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作者: 王晓聪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的其他时间就是在游戏中度过,甚至生活活动也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但幼儿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幼儿的游戏在他们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我在下面谈了一些我的想法,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达到水乳交融。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98-001

实施教学游戏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状况,教学游戏化实质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主动学习的一种过程,是教师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的一种活动,是孩子在活动中感到愉悦、有趣、教学目标非常清晰的一种活动。

一、设计与编制各类数学教学游戏

1.富有情节性的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小班游戏《小兔学本领》,幼儿扮演兔宝宝,跟随兔妈妈学拔萝卜、采蘑菇,从中学习“1和许多”、“点数5以内的数”等知识。有的游戏是单情节的,如中班游戏《鸭妹妹找蛋》,大班游戏《母鸡下蛋》等。

2.具有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这是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如小班幼儿学习按大小、颜色分类的《图形宝宝找家》游戏;中班幼儿感知数量,认识数字的《盖印章》等游戏,大班幼儿练习加减的《掷骰子列算式》游戏等等。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不同内容的学具,在探索中获得数学经验。

3.可以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强调通过不同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如认识球的各种形状,我设计了《图形塞塞塞》的游戏,让幼儿边玩边通过触摸、观察感知掌握物体的特点,并把图形放进对应的箱子里去。

4.口头数学教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不需要直观教具,只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如游戏《碰球》《敲铃》等等。这类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敏捷性作用较为突出。

二、把数学游戏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

“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这句话给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了非常好的界定。

在刚刚踏上岗位不久的时候,我去西湾幼儿园听过一节优秀展示课——《值日生》。整节课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把数学巧妙的融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在分发餐具的情景中,尝试不受物体排列位置的影响正确计数,并初步感受对应与集合。教师先让幼儿们回忆已有经验,每天开饭前值日生都会帮大家准备餐具,他们是如何分发的。让幼儿沉浸生活,情景感染。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此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何分发勺子和小碗”,既融入了解决生活问题的策略,又侧重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个过程帮助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语言的表征中使幼儿对活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再次梳理。一段完美的活动“旅途”中,孩子是不喜欢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为此把数学游戏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运用他们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1.我们可以创设与数学有关的各类角色游戏,以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初步感知和认识。在区域中,比如银行的设置,我们可以运用点、线条等来代替钱,引导幼儿用多少点来做物品的等价兑换。在其他区域的价目表上,我们也可以用点、线条来表示物体的价值,这样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并逐渐认识和了解,但这也只是角色游戏中最基础的。

2.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与数学有关的操作材料。比如在我们班的生活区中扣纽扣这一常见的操作,我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其中,使它变得更加有趣了。红色的纽扣和红色的布放在一起,扣子的颗数按1到5依次排列。纽扣又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纽扣和不同形状的布扣在一起。幼儿在操作中不但学会了扣纽扣的方法,还认识了颜色,学会了排序,更可以学会形状与形状的匹配。如学习数的组成时,我提供“分水果记录”、“翻红绿苹果片”、“星星组成图”、“房子点子图”等多种材料,让幼儿探索数的组成和规律。

3.充分发挥一般角色游戏中对幼儿数学教育潜在的功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角色游戏中潜存了许多与幼儿数学有关的内容,这需要我们教师的细心挖掘。比如在玩好娃娃家等游戏之后,如何整齐、合理的摆放好娃娃家的物品,这里面存在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有关文献资料,做了以下的调整:我把娃娃家需要摆放碗筷的地方贴上了碗筷的标志,小凳子、小桌子的下面都贴上了相应的标志;在其他区域我都放上了很多的小篮子,在每个篮子上面贴上了相应物品的标志。做完后,我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要如何去整理,而是等他们自己去发现。

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引导每一位幼儿都可以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以快乐、自主的状态学习。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教师要实施数学教育的游戏化,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教,而是要研究孩子如何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育活动,不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更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数学教育游戏化,让我们的数学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