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美丽转身
作者: 鲁晨黎 张明摘 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阅历尚浅,认知与能力水平有限,出现错误认识很正常。然而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所以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应正确对待,悦纳之,用它来点亮精彩课堂;巧用之,用它来成就精彩课堂;辨析之,用它来演绎精彩课堂。如此有效利用,促进动态生成,将创造出别样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错误; 教学资源;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87-00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阅历尚浅,认知与能力水平有限,出现错误认识很正常。关键在于教师与“错误”不期而遇时是否能正确对待并巧妙处理。要知道这些“错误”很可能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若教师能在教学中正视这些“错误”,小心呵护,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错误”中隐含的资源作为教学的新起点,加以巧“点”妙“拨”,一定能让“错误”美丽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增长点,生成别样精彩的课堂。
一、悦纳错误,点亮精彩课堂
新学期刚接一个新班,在开学第一堂语文课上,师生赛读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我读得声情并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当轮到同学们读了,几十个学生却没有一个举手的。或许我们之间还太陌生,或许他们觉得我读得太好不敢举手?看着我期待的眼神,终于有一只小手缓缓举起打破了短暂的僵局。我本以为唯一的一只勇敢的小手会读得很好,我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地表扬他一番来激发其他同学参与比赛的热情。可谁知,第一句就读得很勉强,读到第二句就出错了,来回读了好几遍都是这样。虽然他的表现与我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但如果我此时表现出失望,不如意,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全班同学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后,他们还敢大胆地举起小手吗?不,我不能轻易地否定他,我应该肯定他,帮助他。于是,我表扬了他的勇敢,他敢于挑战、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接着,我顺势又鼓励其他同学来当小老师帮助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其他同学的读书热情也被我激发出来了,他们在伸出援手的过程中获得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
可见,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错误,我们教师应该少一点训斥,多一份宽容,在悦纳错误的背后,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小心呵护,此时再充分发挥教师的点化之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怕犯错误,敢于展示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才能实现“点石成金”,不断化“错误”为“精彩”。
二、巧用错误,成就精彩课堂
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站在新课标的视角来看,“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它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时比教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诲更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材矛盾的错误,巧妙运用,引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稻秧脱险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这里出现了省略号的又一用法,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呢?我选择了在课件中把省略号去掉,故意出错。学生读后很快发现错误。此时,我再在下面出示正确的句子,并追问:这个省略号有和没有一样吗?可不可以去掉?……讨论后学生明白这个省略号放在这里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更能体现杂草们在除草剂的威力下变得气都喘不过来,说话都困难了。
课堂上,教师的教是学生的重要关注点,因此教学中教师有意而为的“错误”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巧用这种故意出错就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成,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从“陷阱”中得到启示,化“错误”为精彩。
三、辨析错误,演绎精彩课堂
泰戈尔曾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将你关在门外。”课堂上学生回答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用“不对,你再想想”,或者“谁能帮助他”来更快捷地得到理想的答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就是这些简单的手段无情地终止了学生继续思考,剥夺了他们亲历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所以,面对错误时,我们应该打开大门,让学生在辨析中,发现真理!
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就“诸葛亮在草堂午睡,他睡着了吗?”一问,学生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学生认为睡着了,少数觉得没睡着。
生:说他睡着了是因为书上写得很清楚:“正在草堂午睡”、“不要惊醒先生”、“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悠然醒来”。看样子诸葛亮确实是睡着了。
生:书上说“他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根据我的经验,刘备像是装睡,妈妈叫我午睡,我装睡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师:你的观点很有意思,可诸葛亮为什么要装睡呢?
生:他还没想好。
师:诸葛亮在想什么?
生:我到底要不要出山?
生:诸葛亮装睡是想看看刘备到底有没有诚意。
课件出示: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师:“推睡不起”说明什么?
生:刘备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在装睡。
师:刘备明知诸葛亮装睡,却还在草堂外恭恭敬敬地等着,这就叫——
生:诚心诚意!
师:对!诸葛亮终于悠然醒来了。“悠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诸葛亮想明白了,他看到了刘备的诚意,决定出山了。
此时,学生心中豁然明朗!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上述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将错误置之不理,或将错误的答案简单地否定,而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与学生一起议错,纠错,让思维在辨析中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学生不断的自我探索获得了真正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生机勃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作为教师,不仅要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用睿智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潜在价值,让“错误”美丽转身,让课堂焕发出不同凡响的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