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育“三招”唤回离群的孤雁
作者: 陈瑛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智慧的教育。作为一个德育导师,不但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春风、似细雨般一点一滴地浸润孩子的心,还要善于运用教育的智慧,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在心与心的真诚接触、沟通、交往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引导学生走出偏狭,走出自我,回归充满爱的集体中。
关键词:德育导师; 真情; 智慧; 信任; 感恩; 进取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57-002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智慧的教育。作为一名德育导师,面对比较特殊的受导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给予爱的阳光,驱散孩子心头的阴霾,更要用智慧为他导航,引导离队的“孤雁”早日回到集体的怀抱中。
五(1)班的小磊同学经常在上课时擅离课堂,有时是因为老师批评了他,有时因为和同学发生了小小的矛盾,有时因为和老师的观点不同。每次离堂都引起师生的恐慌,老师、同学停止上课在校园里寻找小磊。小磊似乎在这种捉迷藏似的游戏中尝到了甜头,越来越频繁地“出走”,有时甚至毫无征兆。任课老师都视小磊为“定时炸弹”,小心翼翼地对待小磊,不敢说一句重话,甚至不敢要求他交作业,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学们也都躲着他,不敢跟他说笑,不跟他玩耍,唯恐什么时候得罪了他,激怒了他。学校开展德育导师活动中,小磊成了我的受导学生。
一、巧设机遇交朋友,奠定信任感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是和弦,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他的弦一起振动,发出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我觉得自己有信心能找到他身上的这根弦,能用自己的真情拨动他,用智慧去引导他。我相信:爱心在,真情在,一定能将这只离群的孤雁召唤回来。
我觉得要小磊接受我的关爱,最重要的是能得到他的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啊!为了接近他,我假借德育处需要同学检查各班眼保健操的机会找来了他。他对我很陌生,带着防备心理来到我身边,眼睛都不敢看我,紧张得浑身冒汗。我亲热地说:“我听沈老师说你的眼保健操做得特别标准,特别认真,想请你帮忙检查二年级学生的眼保健操情况,你愿意吗?”他惊奇地看了我一眼,勉强点点头。他工作非常认真,每次都能准时去检查。几天后,我又找到他,请他谈谈二年级学生眼保健操检查的情况。我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他的每条意见。看到我这么重视,他的眼睛亮了,绞尽脑汁地想着,尽量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临走前,我把一只米老鼠储蓄罐送给他,感谢他给予我的帮助,我告诉他:“现在老师和你是朋友了,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这次你帮助了我,以后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帮忙,我会尽力而为的。”他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刚过一天,他就在我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地看我,我马上招招手让他进来。原来,他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一位女同学的衣裙上了,女同学正在教室哭呢。听完他支支吾吾的讲述,我马上站起身来表态:“没问题,小事一桩!我教你一个好办法,一定会让女同学原谅你的。”处理完这件事,我开玩笑似的对他说:“怎么样?老师的办法灵吧!”他高兴地点点头,感激地看着我。我拍拍他的肩:“有事尽管找我!我们是朋友!”看我这么真诚,他打开了心扉,经常到我办公室来坐一坐,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我也经常到他教室去看他,请他做点小事。有这么个老师朋友,他也觉得挺荣耀的,同学也开始敬重他了。
我们之间建立了信任,他变活泼了,连走路的姿势都变得神气了。他总是在课间主动到我们德育处办公室干这干那,从我们办公室老师的眼里、嘴里,他得到了更多的夸赞和认可,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满足。
二、建立导育共同体,唤醒感恩心
我明白,对小磊的教育帮助,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要让家长、老师、同学形成一个善待小磊的“导育共同体”,让他感受到温暖、尊重、认可,使他能体会大家的善意和宽容。可是,从前面的表现来看,小磊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的情感都有障碍,总觉得这个世界都和他格格不入,大家对他充满敌意,所以当务之急是帮助他正确认识这一切,消除心中的怨恨,感恩大家对他的帮助。
