安全。IPTV系统包含了数据处理、传输、接入、终端展示等多项技术和设备,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多方位进行安全加固。(见图2)
二、江苏广电企业开展电信业务试点情况
1.江苏广电接入业务开展情况
国家在《试点方案》中明确:参加试点的广电企业可以经营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广电企业在实际开展电信业务时,往往会倾向于高附加值的数据业务,如互联网接入服务,而不会首先去参与低利润的语音业务。目前江苏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有线)除了大力推进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外,主要开展的就是宽带用户接入和IDC/ISP业务。
(1)网络建设改造情况。经过近两年的大量投入,江苏有线完成了省干线网波分系统扩容升级,建立了省干苏南苏北双路由环网,建成了市到县干线环网,到2010年底省辖市城区基本完成了接入网的双向化改造,以及省市县广电宽带数据网的建设。
南京已经完成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主城区的网络双向化改造也已完成,接入带宽达到50Mb/s。为了更好的承载三网融合业务,南京有线还计划分别采用DOCSIS3.0技术,以及xPON+EoC方式对接入网进行升级改造,并在两年内实现以下目标:新建光缆30000芯公里,达到核心光缆成网、汇聚光缆成环、接入光缆到楼的目标;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吉比特每秒;骨干传输交换网络达到1Tb/s;25%的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s;100%的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0Mb/s。
(2)宽带/无线接入业务。江苏有线对宽带接入业务异常重视,认为宽带接入业务是目前所有信息服务中收益最高的业务之一,并将宽带接入业务视为江苏有线未来最主要的收入增长来源。事实上江苏有线也确实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业务拓展,努力利用广电网为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宽带接入业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江苏全省已有广电接入宽带用户50万户,网站1000余家。
(3)IDC业务。在江苏有线的业务诉求中,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构建大容量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互联网网站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等增值业务,具体业务包括为企业、个人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租赁、空间和带宽租用等业务。
在南京的广电试点规划中,江苏有线还计划于两年内建成五个互动电视分中心机房和两个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
2.广电企业进入后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就现状而言,目前电信监管部门对广电企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还面临着若干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1)目前电信监管部门对广电企业采取的仍然是增值电信业务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广电企业的规模与发展前景不相称。要达到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监管水平,还有大量的机制需要建立,责任需要明确。
(2)当前已有一些地方的广电企业在经营小区宽带及驻地网业务,目前电信监管部门对广电企业这一部分的业务监管尚不到位,对终端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不能有效控制。
(3)对广电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手段不到位,目前尚未建立深入广电网络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手段。
在监管技术手段上,广电目前开展的试点业务与电信企业经营的业务相差不大,可以按照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的总体要求和方案进行。
三、三网融合给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挑战
三网融合对于我国提升信息通信业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在为相关行业和设备厂商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
从网络的结构看,电信网和广播网相对封闭,受到外来攻击的可能性较小,安全性相对较好。
而作为开放网络,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只能跟随暴露的问题进行补救和被动防御。从网络安全来看,互联网上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无处不在;从信息安全来看,对于信息内容的监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音视频的监控,更是技术上的难点。造成互联网上各类安全问题的原因,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方面和其他一些理念诉求,情况十分复杂。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互联网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给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方面以及对现有的安全监管工作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作者将在后续研究中阐明江苏对三网融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优扬,董建锋,张红军,梅越.三网融合安全形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10)
[2]赵靓,夏敏,吴岭.三网融合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5)
[3]维基百科
[4]韦乐平.三网融合的思考[J]电信科学,2010,2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