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从百度里摆脱出来
作者: 高雪飞摘 要:指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获得生活素材,切实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再通过阅读名著名篇,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的作文从百度里摆脱出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观察; 说真话; 阅读积累; 名著名篇; 百度; 摆脱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37-001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了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更是简单方便了,打开电脑,百度一下,想写什么作文,都能信手抄来,真是学生作文网络抄,作者是谁不知道。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从百度里摆脱出来呢?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用自己的眼睛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内心感受世界,获得丰富的生活素材,写作时才会“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例如我曾组织学生观察了我们学校的一角,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有序,学生都能按要求去观察,回到教室再写《校园的一角》,个个得心应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上交,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而不再是抓耳挠腮,等待放学回家去百度了。
二、允许学生说真话
所谓“我手写我口”,文章不仅是个人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主要承载,所以中国人历来有“文如其人”、“文以载道”的说法。
中学生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容易出彩,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现在中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在一次语文月考中,作文题目是《说句心里话》,许多学生都写的是通顺流畅、冠冕堂皇的文章,但是有一个学生,作文一开始就点明主题:说句心里话,我讨厌上学,全篇都是所谓的“发泄”,而发泄的又实实在在,确实是把当今中学生那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晚上11点前没睡过觉。周末还要补课。所有时间都被占用了。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生活一片苍白。每天重复着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篇看似“反动”的文章,却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本次考试的作文最高分:48分。我觉得学生作文,就要允许学生说真话,说他们真正的心里话。
老师一般不能接受学生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学生如实写出心里话:我的生活很乏味,老师肯定说你“瞎写”;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老师一定要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感受;去了一趟植物园,就一定得发出“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这就等于鼓励学生说假话,因为很多时候,中学生并没有那样深刻的想法。
我们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在作文评价上,不应千篇一律的规范着作文的模式,要允许学生说真话,因为这样,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也就不会总是借助于先进科技,百度上搜索粘贴就完事了。
三、阅读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素养
由于网络的便利,学生进图书室少了,手边的名著名篇也少了。然而我们决不能忽视,阅读积累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素养。但由于时间宝贵,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能读一些经典名著是很奢侈的事,学生的文学阅读量持续下降。近年,《语文课程标准》和一些《考试说明》开列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篇目,出发点很好,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却根本得不到保证。
一些家长为节约孩子的时间,想出了很多名著速读法。有许多家长给孩子买的是名著简介本,让孩子浏览故事梗概,而且鼓励孩子在网上用百度搜索一些诗词及相关解释来读,以求短时间内了解得更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不能慢慢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只能从干枯的文字中去“走马观花”。真的到自己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无从下笔。最后,往往借助网络,搜罗了一大堆相关的华丽词藻,然后生搬硬套上去,凑一篇作文了事。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阅读名著名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更能够积累重要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走出网络的依赖。
今天的学生,身处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选择网络作为写作的一种手段无可厚非,也再正常不过。显然如果今天的孩子写作文时,不懂得利用网络工具,不会网络搜索,甚至不知网络为何物,那也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但是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生活面狭窄,因而对以生活为表现对象的作文兴趣不大。生活本身没有内容,网络与范文就成了学生生活的唯一“替代品”。没有实际生活,他们就只有模仿。互联网时代,这种借鉴和模仿变得特别方便,不用动脑,直接百度就行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中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能写出好的作文。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和看待他们。千万不能使“百度”成为学生作文的“摆渡”,家长、学校、老师,要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的作文从百度里摆脱出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参考文献:
[1]《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4期,作文教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2]《2006年年会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