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北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作者: 史国仓摘 要:本文根据路北区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数据,深入分析路北区产业结构现状,为加快路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路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唐山市路北区; 产业结构变动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77-001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及其生产活动结果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路北区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数据,深入分析路北区产业结构现状,为加快路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路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唐山市路北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1.基本单位迅速扩大,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路北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284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114个,增长26.71%;产业活动单位6222个,增加1590个,增长34.33%;个体经营户17100个。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经济单位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路北区经济的快速提升。
2.资产规模扩大,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路北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资产总计3397.1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49.14%,第三产业占50.86%。分行业看,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88.4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38.19%;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0.9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39.04%;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1.62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373.24%;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15.1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75.38%。扩大再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实体经济法人单位资产雄厚积累,扩大再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促进路北区经济总量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唐山市路北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路北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从2000年—2013年来看,为“三二一”结构模式(详见表1)。
从表1中看,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8.8:45.6:45.6调整到2013年的1.6:14.1:84.3,一产二产分别下降81.8和69.1个百分点,三产提高84.8个百分点。
路北区处于城市中心区,随着城市的外扩,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化趋势明显,受城市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所制约,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因而其比重逐年降低。而随着路北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特别是伴随一批大型商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建成,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好,路北区又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快。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信息传输业、金融业、租赁商务业、居民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增速加快,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
三、加快唐山市路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大力开拓市场,带动结构调整。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努力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终端,使信息服务成为政府引导农民,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培育连结市场和农民的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将改造传统工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扶优扶强,发展大型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重点产业升级。培育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产业集群所具备的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使其表现出强劲、持续的发展动力。
3.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发展交易型物流,以大流通促进大物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做大做强地方商业银行,加大引入异地股份制银行力度,努力构筑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重点支持会计税务、融资担保与运输相关服务、信用服务、会展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广告服务、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发展,形成与各行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合理调整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提升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度。提升房地产业,调整优化住宅供应结构,培育和做大做强房地产企业,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分布有序、层次清晰、梯度发展的房地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