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作者: 钱怡佳

摘 要: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自我评价除了能够促进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之外,还能够完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语言教育;促进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对语言活动中幼儿发展、教师自身以及语言活动本身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即发展性、主动性、有效性等原则。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语言活动; 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9-001

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就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对自己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进行的评价,也是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自我的检查和反思。

一、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价值

(一)完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较微观的具体领域的活动评价,与教师自身息息相关,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在设计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之前、之时以及之后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之前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学习特点等进行总结和了解,能够设计出更加全面和适宜的语言活动方案;使教师可以在组织实施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的进行调整,使活动更加顺利和有效的进行;还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反思,为进一步完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基础。

(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语言教育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评价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知道活动前本班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教师设计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前提;教师能够对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和所偏爱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为幼儿教师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提供参考,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信息;教师也能够在语言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状况和自身的状况加以评价,及时的保持优点,改正缺点,调整活动;教师还能够在语言教育活动组织后对幼儿发展状况、目标的完成状况等进行评价,为下一次语言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和保持活动和经验的连续性。

二、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内容

(一)对语言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对幼儿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更不是简单的对幼儿的一些语音的标准、词汇的增加或者是句子的掌握状况等内容进行评价。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幼儿发展观,在语言活动中不仅要看幼儿认知状况的发展,还要评价幼儿情感态度、技能方面的发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教师要对幼儿听、说、阅读与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在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涉及的语言活动的偏向,着重对幼儿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语言活动中教师自身的评价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对整个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的评价。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自身所具备的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的相关知识的评价,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也是教师组织好相关教学活动的关键和保证。其次,是对教师自身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语言适宜性的评价。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对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语言示范,这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对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做出价值判断。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并以“做”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有启思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做”效益。

三、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中自我评价的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自我评价需要教师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果缺乏主动性的评价,可能会导致走过场,没有实效性。心理学有研究也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约束更具有持续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自我评价虽然是教师更加主动的发展自己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只有充分调动起幼儿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价值和功效。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还应重视和充分发挥幼儿、家长和同事对教师的评价作用,做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因为幼儿、家长和同事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新理念。通过系统的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活动中不管是对幼儿的评价,还是对教师自身的评价,关注点都要放在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要求幼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幼儿。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因为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工作背景、工作对象、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以及想从评价中得到什么。所以在评价一开始就要与教师沟通,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本人的情况,形成具有个体化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