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车内饰发展趋势探讨与改变

作者: 胡波

摘 要:从昔日的铁皮喷漆到今天的全铝合金航空行李架,客车内饰的发展呈现高档化、设计化和模具化,已经开始和国际知名品牌接轨,同时也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的产权问题扫清了障碍。如在2006年上海客车展上的宇通ZK6128H,就是目前中国客车内饰发展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汽车内饰; 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90-001

一、内饰高档化

随着公路旅游客运的竞争激烈化,以及客运旅游市场垄断的初步形成,客户对高档公路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带动了国内主要企业对高档产品的研发,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内饰的档次。下面介绍下公路旅游产品的主要内饰用料发展趋势:

1.车内行李架基本采用航空结构,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

铝合金、注塑成型、发泡成型和吸塑成型,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注塑成型航空行李仓门和铝合金连接型材,内衬板多为滚压铝板。

2.仪表台已经彻底淘汰掉了玻璃钢产品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使用聚脂发泡材料,也有极个别厂家会使用注塑材料(国内厂家使用的非常少,笔者只见过副表台使用过)。虽然表台的材料大同小异,但是表台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甚至开始出现多台组合结构,而表台的附件设计更是趋向精致化。

3.窗柱装饰件,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

铝合金、聚脂发泡、挤塑成型和吸塑成型。以往使用的铁皮或者铝皮表面粘贴面料的结构基本已经淘汰,随着整车价格的提升,所有的材料档次也越来越高。在此说明一点,因为铝合金材料冬季表面寒冷,且颜色单一(喷塑处理周期较长且划伤难以处理)、价格较高和修配较难,使用的厂家较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PVC挤塑型材。

公路旅游客车因考虑乘客的舒适度,且单车价格高,所以在内饰用料上舍得投入,而公交客车一直困扰于价格和赊款等原因,除了少数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的公交企业对车内装饰要求较高外,大部分的城市只考虑产品价格,造成公交产品的内饰发展缓慢:

1.空调公交车风道的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铝合金(不包括滚压成型)、发泡成型(或压型风道,如亚麻压型)、铝板滚压成型、吸塑成型、玻璃钢和铁皮材料。随着部分大城市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玻璃钢风道趋于淘汰,铁皮材料因为容易锈蚀也基本被淘汰,目前主流是发泡成型风道和铝板滚压成型风道。

2.仪表台材料主流是发泡成型,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因成本原因继续使用玻璃钢材料。因局限于安装投币机等设施,仪表台的结构没有太多的革新,仍然是整体式的表台,基本没有出现复杂的组合式。

3.窗柱装饰件,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铝合金、聚脂发泡、注塑成型和吸塑成型。目前行业产品主要使用吸塑成型,部分使用注塑成型,而聚脂发泡材料只有在高档产品上偶尔出现。最低廉的铁皮喷漆结构,除在风沙较大和煤炭产地城市需求外,已经开始走向淘汰的边缘。

4.前后顶装饰件的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压型顶(材料可使用亚麻板等)、吸塑成型、玻璃钢成型和金属顶(如铁皮材料,基本靠手工成型)。因前顶造型开始复杂化,目前行业趋向使用吸塑成型件,部分企业因成本原因,继续使用玻璃钢成型和金属手工件。

二、内饰设计化

此处所说的内饰设计化,是指整车内饰的工业化设计,而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内饰产品结构设计。国内企业在整车内饰设计方面缺乏有效的前期工作,特别是在整体的造型和配色工作,欧洲企业的水平远远超过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在短期内无法突破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设计公司的力量,如宇通、金龙的产品通过欧洲著名设计公司进行造型设计,使产品和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摆脱了知识产权的困扰。另外,主流企业都在加强内饰造型工作,保证前期进行完整的内饰效果设计,并且在和设计公司的合作中,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内饰设计水平。

目前看来,国内企业内饰设计的主要弱点在于配色和组合:配色方面不敢使用过多色彩,使内饰色彩效果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基本就是全白全灰中夹带点少许其他颜色,无法达到“惊艳”的程度。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配色难度较大,颜色种类越多,越容易造成色彩杂乱,使用单一色彩比较稳妥,另一当面,配色多也就加强了产品的组合程度,加大了产品的施工难度,为了保证工艺简单和减少模具投入,行业也趋向于使用单一色彩;组合方面,因为结构工艺的限制和模具投入的考虑,内饰产品一直强调简洁,使设计人员不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造成内饰结构单调,无法表达层次感和叠加效果。

三、内饰模具化

内饰模具化是指为了新产品的需要,必须开的模具坚决不能少,特别是一些装饰小件起着“点睛”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却嫌麻烦选择放弃。因为客车的销售量不大、利润较低,很多企业在模具上投资有限,特别是铝合金航空行李架,完整一套模具无论是模具制作水平还是模具成本投入都相当的高,一般企业根本无力开发,造成了内饰设计只能是简单地借用拼凑。

经过行业领军企业在内饰设计方面的引导和“刺激”,相信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会努力提高产品内饰水平,从而带动客车行业的内饰设计朝着高档化和正规化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