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作者: 王小妹

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类交往活动中使用最多、最广的信息交流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交际; 培养; 口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59-001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口语表达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重大意义。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及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选择交际话题,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

1.开启学生思维的话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那些能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话题,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小小展销会》,课前,我在教室安排了文具区、玩具区、日用品区、食品区等,请同学把自己准备好的商品放到相应的区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展销的舞台。课始,我手举文具盒向同学们推荐:“请看这款文具盒,它美观大方,功能多样,价格公道,怎么样,想买吗?”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营销高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本领,好吗?”明确任务后,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录像,学习推销经验。接着要求学生用这些学到的推销经验,分组练习产品推销。比一比,谁推销的好?为了成为最佳销售员,同学们跃跃欲试。在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2.拨动学生情感的话题

开学初,我了解到同学们在暑假里都读了不少书。于是我选择了《小小读书交流会》作为交际话题,首先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了解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精彩片段,然后组织语言,把上述内容讲给同学听。介绍完毕,其他同学可以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评价。这一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使他们感受到口语表达带来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二、创设交际平台,锤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交际平台,可以锤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引导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以教学活动为抓手,从设计、准备、到组织实施提出不同环节的语言交际规范性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平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接触优美的字、词、句,积累语言表象,指导学生准确用词,将话讲连贯,恰当运用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学会表达的基本要领。如学习《荷花》一文,学生积累了不少描写荷花形状、颜色、味道的优美词句。我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学生想象大胆而又丰富,表达时,学生用词准确,还恰当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非常规范。

2.加强语言表达的实践性

在学校,语言交际活动无处不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交流,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学校小公园的荷花开了,我指导学生观察交流,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体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生一:小公园里的荷花开了,它们姿态不一,有的……有的……有的……颜色……香味……我……

生二:走近校园,远远地就闻到一股清香,是什么香味如此诱人呢?……

生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校园里的荷花开了。瞧……

学生在表达时,自然会把“挨挨挤挤”“粉红粉红花”“翩翩起舞”等词语用进去,它们的语言运用多样而灵活。

锤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表达,以体味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三、拓展交际途径,丰富学生口语表达的形式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拓展交际途径,将口语训练贯穿于各个学习、生活环节中。

1.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场景,活跃口语交际气氛。《我家的一张照片》要求学生在交流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照的相,说说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情,说说照片背后隐藏的故事。由于内容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说话气氛也活跃。

2.组织活动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活动。“六一”前夕,学校组织师生开展“义卖”活动。活动结束要求学生说说义卖的过程,说说义卖中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幕,说说义卖给自己的感受等。学生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创新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

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并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评价。

1.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从交际中获得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结果上,而是贯穿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对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耐心把话说完,多给他们鼓励;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尽可能提些简单容易表达的小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自信。经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交际中宜多采用鼓励、赞赏等积极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尤其是对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要尽量以鼓励诱导为主,增强他们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勇气。我让学生演课本剧《负荆请罪》时,找了一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表演,听了学生的发言后,我及时鼓励:“说得真好,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要是能配上一些动作,会更好。”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表演时,能配有动作、表情来帮助语言表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仅凭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强化交际的训练,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与别人交流。学生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有不断探索的积极性,思维才会敏捷,表达才会流畅,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