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外的惊喜
作者: 许桂摘要:科学课堂上常常会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出现,意外的情况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表现,可能还是学生的智慧闪现,老师如果能及时追问学生的想法,针对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就会让全班同学学到超出教师预设范围的科学知识,学到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学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实验;意外;智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80-001
今天是星期一,三节课都是五年级的科学课,要上《研究磁铁》一课。上午,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材料,从原来的科学实验室拿来了几盒《小学磁铁性质实验盒》。每个实验盒里有两块条形磁铁,一块蹄形磁铁,两块环形磁铁。这些磁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磁铁的三种类型,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两块条形磁铁认识磁铁的性质。我还在数字化实验室配备的材料里面,拿出了一盒教师演示用的条形磁铁,其中有两块很大的条形磁铁,这是为了课堂教学时演示使用的。材料准备就绪,我才放心的离开实验室,来到办公室等待上课。
叮铃铃……上午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踏着铃声走进了实验室。教学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得开展着,学生按照提示依次动手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当学生在完成“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的实验时,教室里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给怔住了。紧接着学生开始报告情况了:“老师,顾志群把磁铁掉到地上了。”“老师,磁铁被摔断了。”“这下怎么办呀?”听了学生的报告,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顾志群把磁铁掉到了地上,摔断了。我马上制止了学生的报告,打算问个究竟。
“顾志群,你怎么把磁铁掉到地上的?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我厉声批评道。
“我……”顾志群一脸通红地低下了头。
我看他好像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不打算再批评了。
“这次就算了。以后做实验要小心点,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我语气缓和了下来。
“老师,我刚才是想看看两块磁铁吸引的力量有多大。没想到一松手,磁铁就掉下来了。”不知道是我的语气缓和下来了,给了他勇气,还是他自己觉得有理,竟然开口辩解起来。
我开始对他的做法有了兴趣。“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不禁追问道。
“我看到老师刚才拿出那两块大的条形磁铁时,两块磁铁紧紧地吸引在一起,你好像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们拉开。我想试试我们的条形磁铁有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没想到小块的条形磁铁的吸引力没有老师用的磁铁大。”他介绍着自己的想法。
“原来是这样呀!”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刚才注意到了我不小心出现的操作,还由此想到了研究的问题。我忽然觉得这样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表现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于是我决定让全班同学来帮助顾志群解决这个问题。
我把顾志群刚才研究的问题重复了一遍,让大家来分析顾志群提出的问题。
在全班同学的讨论和交流中,大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磁铁的大小不同,磁力大小就不同,两块磁铁之间吸引力的大小也不同。老师的磁铁大,磁力大,两块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就大;学生实验用的磁铁小,磁力小,两块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就小。
问题解决后,我及时肯定了顾志群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表现,还教育他实验时要注意实验方法,保护好实验器材,尽量不要损坏实验器材。他好像对我的处理很满意,脸上露出了笑颜。
“大家继续实验吧!”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实验被这一事件打断了,还没有完成,所以让大家继续动手实验。我及时给顾志群这一组补充了一块条形磁铁,便于他们完成实验,还把那块断成两截的磁铁放到了讲台上,打算下课扔掉。
实验很快就结束了,大家在汇报交流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规律:磁铁的磁极之间会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在动手实验中渐渐认识到了磁铁的性质,圆满完成了教学设计。快下课了,我带领学生简单总结了一下,大家就开始整理实验材料了。当看到那断成两截的磁铁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冒出了一个主意。
我拿起那块断的磁铁,问学生:“同学们,在下课之前,老师想来考一考大家。你们说这块断开的磁铁的磁极是怎样的呢?”
听到这个问题,大家很意外,也很兴奋,马上都来劲了。一位同学说:“我认为这块磁铁断成两截后,原来南极的那段就只有南极,原来北极的那段就只有北极了。”
另一位同学反驳道:“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原来南极的那段磁铁南极位置不变,断开的地方就是北极,原来北极的那段磁铁,北极位置不变,断开的地方就是南极。”
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大家开始犹豫起来。
“怎么知道谁说的是正确的呢?”我提醒道。
全班同学开始思考起来。完全不像平时要下课时的状态。我不禁感叹:没想到顾志群摔断的磁铁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讨论、研究素材呢?
这时有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我们可以把两块断开的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看看有什么现象出现,就可以判断磁铁的磁极是怎样的了。”这位同学学得真棒,刚才学到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马上就能学以致用了。我在心里默默地给他点了个赞。
“对呀!”同学们都觉得有道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他拿着那块断开的磁铁熟练地完成了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大家发现磁铁断成两断后,两段都是一块正常的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这让大家很吃惊,也很惊讶。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大家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节有趣的科学课。
科学课堂上常常会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出现,那是老师在设计教学时没有预料到的,在老师的眼里那是调皮孩子的捣乱,是同学制造的恶作剧,是影响教师正常教学的碍脚石,通常会简单应付一下了事,甚至还会批评几声那个制造麻烦的学生。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有些意外的情况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表现,可能还是学生的智慧闪现。老师如果简单应付,批评指责,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扼杀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相反,老师如果能及时追问学生的想法,针对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就会让全班同学学到超出教师预设范围的科学知识,学到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学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不正是科学课堂的拓展、延伸吗?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吗?这样的意外不就是学生给我们制造的惊喜吗?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些意外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