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作者: 陆凌燕

摘要: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而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95-001

由于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课堂,以优化教学策略,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根本,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笔者的体会是:

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手、动脑,去创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乐趣,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很多学生爱上数学课,是因为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近生活且富有挑战性,而讨厌数学的同学一般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繁难。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那就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知识的探索,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在,晚耳、悦目、悦心的环境下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在“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分组活动,从盒子里拿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的小朋友听,也可以找出不认识的问问同学,然后再将人民币分分类,最后进行集体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有了这样轻松、自然的探索新知生活化,学生对人民币的学习也兴趣高昂。

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思维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中进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每天要学习不同的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在教《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时,认识二分之一是本课的重点,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我运用合作的方法让学生用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认一认,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学生不同的折法都能表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呢?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个数学的求同的思想,求同存异,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地展开探讨,很快给出答案,它们都是对折的,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于是就在这小组合作交流的不经意间,同学们就获得了这节课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三、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难以学懂,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对于学习的难点,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解法,学生可能很快明白,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同样的思维障碍,而且学生的记忆也不会太深刻。而如果能开展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小组合作,就能降低学习难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

当一节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教师不妨将此难题交给那些有能力解决并作出解释的学生,当他们给班级同学解疑的时候,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还要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记忆深刻,学得扎实,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难学而害怕数学,很自然地掌握了新知识,这节课的教学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认识面积”这一课,在“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这一环节,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图形,并问,下面两个图形哪一个的面积比较大?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直接看出大小,但是又和其他同学意见不统一,于是有学生提出直接观察出来的不准确,需要动手比一比。于是我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比较,还提示如果你不会的话,就看看周围同学是怎么比的,相信你会受到启发的。

小组内同学都找到了很多比较的方法,大多数同学都想到了重叠的方法,而且很快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而也有机灵的同学想到了采用重叠之后分割出多余的部分再进行比较的方法。于是其他同学也学着他的方法比较了起来。采用在学生尝试比较之后再提供“锦囊”的方式,引出度量的方法。这使学生经历从直接观察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同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