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现代健身休闲产业的竞争环境的分析
作者: 李军 李荣薇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内有关河北省健身休闲产业政策文件、统计资料以及学术成果等状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其中以秦皇岛市为重点,对河北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对河北健身休闲产业背景和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健身休闲产业目前的竞争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旨在鼓励河北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对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北; 健身休闲产业; 竞争环境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80-0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和休闲越来越受关注,也逐渐成为公众共同追求的目标,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随之蓬勃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与其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洲、美洲、日本的健身休闲产业一直在全球独领风骚。第三产业在我国逐步成形与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基本形态也初具规模,并在体育服务业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本文将围绕以给推动秦皇岛市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为目的的中心,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具体调查资料,走访河北省内实体机构,为该领域的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一、河北现代健身休闲产业的背景与特点
与全国其他省市比较,河北省在发展健身休闲服务产业方面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地形较全,风景旖旎;以京津为邻,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且交通便捷;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风景名胜区8处、森林公园9处、地质公园3处、自然保护区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体育文化资源独特,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名扬世界,张承地区的滑雪、坝上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廊坊和保定地区的赛马、高尔夫球等健身休闲项目各具特色;秦皇岛的滨海项目、石家庄的红色休闲旅游项目等也已经广泛开展。此外,还有一大批体育体闲项目也完成规划加紧建设,而省体育局每年支持体育体闲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不少于300万元,体育健身体闲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品牌和亮点。
二、河北省健身休闲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1.整体竞争环境分析
从政策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历了几次产业结构调整。近些年,河北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第三产业作为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河北省市经济结构因此趋于合理,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在消费群体上由于旅游业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为河北省带来了大量的旅游人口,故而可划分为旅游消费群体和常住消费群体。对河北省内常住人口健身休闲的方式调查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回收的二千份问卷中,参与大众健身休闲的人数最多,为1100人,占总人数的55%。河北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的旅游城市,拥有许多的公园、山水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古迹,旅游业已成为本市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健身、市内旅游和户外休闲是多年来人们进行健身休闲活动的主要形式,所以河北省盈利性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受到河北大众健身休闲场所的很大影响。
2.内部竞争环境分析
河北省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京津等大城市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以健身房、健美操、瑜伽馆、跆拳道等形式存在[3]。但因为地域人口等问题的影响,河北省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在调查了河北省健身休闲产业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健身休闲场所的经营现状、器材设施、推广方式等方面之后,结果表明: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健身活动中心,无论在经营、设施、推广模式上均大同小异,均以效仿京津等城市健身场馆的经营方法为主。
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不清晰的营销方略。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几家健身场馆基本没有清晰的营销方略,不能很好地把握所推出的产品质量并将其推广开来,不擅长主动营销,未能建立起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以保障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导致客源流失;不够完善的器材设施。主要体现在:健美操和跆拳道是几个较大规模的健身场馆的主要健身项目。原因是这一类的健身项目对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具有相对容易的技术难度。完善和维护健身设备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注入,盲目地投入资金就会导致回报远小于预期,这导致了河北健身休闲产业器材设施不够完善;不够专业的技术水平。这几个健身场馆的教练在教学中普遍生搬硬套他人的教学方式,采用死板的套路,不能对客户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导致无法妥当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无法带来明显的健身效果,导致了客户的流失。
三、结论
河北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将在省内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河北省现代健身休闲产业的内部环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过程所必须经历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健身休闲产业也必将遍地开花,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项目2015年项目N2015040411
参考文献:
[1]游松辉,秦海权.体育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1):58
[2]徐本力.促进上海市体育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4):29
[3]体育产业指导中心“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Z]2009,04(23)
[4]张岩.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38-51
[5]朱旭红.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2):9-13
[6]马兰.体育产业发展机遇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32-33
[7]胡春兰,赵仙伟.论休闲与休闲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3,24(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