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者: 何萍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加不易,要细心耐心的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落实到每天的生活环节中,有益于幼儿一生的好习惯才能形成。

关键词:幼儿; 好习惯; 鼓励; 游戏;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3-001

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农村家长自身教育程度不够,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意识淡漠,所以刚入园的农村幼儿无论是卫生习惯还是饮食习惯乃至于生活各方面的习惯都很不好。如何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法与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愉悦氛围,有效结合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在日常活动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那些不好的习惯怎样才能改正。农村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关,在培养幼儿的时候,教师正确的示范,让幼儿子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例如幼儿在幼儿园里,特别是小班的小宝宝,由于初来乍到,不知不觉中出现吸吮手指的习惯。作为教师,先温柔的靠近幼儿,让幼儿在心里先接受老师,再靠近老师,然后用手指游戏的方式告诉幼儿吮吸手指的不良后果。老师说:“手手上有小虫虫,爬呀爬呀,它来吃手手……小虫虫就会爬到小肚肚里呀,爬呀爬呀,啊呜啊呜,吃呀吃呀,小虫虫越来越大了呀,而宝宝却没有长大呀……”老师的大手握住幼儿的小手,做小虫虫的动作,再做大小的比较,在手指游戏的活动中来教育幼儿不能吃指头,要保护手指,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

二、美化活动环境,利用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有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要给幼儿营造一个整洁的家园,鼓励幼儿人人动手,共同参与来布置自己的幼儿园,这样幼儿来到幼儿园就有了小主人的感觉。例如在幼儿园墙壁上挂伟人画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作品,还要孩子们和家人的照片,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温馨家园,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感情基调和物质基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让幼儿在幼儿园里遵守生活常规,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孩子慢慢的让行为习惯固定下来并形成。比如每天入园见到老师做到要问好,吃饭前必须要洗手,睡觉时一定要把鞋子摆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完后要放到规定的地方,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咳嗽不能对着小朋友,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不乱扔垃圾等等。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反差性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幼儿园毕竟脱离家庭,很多幼儿要自己动手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耐心指导,细心教育,用心呵护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言传身教,利用游戏活动,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比如游戏活动时候,老师端正的坐在椅子上,把手放在膝盖上,双脚并齐。幼儿的观察最细致了,老师以身作则,做了幼儿的表率,幼儿良好的坐姿自然就形成了。再比如文明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园时候,农村的孩子当听到老师主动的问自己:“早晨好!”当老师主动地对孩子说“谢谢”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一定把老师作为楷模去效仿了。做游戏的时候,老师不小心踩到了小朋友的脚,主动地说“对不起”。需要脱鞋的时候,老师做到把鞋子摆放整齐,对话时候经常注意语言的礼貌性……古人云:“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一定注意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必须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四、正面表扬,积极鼓励,矫正幼儿的细小错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多表扬。幼儿的意志力不持久,注意力不长期集中,发现错误老师要不断的鼓励,慢慢纠正不良行为。比如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有的孩子鞋子就会放整齐,有的孩子就不注意。我微笑的看着摆放整齐的孩子。这时候,那些没有做好的孩子就会立刻改正过来,我就大声的把他们都表扬了。第二天,还要不断的鼓励,不断的表扬。久而久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养成了。遇到孩子的细小错误,老师的提醒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了,要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了。比如孩子们吃饭不说话的习惯一直没有形成。我就把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的干净,不挑食的孩子发小红花。这样进步的孩子多起来了,就授予“最佳小组”的称号。进步的人越多了,就可以组成两个“最佳小组”了。慢慢的,以前那样处处提醒,时时改正的现象减少了。孩子们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好习惯渐渐形成了。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反复抓,抓反复。只要幼儿园老师以身作则,只要细心耐心的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落实到每天的生活环节中,有益于幼儿一生的好习惯必然就能形成的。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庄文中.《幼儿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3]严永福.《有感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世界优秀音乐教育体系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期

[4]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科学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