终于机会来了。一天刚上课,小磊满脸通红地跑到我办公室,大声地说:“陈老师,我们班主任污辱我!”我请他坐下来,让他把对班主任的意见写在纸上,表态一定要为他主持正义。可小磊写了半天,纸上只留下三句话就讪讪地笑着走了:“班主任说我自己害自己!班主任骂我自己赶走了朋友!班主任骂我是神经病!”纸下面空了一大片,都是笔尖留下的小点点。看来他绞尽脑汁也说不出自己对老师有多少意见。这是个让他认识自我,认识老师,认识同学的好机会。我运用“心理移位”的方法,帮助他来分析这件事。我启发他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看自己,认识自己在处理与同学矛盾时的办法上的不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办法;启发他从老师的角度来看离堂的学生,希望他尊重教师的劳动,体谅老师的一片苦心;启发他从同学的角度来看不守纪律的学生,希望他能学会宽容地对待同学,和同学们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启发他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理解父母的望子成龙之心。
我校正在开展“老师您好!”的感恩老师主题教育活动。五(1)班同学组成了几个调查研究小组来了解老师的工作,大家特地邀请他参加了“老师的一天”的视频拍摄活动。这一天的拍摄工作让小磊更多地认识到了老师工作的辛劳。过后,班主任沈老师告诉我,他上课专心多了,有做错的作业也能马上订正了,下课还能主动问老师,离开课堂“出走”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在“感谢老师”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他给每个老师都送上了一个自制的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感谢您!”虽然这个卡片非常简单,却真诚地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谢。
为了改变小磊和父母的关系,我来到他家,跟他的父母聊了小磊在学校优秀的表现,表扬他们生了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还请他们一定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改善和孩子的关系。我要求他们能每天多跟孩子交谈,多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多表扬肯定孩子,在学习上多帮助孩子,而不是指责孩子。
在真诚的交流中,小磊内心中抵触的坚冰在慢慢消融,渐渐感受到了周围同学、老师、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感悟了老师对他的真诚。他慢慢懂得了自己某些做法伤害了周围人,感恩之心在逐渐被唤醒,我们的“导育共同体”终于发挥了作用。
三、制定发展新愿景,重拾进取心
小磊慢慢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同学关系也有了好转,但因为学习基础实在是比较差,他在学习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跟他聊起学习,他总是要转移话题。看来,培养他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是当务之急。
首先为他编织一张“爱之网”,让他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帮助。我和他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商量,每天能分别辅导小磊十分钟的学习,帮助他尽快赶上同学们的学习步伐。班主任又安排了几位同学,分别解决小磊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碰到的难题。我又找到他的父母,要求父母在工作之余,每天轮流陪着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坚决做到不打骂孩子,不懂的问题让他带回学校问老师和同学。
可这一切都是外因,小磊自身缺乏进取心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有人说,老师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榜样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我校开展了“学习伙伴好榜样”进取心主题教育活动,成了我帮助小磊重拾进取心的好契机。在“寻找榜样”的活动中,小磊为自己寻找的榜样是各科成绩优良、热心帮助别人的韩欣言,并在“和榜样做同桌”的活动中,顺利坐在了韩欣言的身边。有了这样一个榜样陪伴自己,小磊可高兴了,他仔细观察韩欣言的一言一行,认真参加“拷贝榜样”的活动,每天简单记录自己的新改变,写好“每天发现新的我”的日记。小磊变了,变得开朗活泼了,学习有了起色,还被同学选为“劳动榜样”和“健体榜样”。他把班主任发给他的榜样奖状给我看时,信心十足地说:“陈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一定能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的!到时候,我还要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
小磊的转变让我感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作为一个德育导师能做的,不但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春风、似细雨般一点一滴地浸润孩子的心田,还要善于运用教育的智慧,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在心与心的真诚接触、沟通、交往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引导学生走出偏狭,走出自我,回归充满爱的集体中,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进取心、有责任心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