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的评价语言
作者: 孙业超摘 要: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朗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师课堂评价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80-001
一、语文朗读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了质的变化,但同时还有很多评价误区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反思。
1.评价语言的模糊性
课堂上,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比较好时,教师就会夸奖他:“你读得真棒!”这个学生读得棒在哪里呢?不得而知。可见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时,应该从朗读的要求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得更好。
2.评价语言的急切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独有特点,他们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表述完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教师有时为了提高课堂知识传输的速度,他们经常会急忙的下结论,轻率地评价“对”或者“错”,或者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这样就会扼制其他同学思维的空间,丧失了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宝贵机会。
3.评价语言的随意性
评价语言的随意性已成为小学语文评价中的一大公害。有时候,这种随意性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伤害甚至会延及一生。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4.评价语言过于夸张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答问的评价语言不切实际,过分拔高,容易使一些学生飘飘然,滋长自满的情趣,也容易造成学习上的混乱,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降低了学习的深度。
二、教师指导朗读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因此,我们呼吁:关注细节,走出评价误区,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科学,更和谐。
1.课堂评价语宜丰富,忌呆板
语文教师的评价语更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有个老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的评价语非常丰富、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你读出了人物的个性,真不错!”“你读得声情并茂,大家都被你的朗读折服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内也总是洋溢着勃勃生机。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生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
2.课堂评价语重激励,忌指责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卡耐基也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相反,指责性的评价语往往让学生处在自责的心理状态中,压抑、自卑,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当老师以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和学生交流时,学生眼中总会闪动着兴奋和喜悦。曾经班级中有个女孩子不善言辞,普通话很不标准。有次让她起来读书,确实平翘不分,把句子读的支离破碎,惹来其他小朋友的嬉笑,此时老师不是武断地让她坐下,而是用激励的话语,引导她一遍一遍地尝试,最后终于读准确了,我狠狠地表扬了她:“你很不容易,把这么难读的句子读好了!”从此她不再害怕读书,越读越好。就是这样,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之处,这样,那些不愿开口的学生也会随着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渐渐变得有信心,愿意发表看法,课堂也会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3.课堂评价语扬个性,忌泛化
课堂上我们会经常使用“好”,“不错”,“真棒”等评价语来评价学生,其实这种评价语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学生难以具体了解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又“棒”在何处,在一定程度上不清楚自己的思维优势的可延续性,其评价也失去了意义。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的评价语就要讲究科学。科学的合理的评价语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对每一位发言的学生都予以针对性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语要因人而异。一是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是宽容鼓舞学困生。特别对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这好比一棵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有生成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在于是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呵护它。
评价语要因境而异。如在同一情景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内容,教师可以用“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很了不起”,“老师发现你的思维敏捷”,“你富有想象力”,“你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你的知识面很广”等等。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长处并激励他进步,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学习借鉴,达到了学生发展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以准确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听得明白;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情感性的评价语言,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养,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素养,在实践中,灵活并恰如其分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尊重小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其语文学习以及人格精神的塑造。
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语的运用首先也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乐于发言、善于发言,在评价中有感受、有思考、有反思、有生成,以真正实现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我们运用好课堂评价语这门艺术,这正是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