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作者: 陆晓东摘 要:教育教学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尊重;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58-001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那么现代教师应积极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工作重心从传授知识在逐渐转向塑造学习者的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差别,还给学生主人的权利。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德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德是教师的首要素养,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升。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说教师要发挥师范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理解、尊重、热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呢?
1.理解每一个学生。曾经碰到这样一位老师,在给学生写寄语的时候,看着学生的名字居然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样子了,自然寄语也就无从下手了。理解学生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
2.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教师才能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要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的机会。有一次听一堂数学课,是这样的:
在学习加法结合律后,出示例题:36+48。师提问:大家看,这道题怎样做与加法结合律有关系?
(学生思考片刻)
生答道:36+48=84。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因为48=40+8所以36+48=36+40+8=76+8=84。
师:说得好!请坐。
生: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我是想:36=30+6。
所以,36+48=30+48+6=78+6=84。
师:这种想法也可以,还有其他想法吗?
(这时,同学们纷纷举)
生:计算36+48我可以把48看作50-2,所以,36+48=36+50再减2等于84。生:老师,我还可以把36看作40-4,就是说,36+48等于40加48再减4得84。
师:这种方法也很好。
生说:我还有……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对于简单的口算,学生口算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课堂上他们怎样想,怎么说,老师完全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捕捉这些课堂信息,加以利用,并且学会“学”、“听”、“思”。
3.热爱每一个学生。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曾经也有人这样问过我:“你喜欢你这份工作吗?为什么?”我这样回答:“我热爱我这份工作,因为我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当然爱生要有分寸,教师要善于控制、支配和利用自己爱的情感,要把握对学生施爱的适度,既要防止娇宠溺爱,又要防止过于严厉,简单粗暴。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对学生才能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情。
四、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单向”转变为“双向”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教师也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掘学生优点,进行情感交流,最终达到平等互动。
2.师生合作
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新课程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3.缩小距离,消除隔阂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4.师长与朋友的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从曾经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转变为现在的朋友关系。我们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去解决一些问题,就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曾经班级中有位学生从低年级成绩永远是不及格,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不见效果,很多老师也就渐渐地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从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以一个师长的身份来教他,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一起共同学习,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聊聊我小时候的故事,慢慢的,他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成绩也就上去了。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需要教师无怨无悔的付出,需要教师孜孜不倦的奉献。
参考文献:
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