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教育基地在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思考
作者: 张宜剑摘 要:本文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永州丰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和怀素文化、柳子文化基地,构建地方文化育人新模式和新途径,并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积极广泛开展学教活动,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地方文化教育基地; 提升青年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58-001
永州文化底蕴丰厚。因此,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永州丰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和怀素书法文化、柳子文化基地,来构建地方文化育人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并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积极广泛开展学教活动,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永州职院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在冷水滩李达故居、祁阳陶铸故居,东安舜皇山老山界、红军长征经过零陵路线建立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永州本土的革命人物李达、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为生动教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大学生弘扬革命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热爱祖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远大的理想。以地方红色文化纪念日主题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到学院建设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感悟红色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组织有计划的常态式推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地方红色文化的内涵,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
二、建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加强道德伦理教育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底蕴非厚的永州,其为中华道德之源,中华文明之乡。中华道德文化的精髓——舜文化和理学文化在永州这片热土得到了诠释和充分彰显。在宁远九嶷山舜帝陵建立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周敦颐的故里道州濂溪建立理学文化教育基地、新田孝文化公园建立孝文化教育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永州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中的人文理念,开展以人为本教育及宣传,把青年大学生引入传统道德文化中熏陶和感化。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宁远九嶷山舜帝陵去缅怀中华道德鼻祖舜帝等实践和理悟的修身养性方法,通过现场感悟先辈修身的真实道理和精义,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自律意识与自律习惯。学院积极推进实施地方道德文化写进德育教材、走进思政课堂、学进学生头脑的 “三进”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地方道德教育资源举办专题讲座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让青年大学生在领悟道德精神中析道德精髓之力,增强对地方道德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充分挖掘和利用永州本地的道德文化精神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精神。学院共青团还在永州辖区内的敬老院等相关单位建立德孝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学院医卫类等专业实际,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寓教育于实践,增强道德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自我修养、修身、修德,感恩社会。
三、建怀柳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励志品质教育
永州因有柳宗元、怀素而名闻天下。唐朝的柳宗元少年成才,通过科考官至正六品。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做司马,刚到永州借居在一座龙兴寺庙里,寺庙内长满了杂草,又阴暗又潮湿,寺庙外面是禅林和乱石,人迹罕少。柳宗元从京城被贬到南蛮之野,在永州生活的十年间,是在逆境中振奋,“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和永州融为一体,成为他一生中诗文成就最多的时候。柳子在逆境中刻苦自励的“柳子精神”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堪称“圣”者的书法名家大师之一怀素亦然,他家境贫寒,自幼没有钱去读书,无助之下只有靠出家当和尚住书堂祠读书,他耐得住寂寞,以芭蕉叶子当作练习书法的纸来勤学苦练书法,练枯书堂祠前池塘的水、写光了书堂祠旁边的所有蕉叶,成就了他的草书艺术,造旨甚高,精美绝伦,达到了唐代书坛艺术的巅峰。被誉称“草圣”的书法名家大师,他出家练字的地方亦被后人称之为“绿天庵”,即为现在的永州八景之一“绿天蕉影”,他的勤奋精神,感人至深,影响深远。辟作了“怀素公园”,成为人们纪念怀素的地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柳宗元纪念馆,柳子庙以及“法华寺”、“愚溪”、“小石潭”、“香零山”、“蘋洲”、“西山”等永州八景,怀素公园内怀素练习过书法的芭蕉叶等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鲜活教材。以柳子景区和景点建设成为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基地,组织青年大学生游访柳子庙、柳宗元纪念馆、西山、小石潭、怀素公园绿天庵、法华寺等处景点,积极引导学院青年大学生在亲临感受中用怀素草书文化、柳子文化净化心灵,激发出拼搏进取的思想种子。在对传统文化感悟中提升耐挫承受能力。以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政治落魄,文学挥毫,在逆境中勇于奋起、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和挑战自我、自得成就,以其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事迹去教育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振奋精神;充分利用怀素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勤学苦练书法,达到了练枯池水、写光蕉叶的境界,最终成一代“草圣”的人生轨迹,让青年大学生从体会古人的身处逆境时的心境中提升自己,提高自控能力和意志品质。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院本部院内拟设置以永州地方传统文化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通过创建校园特色文化,形成人文环境的强大感染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青年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感染中激发奋发进取精神。挖掘和利用柳文化、怀素草书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建立教育基地,并通过有效载体去践行和实践,去引导和教育青年大学生提升品格、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唐艳明.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途径的创新——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09:49-50
[2]唐艳明.挖掘利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J]华章,2011,(36):161-162
[3]冉昌光.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J]天府新论,2011,(6):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