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 胡庆芳

摘 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的人才,高职学院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所以物理实验的教学是基础内容之一,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然我们的学生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26-001

2005年高职学院的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训的课时,对基础课程进行了压缩,包括对物理实验的压缩,教学模式由原来的3.0学制改为2.5+0.5学制,也就是前两年半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半年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训或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时间压缩,制定的教学计划已将物理课从中删除。这样学生没有任何基础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使学生听不懂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毕业到企业什么都不会,影响学生发展。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形成,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且为以后的科学实验所验证。

1.为专业课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知识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例如在《热工基础》《电工基础》等课程之中都会用到物理学中的热学和电学知识,如果没有物理知识打基础,学生无从下手学习,又如《建筑概论》《建筑识图与制图》都要用到力学知识。

2.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物理实验是一个动手能力培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现阶段物理试验教学的现状

1.生源问题(学生底子薄、实验基础差)

现在进入高职学院就读的学生有3种渠道,一是统招,二是单招,三是职高。统招生大部分是由于高考失败,出于无奈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自己的潜力认识模糊,知识面窄。单招生就是在高中阶段学习习惯就没有养好,基础更差。职高生理论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较强。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差,文化素质也不如从前,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薄弱,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测量方面都欠缺,实验数据做出后不知道如何处理,误差来源也无法分析。就这样让学生直接进行电气实验安装、电机的安装、数控实训、车床实训等等,就好比空中楼阁,无从下手。

2.实验课程设计问题(验证实验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

多数高职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学方法落后,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适应职业教学现代化的发展,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素质强的高技能人才,最后就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发展的不断要求,让学生无法立足于社会。

三、高职学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明确了创新教育、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而目前针对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相对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合理的创新教育机制。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模式化、抽象化、远离现实生活),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1.把物理实验教学开设成选修课程

在高职初阶段开设物理实验课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动手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高中物理基础好的的同学反映物理基础知识对他们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问卷调查:“高职学院开设物理实验课”有7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如果开设物理实验选修课,你是否愿意选修”,有80%的学生愿意选修。

2.对传统的实验方法进行较好的改进

少些验证实验,多些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拟定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等。比如电表的改装、电桥法测电阻、电源特性的研究等实验。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的理论,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能培养学生阅读实验教材、仪器说明书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全面开放实验室

进入大学后,学生不像高中一样全天排满了课,他们有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为那些喜欢物理又愿意到实验室动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较弱的学生,最终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