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成语故事的智慧为数学思想画龙点睛

作者: 姚晓燕

摘 要: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数学课的开头,用成语故事进行导入,看似超出了数学学科知识范畴,但是却很好的将学科之间进行渗透和思想教育,学生能体会数学和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成语故事; 数学思想; 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84-002

从数学和思想的含义去理解,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之中。因此数学思想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

很多成语与典故中的智慧,与数学思想在解题策略中运用有着相同的灵犀,发现与捡拾两者具有相同特征的智慧。在数学解题一筹莫展之际,可凿壁借光汉文化的智慧,来为学生开启数学解题思路。

一、巧用故事,感受归纳思想

苏教版的《可能性》这一内容由原来的二年级放到了四年级的上册,考虑到学生这时候已经有一定的语文文化基础,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情境:

情景一:有一位老婆婆坐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棒(出示场景图),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成语故事吗?

学生回答: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老婆婆这样锲而不舍地磨着,最后铁棒?(一定会磨成针)

学生感知一种事情发展的确定性:一定。

情景二:一个农夫正在田里拔禾苗,还没等老师问完,学生看到场景图就脱口而出“拔苗助长”,你觉得“拔苗”可能“助长”吗?学生立刻回答:“不可能。”

学生感知到事情的另一种确定性:不可能。

情景三:一个庄稼人坐在一个树桩旁,头脑里想着一只兔子,早有学生说出了这个成语:守株待兔。你觉得这个事件可能发生吗?学生讨论后得出: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也做了一个伏笔。

这是事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

教师通过归纳,得出事情发生存在三种现象:一定、不可能、可能。

数学归纳思想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水平和提高归纳、总结、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从成语故事中为学生提供特征鲜明的数学题目,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二、妙用“曹冲称象”,体会转化思想

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后,教师可对练习课进行如下设计:

师:有一个历史故事叫“曹冲称象”,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听?

(指名请一位学生讲故事)

师: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板书:

转化

大象的重量 石头的重量(这个问题可解决)

师:其实在数学学习时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就是通过把它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请你想一想,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这种数学思想。

生1: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是将它们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推倒出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生2: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是将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再推倒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除了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其它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运用转化法的情况?(小组讨论,汇报)

生3: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计算。

生4:学习“小数的乘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整数的乘法”,再进行计算的。

生5:学习“分数的除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分数的乘法”,再进行计算的。

生6: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通过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进行计算的……

曹冲的过人之处在于化“大”为“小”,将“大象”转化为“石头”,这说明转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问题从复杂化转向为简单化,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它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小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智力,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借用“朝三暮四”,感知类比思想

(教师与学生说一说“朝三暮四”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猴子们好笨,其实老人的两种说法不同,结果是一样的,一天7个栗子。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2:第一种说法:3+4=7,第二种说法:4+3=7

师:原来加数交换了位置,结果是不变的啊。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加法例子吗?

生3: 5+6=11 6+5=11

生4: 20+30=50 30+20=50

生5:40+60=100 60+40=100

……

师:其实在数学上,像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呢,你们想来学习吗?(导入学习新课:加法交换律)

数学中有些知识是难以让学生理解的,倘若在教学中,讲授新知识时联系旧知识,将新旧类比分析,这样,学生能更加理解知识,同时也能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数学的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又体现出数学不是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它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有它独特的数学文化。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让数学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