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投放的种类和数量与幼儿注意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 仇静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身边的玩具也越来越多,但是,太多玩具的拥有是否会对孩子们的注意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呢?研究者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众所周知,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今后的学习。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幼儿游戏时玩具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等,具体分析幼儿注意力和玩具投放种类和数量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得到有效地发展,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习得知识和能力,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玩具; 注意; 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06-002
关键词界定
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在这里,笔者所提到的玩具包括家庭中父母买的一些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还包括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如益智区的数字拼图等。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具有注意的能力。
问题的提出
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脱离各种认识过程的单纯的注意是不存在的,脱离注意的各种认识过程也是无意义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道:“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不打开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学习,也无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所以注意的发展对人的学习、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离开了注意,人们的认识活动、学习、工作都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注意品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是指具有注意的能力。幼儿注意力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后天的环境因素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它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是指噪音、不舒服的桌椅、同伴的干扰等外界因素。内因是指孩子的自身因素,如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心理状态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身边的玩具也越来越多,但是,太多玩具的拥有是否会对孩子们的注意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呢?研究者一直持怀疑的态度。研究者发现,班级里很多幼儿注意力无法集中,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未找出相关原因,但是通过和这些幼儿的家长交谈后得知:孩子拥有很多的玩具,沉迷于其中。众所周知,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今后的学习。因此,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目标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幼儿游戏时玩具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等,具体分析幼儿注意力和玩具投放种类和数量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教学建议。这样在投放玩具时,教师就能合理地考虑活动玩具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品质,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习得知识和能力,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研究主要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0年7月——2011年6月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玩具投放的种类和数量的现状,以及幼儿在这样的条件下其注意力情况。
2.文献研究法。借助互联网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收集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借鉴,为创造性研究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分析了本班幼儿玩具投放种类和数量与幼儿注意力的关系之后,结合幼儿注意力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策略,在日常活动中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实践效果进行一定的调整,继续深入研究。
三、研究内容
* 问卷调查研究
1.设计问卷
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内因包含幼儿兴趣、知识能力水平、睡眠情况、疾病等,外因包含食物情况、家长教养方式、噪音(外界干扰)等。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在家庭中幼儿拥有的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孩子的注意力现状。因此研究者应客观分析引发幼儿行为的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设计相应的家长调查问卷。问卷应排除生理原因、食物情况、幼儿自身因素等。因此,问卷应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因素:玩具的种类、玩具的数量、注意力。
2.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研究者所在班级的30名幼儿家长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中旬
调查结果:
(1)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3.3%的幼儿拥有的玩具种类不超过5种,其中幼儿注意力均集中。
(2)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23.3%的幼儿拥有的玩具种类为6-10种,其中有28.6%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71.4%的幼儿注意力集中。
(3)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73.3%的幼儿拥有10种以上的玩具,其中有45.5%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54.5%的幼儿注意力集中。
(4)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6.7%的幼儿拥有的玩具数量不超过15个,其中幼儿注意力均集中。
(5)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40%的幼儿拥有的玩具数量为15-30个之间,其中有83.3%的幼儿注意力集中,有16.7%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6)在研究者所在班级中,53.3%的幼儿拥有30个以上的玩具,其中有75%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25%的幼儿注意力集中。
3.访谈
访谈对象:随机选取研究者所在班级中幼儿家长人数的一半(15名)
访谈时间:2010年11月份
访谈结果:
通过和16位家长分别访谈与记录,研究者了解到有68.8%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而这些幼儿绝大多数都拥有很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
4.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了解到玩具的种类与幼儿注意力是否集中没有必然的联系,玩具的数量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结合与家长的随机访谈,研究者初步了解到:在家庭中,家长投放较多玩具的,孩子的注意力比较欠缺,投放少量玩具的,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好。由于孩子的注意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科学地了解玩具投放的数量与幼儿注意力的关系,研究者决定采取跟踪调查研究。
*跟踪调查研究
1.跟踪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在班级幼儿30名,根据所在班级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分为A(注意力水平较好)、B(注意力水平一般)、C(注意力水平较弱)三组,每组10人。
(2)研究过程:
事先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研究工作。
3月份: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2个。
4月份: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15个。
5月份: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30个。
研究分别在三个时间段进行,在研究期间,请家长在家观察幼儿的注意力变化情况,并及时将幼儿的注意力表现变化反馈给研究者,同时研究者在幼儿园的活动也进行相应的观察和记录。
2.研究结果
根据家长的反馈以及研究者在幼儿园的观察和记录,研究者得到如下结果:
3月份:当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2个时,A、B、C组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4月份:当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15个时,A、B组有很多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和家庭中均表现出注意力有所下降,C组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5月份:当给孩子提供玩具的数量相等,均为30个时,A、B、C组中很多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和家庭中均表现出注意力明显下降。
3.结果分析
由于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总结出:随着玩具数量的增加,A、B、C组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在三个月中呈现总体下降趋势。
研究的成果
综上所述,玩具投放的种类与幼儿注意力是否集中没有必然的联系,玩具投放的数量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玩具投放的数量越来越多,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会呈现下降趋势。
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当了解了本班孩子的注意力水平现状后,结合以上调查研究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研究者决定从玩具数量的投放方面着手,致力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因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玩具的投放
合理地考虑活动玩具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玩具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有效地控制好玩具的数量,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玩具的数量和种类。
二、家庭中玩具的投放
建议家长限制孩子的玩具数量,并积极地关注孩子的注意力现状,并将孩子的注意力现状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和教师共同努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此外,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互相交流并分享各自培养孩子注意力水平的教育经验。
研究反思
在本次研究中,虽然研究者取消了个案研究法,而选取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在班级的30名幼儿,这便扩大了研究范围,但是这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此外,在研究期间,教师需要随时地跟踪孩子的玩具拥有情况(看是否符合研究的内容),这个过程具有不稳定性,而且这还需要研究者定期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交流的结果也许会具有主观片面性。如家长的学历水平的差异性会导致家长在和教师交流过程中的表述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次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希望得到更多相关专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美]E·R·希尔加德著,周先庚译.《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刘翔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N]健康时报,2005,(2005-04-21)
[3]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鲁杰.幼儿智力与创造力[N] 中国妇女报,2001,(2001-02-14)
[4]郑文.注意力——孩子成才之本[N]吉林日报,2005,(2005-03-17)
[5]王集生.玩具过多不利孩子智力开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2007-07-09)
[6]http://news.2hua.com/2011-02-28/20110228152909.htm
[7]《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