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幼儿语言发展的沟通平台
作者: 夏婷摘 要:语言成了孩子社会交往和思维的工具,而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同伴、父母、教师与孩子良好的语言交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三大沟通平台,对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02-001
游戏,作为幼儿同伴交往、语言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家庭作为幼儿生长的第一环境,对幼儿语言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作为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都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家长应把握好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最佳时期,让幼儿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一、同伴游戏平台,筑起沟通的管道
常说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对等的,他们之间一般不存在“谁怕谁,谁服从谁”的现象。因此,幼儿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注重交往语言的运用,如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想加入某个游戏,或者想玩同伴正在玩的玩具等。这些都促使他们和别人交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仔细倾听对方的讲话,然后做出有意义的回应,并且还能够提出一定的问题,使得双方的谈话继续下去。小班孩子比较喜欢娃娃家游戏,每天娃娃家里这样的情景上演着:
游戏镜头:一次萌萌是娃娃家的小客人,看见她正在敲门,里面扮妈妈的小朋友昕昕问到:“谁呀?”萌萌说:“我是可爱的萌萌呀!我能来你家做客吗?”“妈妈”打开门笑着对她说:“欢迎萌萌到我家来作客,快请进来吧。”但当萌萌进去以后,家里的爸爸、娃娃、哥哥却都各忙各的,没有人来招待萌萌。萌萌对“爸爸”说:“你看,我坐在哪里合适呀?”他拉着萌萌的小手走到小椅子前说:“萌萌,你来玩,我真高兴,你就坐在这儿吧!”给萌萌安排好了座位后,他们好像又有些不知所措了,萌萌又说:“我有点渴了,有什么喝的东西吗?”这时“孩子”皓皓跑过来对萌萌说:“萌萌姐姐,冰箱里有可乐、雪碧,可好喝了,是甜味的,就让我请你喝!”说着就给拿了一瓶。
从游戏中的这些对话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要知道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
二、教师倾听平台,筑起沟通的桥梁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教师出于责任感去关心爱护幼儿,这种关系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却很少想到教师也需要认真倾听幼儿讲话。以前我曾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跑来要给我讲述他的趣事,我当时正忙着,于是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你先去玩吧,老师正忙着呢!”于是,孩子沮丧地走开了。
另一个镜头是:一天午饭后,孩子们正在看电视,我和香香聊天。谈着谈着。我问:“香香,马上就要毕业,你以后会想夏老师吗?”“当然啦,所以才让妈妈和老师说要和你们拍照留念,放到iPad上,就不会忘记你们了。”香香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给我讲起了她的“iPad经”,里面有什么游戏、动画片,俨然是个平板小行家。
一次推托,关上了幼儿的心门,做了一回幼儿的忠实听众,却受益非浅。以上两个事例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还应该把学会倾听作为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健康心理品质的良方,并对后者予以高度重视。
幼儿是好学又易感的,他们期待与教师交流,因而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鼓励他们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可让他们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自然获得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遇到不爱说话的幼儿,教师更要多和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因为不爱说话的幼儿大多性格内向、胆小、怕与人交往,因此,教师首先要化解他们的紧张心理,用亲切和耐心的态度,边倾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然后再引导他们说好、说准确。幼儿有了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和消极情绪,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情感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动力,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载体。教师说话的体态、动作、眼神和表情都会对幼儿语言表达产生影响。当幼儿的回答有误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再想一想,再说一次”,而不是轻易地打断和制止幼儿说话,教师应提醒幼儿静一静,再想一想怎样可以说得更完整更出色;当幼儿受了委屈来向教师倾诉时,教师不应该表现出丝毫的厌烦,而以任何一个理由为借口推托,而应真诚地看着幼儿的眼睛倾听幼儿讲述,让幼儿感到教师对他的重视,这就是教师友好的倾听平台。
三、家庭成长平台,筑起沟通的堡垒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开始,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宽松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心情愉快,有与大人说话的愿望和机会,而家长,此时既是父母,又是第一任老师,要多与孩子交流,既是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机会的重要途径。所谓交流,是双方的交谈,而交谈的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很难进行下去,这就需要家长设计一些与孩子谈心的小话题。敏感的父母,能够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良好时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可往往是成人讲述、幼儿倾听,倾听后回答等形式,幼儿以被动的旁听者身份接受故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用情境参与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能使幼儿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很快地进入角色之中,自发地来表达,同时成了亲子之间的角色游戏。此外,还可以采取拟题目创编故事的形式,这样就脱离了现有故事内容的束缚,任由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联想、大胆地表达、讲述,并留下悬念,激发幼儿继续想象创编的欲望,在创编的过程中极大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如何与幼儿沟通,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应不断探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