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整合艺术教育游戏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作者: 朱利萍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而“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在绘本中,图像背景用色、线条构图、绘画笔触、人物描绘中“藏”着许多故事的讯息,包含主角的情绪和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事件发生的原委脉络等。
关键词:绘本阅读; 艺术教育游戏化;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77-001
综合考虑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心理发展等因素,在绘本阅读整合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化的策略,能使幼儿对绘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充实、丰富经验,从而层层深入体会和感悟绘本,感知艺术,提升游戏水平的同时,也对语言表达、肢体表现、想象创造都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绘本整合艺术教育延伸到游戏中,积极探索游戏中的有效策略,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绘本阅读整合艺术教育的区域游戏策略
1.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绘本
当一个绘本教学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绘本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艺术,以产生心灵的顿悟。以美工区为切入点,挖掘绘本中的艺术元素,从欣赏、表达、创作等多方面体验和表现,可以是线描、水墨、水彩,也可是捏泥、剪纸等手段再现绘本内容;以音乐区为切入点,挖掘绘本中的艺术元素,可以是演唱、打击乐、音乐游戏等表现手法,让幼儿在表现绘本的过程中发展艺术思维,提高艺术素养。如绘本《京剧猫之武松打虎》是京剧猫系列里面画面风格非常流畅的一本,绘画注重线条和墨色感,作品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教学中我们将其中的内容与多个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以多元化的手段发挥绘本更大的价值。在美工区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创作形式:有提供各类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设计京剧猫的不同角色形象;在音乐区,提供京剧供幼儿欣赏和演唱;在阅读区,进行绘本故事创编讲述等。
2.学习绘本中的不同表现手法
幼儿绘本有太多的绘画表现技法,除了蜡笔画、蘸水笔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油画、压克力颜料画,还有照边拼贴等。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外貌,更使绘本成为艺术教学的资源宝库。如水墨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之后,幼儿对绘本中的作画手法充满好奇,而水墨画又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水墨画具有它独特的绘画风格,孩子们对水墨画的知识了解的又很少,于是在美工区,感兴趣的幼儿可以学习水墨画的作画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运用简单的运笔方法绘画出小蝌蚪、小青蛙、水草等,学会简单的绘画方法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再创作,以满足孩子对水墨画的好奇心,体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带来的满足感。
二、绘本阅读整合艺术教育的表演游戏策略
1.绘本整合艺术教育表演游戏中的形式
表演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游戏活动,它以其独特的游戏性、表演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融入到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它从行动、意识和情感等多方面巩固绘本阅读,从而成为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表演游戏包括故事表演、童话剧、歌舞剧等,其中利用各种材料辅助他们进行表演的形式有: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小舞台区表演等。我们根据绘本具体的主题和形式,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通过多种表现途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形成规则意识,从而巩固绘本教学中的阅读体验。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后,在阅读区幼儿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制作的手偶、指偶等进行桌面表演游戏,也可以在表演区穿上服装,戴上头饰,配上音乐进行歌舞剧表演,我们还集体排演了舞台剧,在六一会演时进行了表演,多样的表演形式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绘本真正融入幼儿的心中。
2.绘本整合艺术教育游戏化的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正是幼儿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绘本中的情景。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既有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也有行为参与,绘本《亲爱的小鱼》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哲理性、生动性等特点,与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和表演性的特点有机结合,在愉快地表演过程中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作为教师,即使我们有特别强的讲故事的技能,对于生活经验和认知较浅的幼儿来说,也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幼儿感动,却很难深入幼儿的心灵之中。然而,表演游戏却能将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融为一体,更好的与绘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幼儿表演小猫和小鱼的对话,从表情、对话、动作上体会小猫对小鱼的情感。在表演中,想象猫咪的话语:“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从表演中体会彼此之间的友情、亲情的浓密情谊。
3.绘本整合艺术教育游戏化的创造表演
幼儿的表演和成人的表演一样,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幼儿在进行绘本表演时,并不会完全拘泥于作品本身的内容,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会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展现作品的内容。绘本《小黑鱼》教学后,幼儿在美工区发挥想象:小黑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它又会遇到谁?碰到了哪些困难?它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克服?他们将想象的内容用喜欢的方式绘画下来。随后他们制作道具、装扮场景,将自己装扮成小黑鱼和小红鱼,将绘画的内容用动作、语言,表情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他们在表演游戏中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表演传达分享的真谛,这对于体现和感悟彼此帮助、分享与合作更有效果,对最终巩固幼儿绘本阅读的体验更有帮助。
实践证明,幼儿以绘本为载体,在游戏中通过阅读、绘画、表演、演唱等各种形式演绎绘本故事情节,不仅能让幼儿充分体验、理解绘本的内涵,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游戏的乐趣,从中获得认知、社会和艺术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总结、反思、调整、改进,期待能在更多的实践中,寻找到更适合于幼儿的方式,使绘本整合艺术教育在游戏中能更有效地开展起来,让幼儿在绘本艺术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