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思想,让幼儿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驰骋
作者: 沈静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造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美术活动是儿童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发挥想象,大胆创造,是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
关键词:美术活动; 陶行知;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112-001
美术活动是儿童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发挥想象,大胆创造,是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美术活动操作简单,不会受时间、空间等各个外界因素的干扰,它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艺术之环境。我们要把整个的环境表现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
1.亲近大自然,提供一个自由的外部环境
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大自然就是一个奇妙而又有趣的地方。孩子们会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发现很多奇妙的事物,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在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候,可以带他们观察新鲜的事物,如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进一步了解事物,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经验的积累。例如在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中,我会先带孩子们去外面走一走,让幼儿亲自观察树叶,感受树叶的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等。我会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树叶,让他们来说一说各种树叶的不同特点,感受树叶的奇妙,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一片神奇的树叶。美术活动是幼儿创造美的过程,使幼儿在智力、思维、情感、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展。
2.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更好地创造
幼儿除了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帮助幼儿积累前期经验之外,幼儿的心理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他们更需要心理环境的引导。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状态都是存在差异的。但作为教育者,我会努力让幼儿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在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中,我会用鼓励的方式,和蔼的语气,让幼儿消除紧张感,给予他们一个享受创造的过程。同时我也会让他们闭上眼睛,给他们听关于秋天落叶等方面的音乐,让他们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通过音乐让他们的心理得到一种放松,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给予幼儿讨论和探索的机会,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天天是创造之日,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给予幼儿更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用更多的时间让幼儿发挥想象。在一次美术活动《奇妙的房子》中,我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切入主题,先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之后我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小熊有个奇妙的房子,不仅从房子的外观上突显奇妙,而且还从房子的功能上突显神奇。这时孩子的思维又一次被发散,他们再次以“讨论”的方式分析自己奇妙的房子,最后他们以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心目中奇妙的房子。其实,幼儿在平时生活中也处处在探索和创造,他们有自己的天地,也会和同伴讨论奇妙好玩的事物。这些都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在平时生活、游戏活动中多给予幼儿一些讨论和探索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鼓励幼儿自主创造
陶行知先生说过:“让幼儿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讲述、操作、思考等多种方式,在手、眼、脑、嘴等方面得到了解放。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操作材料的使用上也得到了解放。我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绘画、创造。比如在美术活动《秋天到了》,我出示了幼儿平时很少接触过的绘画工具,如瓶盖、牙刷、报纸等,以提问的方式发散幼儿的思维,让他们通过猜想──尝试──验证──讨论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些特殊的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大胆创作。在整个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自主创作。在使用特殊材料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四、让幼儿学会主动创造,尊重幼儿创造性差异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是教师起主导作用,而是儿童能够根据所创造的事物的一些特点及功能等,大胆发挥想象,掌握创造的方法,进行创造。每一个儿童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儿童总是以自发的方式创造美术,他们会用自己的绘画表现形式来进行创造性表达。如在一次美术活动《帽子真好玩》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让儿童了解帽子的不同特点,儿童发现有的帽子是圆圆的,有的帽子是扁扁的。帽子也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帽子前面可以遮太阳,有的帽子可以保暖。儿童要学会仔细观察、思考,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此基础上大胆创造。在一次又一次的绘画创作中,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创造的方法,在《帽子真好玩》创造过程中,每个幼儿之间存在创造性差异,有些能力较强的儿童,可能在创造的过程中想到的事物比较新颖独特,而有些创造性思维不是特别强的孩子,可能在创造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但每个孩子的自主创造都是他们个性的产物,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创作作品,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得到放松,以此来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成为主人。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他们探索讨论的机会,并通过丰富的材料,尊重幼儿创造性差异,促进幼儿在美术创造活动中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是与众不同的,让他们在美术创造活动中自由、快乐地驰骋。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让他们拥有自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鼓励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的理论在创造教育中是一股不可缺少的血液,可以有效推动现代社会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使儿童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