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教育的探讨
作者: 冯珺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结合幼儿生活需要,对作息习惯、课堂实践、游戏活动、师生交流、联欢活动等进行探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参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20-00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幼儿园教育的目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游戏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给孩子—个美好、幸福的童年。为此,确立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通的内容:作息习惯、课堂实践、游戏活动、师生交流、联欢活动等进行探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参与,实行教育生活化,提高生活教育的有效性。
一、作息习惯
作息习惯不仅仅是作息规律,还包括作息能力。作息规律就是养成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作息能力范围较广,如休息之前需要完成洗漱准备,这就需要有能力去洗漱,并且知道牙膏、牙刷、毛巾、肥皂、洗发剂、脸盆等等。早上起床之后要穿衣服,不能穿反了也不能穿错了。还要整理好床铺,包括叠被褥,并且放置在规定的区域。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享受其中的乐趣,也让幼儿了解良好作息的意义。在教授过程中,让小朋友自己动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小朋友有更加饱满的心情参与进来。
二、课堂实践
课前老师要准备好课堂需要的教案、材料、用具等等,确保小朋友每人都有一份,以方便教学和培养幼儿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意识。这样做可以让小朋友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处事风格和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带动小朋友的积极性、能动性,掌握小朋友的隋绪和节奏,最大限度避免小朋友的分心。若出现有让小朋友分心的情况,要能够随机应变,既能够与课堂相互联系,使小朋友们好奇心得到满足,又能够不影响课堂氛围和秩序,还能够让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都是喜爱游戏的,它的自由自在能满足小朋友们的好奇心与好动性,还能让小朋友们从游戏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调整身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小朋友们学习和了解到知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举三得。但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不是要求他们,而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任何要求都不是长期有效的,而且要求的本身效果也不是特别好,反而束缚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敏感度和求知欲。可见,游戏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教学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实现,这就是生活教育的特性。
四、师生交流
很多人不太关注这一点。小朋友们好奇多动,没有规则意识,一会要吃东西、一会东张西望、一会左顾右盼、一会喜怒哀乐,完全不好掌握他们的节奏,再加上小朋友的人数也不少,老师们觉得会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必要;也有的觉得效果不好,规矩说了不听、知识讲了没用、生气火了又哭,所以作为幼师的我们觉得实在是难缠;也有的觉得自己是老师,老师只是来教育和传播知识的,又不是心理医生,而且这些小朋友们完全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认知,和他们交流浪费口舌;当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上已经很疲惫了,没有心情去交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也是现实情况。但是如果和小朋友们进行很好的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心情为什么不好,闷闷不乐的原因等等,就可以了解小朋友的内心活动,而小朋友们也会因为老师的关心、爱护而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人在乎自己、关心自己。这样做同时促进自己和小朋友的关系,让他们有亲切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加的得心应手,而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个人在忙,小朋友们在看热闹。这样的局面会让自己很累,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师生关系不好。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师生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没有交流就没有情感,没有情感就会产生冷漠,冷漠使人心凉,大家都会受伤,小朋友的心理也不会有很好的培养。所以师生交流让自己找回自己的幼儿时期,更好的体会和了解幼儿时期的事情,更好的帮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五、联欢活动
联欢活动主要是为家长和幼师提供一个平台:既让不经常在身边却牵挂着自己孩子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个总体的了解——生活的怎么样、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惹老师生气、是不是和自己上次见面感觉的一样,有没有新的变化;也让幼师有一个向家长说明他们的孩子有什么情况——孩子在学校的习惯、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学习情况、掌握能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孩子、家长、幼师,让彼此有一个相互了解自己的平台——小朋友会想爸爸妈妈和老师怎么看我、老师会想家长和小朋友什么感觉、家长会想老师怎么样和自己孩子的成长状况。这样做会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孩子知道爸妈和老师在乎自己,爸妈可以了解和照顾自己的孩子,老师会更好的了解和知道孩子的情况,并更好的帮助孩子。同时让孩子也在爸爸妈妈、老师面前好好的表现自己,促进相互间情感交流。让幼师自己的工作得到支持和肯定,也让孩子健康,家庭和睦。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早上很早就上班了,晚上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很多幼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在做什么、为什么自己是一个人。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情况,所以一个联欢平台,可以共建孩子未来。
生活教育的实质就是避免刻意去区分,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在具体细节上加以变化。而对于作息习惯、课堂实践、娱乐活动、师生交流、联欢活动这些教学场景本身也是有很大互补性和共同性的。在作息习惯中可以穿插一些课堂实践的内容,在娱乐活动中可以加入一些课堂实践等等,这样做可以让小朋友们有这样一个印象——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两个不同的情景环境之间可以发现相同的内容等等。这么做可以让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刻意强调一些内容,而是发现事物之间紧密联系的特点,可以让小朋友意识到世界是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让生活教育成为幼儿的钥匙,去开启明天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