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共成长
作者: 胡斌 邓平摘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思维能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父母最大的功劳,我们通过细节的不断努力,终有所得有所成。
关键词:思维;习惯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43-001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父母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往往不足。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小时候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小孩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
作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都信奉着一句话,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正当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无忧无虑时,却被父母花巨资送进什么奥数班、作文班、识字班进行提前学习。扼杀了孩子童年的天真,孩子的心智过早成熟化。我作为父母作为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也不忍心剥夺孩子的无邪天真的童年。我认为给孩子一个好的“思维能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个“积极乐观向上自信”的心态,一副“健康强壮的体魄”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事半功倍,如虎添翼,终身受益。现将我家小孩与我共成长的点滴与大家分享。
一、发展思维是提升学习能力的灵魂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从思维的萌芽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促进小孩智力发展极为重要。司马光破缸救同伴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已久,为什么把破缸救人的做法看成是孩子超群智慧的表现呢?因为它超越了一般习惯的做法,巧妙解决了难题,所以被传为千古佳话。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具有这样的聪明才智呢?这就必须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我是这样完成的。
当孩子三岁左右时,许多家长都是花巨资买不同种类的启蒙教育书籍,早上,当孩子刚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家长就教孩子识字,背唐诗。晚上睡前父母又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给孩子讲着不同的童话故事,直到孩子甜甜的进入梦乡。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收获是什么呢?也只是机械地记忆着父母教的东西。能力上没有得到锻炼。于是我换了方式,将买书的钱拿来买碟子,让孩子独自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自己将碟子上的故事看完。然后就让孩子讲给我听。记得看《狼来了》的故事,当孩子看完一遍时,我说孩子把你看的讲给妈妈听听,孩子耷拉着脑袋,慢条斯理地讲着。可是她只能讲到狼孩撒一次谎,我听后告诉她你没有讲完。她就用小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偎依在我的胸怀说:“妈妈,你讲给我听。”我告诉她说“妈妈没有看,怎么讲呢,不如你自己再看看。”于是迅速下去打开碟子,前所未有的认真看起来了。然后兴致勃勃的告诉我,撒了两次谎,第三次没有人救了。当她讲完故事内容后,我会给她提很简单的问题,如我问:放羊娃在哪里放羊啊?山上有些什么呢?当狼真来了,农民伯伯为什么不来了?狼孩错在哪里?以后你怎么做?等。我觉得这样做培养了孩子善于思考,知识再现,语言表达能力,比家长讲给她听收获大些。
当孩子四五岁时,我很注重孩子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当其它孩子都进入了不同种类的培训班,而我家的孩子在家和我一起玩玩具和遛街。我以玩玩具遛街这样的宽松环境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我很喜欢给孩子买积木玩具,当她玩玩具时,并不是像其他小孩那样为玩玩具而玩玩具,当她拿到新玩具时,不是急着去拼图片上一样的图案。我是先教她打开玩具,看看这些拼块是什么形状,将相同形状分在一起,让她告诉我分别是什么形状,不能说出的按边的条数命名。再按颜色分类,说出颜色的名称。然后,就让她独自拼和拼版上一样的房子。当她完成拼版上的图案后,亲她额头一下,翘起拇指点个赞,认可她的能力。这样既给了她鼓励,让她自信有成就感。当她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又给她设置问题,这些东西还可以拼成什么东西呢?她此时很乐意再去思考,经过思考她还成功的拼出了长城,菜园地,小板凳,金字塔等。这样培养了她静心不浮躁,还培养了她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
我坚持每天陪她在街上溜一圈,并不是一味闲逛,当在街上闲逛时我会给孩子提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会直接问4减1等于多少?我觉得这种方式问问题不能激起孩子回答问题的兴奋点,我看到身边的树问,树上现在有四只鸟,“咻”的一声飞走了一只还剩几只?接着又问如果这四只鸟被枪打死一只,树上还剩几只?然后指着树问这树有些什么作用呢?如果树上吊着羽毛球你怎样把它弄下来呢?用连续递进式的提问方式,让孩子觉得很有趣,很乐意去想问题。所以家长要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或丰富的资料,给孩子提出各种问题,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二、请教不说话的老师——我要阅读
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独立学习的习惯。我家的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并不爱文字多的书,拿起书就无精打采,睡意朦朦,表现出无趣的样子。我是这样逐渐让她爱上阅读的。我平时爱观察她喜欢的东西,她两三岁左右很喜欢做手工,折星星、折船等,有一天她折完星星,我在一旁折了个飞机,有单独的机身和机翼,我送给了她,她一看见飞机,眼前一亮,尖叫了起来:“哇,好漂亮。”忙问:“妈妈,你怎么做的呀?”我看她很好奇,专门做了个鬼脸慢腾腾地说:“不告诉你。”我越做的神秘她的好奇心就越浓,硬是拉着我的衣角:“妈妈你告诉我你怎么做的呀。”我就慢条斯理说:“妈妈找人家学的呀。”她问:“谁呀?”这时候我就拿出一本手工制作的书告诉她,就是它呀。她忙抢去仔细的看起来了。于是遇到什么问题她就希望能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久而久之,阅读就成了她最大的习惯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