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伞”为载体,创设特色班级环境的实践研究
作者: 沈静雯摘 要:伞,是幼儿生活中一件常见的物件,它除了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还有文化和艺术的特性。位于江南水乡盛泽镇的幼儿从小就接触伞,对伞有一定的认识。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我们充分利用伞为家乡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环境带来的魅力。
关键词:伞; 班级环境;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81-001
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王帝记》中就有关于伞的记载。春秋时期,相传著名工匠鲁班之妻创造了手提伞。位于江南水乡盛泽镇的幼儿从小就接触伞,对伞有一定的认识。雨天,幼儿就会带来各种漂亮的伞,他们喜欢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伞。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动手去拿、去摸,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在沈思妍小朋友带来油纸伞后,总是会问“这是什么伞?”“下雨天能用吗?”“能放在教室里吗?”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充分利用空间,依托家乡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使幼儿感受到环境带来的魅力。因此我们以“伞”为载体,与幼儿共同探究、学习、设计、制作、布置班级环境,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
一、班级环境创设的内涵
班级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需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把环境创设变成环境教育,让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创设环境,并引导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以充分显示班级环境的教育价值。
二、以“伞”为材料,创设特色班级环境的途径
伞,是幼儿生活中一件常见的物件,它除了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还有文化和艺术的特性。我们班就利用伞的这一特性,把它作为班级环境布置的一大主题,充分考虑幼儿参与的可能性以及家长参与的态度等,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使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1.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共同设计
在布置班级环境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来创造,来体现班级环境,那么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会具有更大的教育意义。
设计时,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以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加以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班级的后墙,外主题墙,角色游戏,整体环境中分别加入伞的元素。在后墙上共设计三块内容,包括伞的调查表,伞的种类和制作过程,我制作的伞。在外主题墙设计“伞花朵朵开”,其中包括幼儿玩伞的照片,印染的花伞,大自然中的“伞”等。在角色游戏中,开展小小花伞店。最后幼儿还讨论出在天花板上挂下油纸伞,油纸伞的伞骨上用银丝挂上孩子们设计的伞,可谓独具匠心。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利用到了伞这一资源,也增强了班级环境的整体氛围。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人,再也不只是游离于班级环境创设之外的欣赏者,更是环境的创造者。
2.提供丰富材料,师幼共同布置环境
在环境创设中, 提供丰富的材料,是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角色游戏“小小花伞店”的开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动员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伞:蕾丝伞,油纸伞,小动物伞,用绒线制作的伞,用硬纸板制作的伞等等。在教室后墙的创设中,我们鼓励幼儿带来与伞游戏的照片,雨天撑伞的照片,各种各样的伞照片和与之相匹配的文字,伞的调查表等。整个活动通过大家共同参与布置,使班级环境不断丰富内容。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别具一格,充满生气,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关注点”,孩子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如果谁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带来的材料,他们对自己带来的每一把伞,每一张照片都非常得意,班级环境成了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用武之地。
3.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实现家园合作创设环境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家园合作”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环境创设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才会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创造者。
为了充分利用“伞”的资源,我们组织了家园活动“创意伞比赛”,充分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鼓励家长利用一些辅助材料来装饰透明伞伞面。没想到家长们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选用了彩纸、彩带、颜料、黏贴纸等各种材料,把伞制作得别具一格,“蓝色天空”、“美丽童年”、“雨后彩虹”、“美丽花园”等一一呈现在彩色透明伞的伞面。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参与:折一折、贴一贴、画一画,努力并快乐着。当孩子们把他们的作品带来后,我们进行了展示,介绍,并让孩子们自己比一比,评一评,评出了最具特色的创意伞,并将这些伞展示在柜台上。
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指导下,在“开放式教育活动研究”的引导下,突出环境育人的特点,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努力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相信孩子是班级环境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满体验成功的喜悦,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在班级环境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庄贞银.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要点,幼儿教育,2005年
[2]沈燕影.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3]朱丽萍.让墙面环境与幼儿互动,山东教育,2005年
[4]张金梅.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