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促身 生涯规划 紧跟时代 主动追求

作者: 时常武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侧重在教育转型背景条件下教师如何自我促进专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角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理论学习和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应当如何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70-001

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自我蜕变,促进自我专业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新课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素养,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取决于外在的因素(根据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内在因素(教师的自我完善,源于教师自我角色的愿望、个人需要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和个人的精神追求),更多的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强调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做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和对实践的反思、改进等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学生信息来源多元化,改变了传统教与学师生双边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主要由教师垄断的情况,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育活动空间随着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亦由传统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网络空间。传统模式下多数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的情况已极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同,教育教学的社会需求不一样,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的学习者,这也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传统的教师学习,专题培训班、专家讲座、观摩考察是常见形式,教师被动进行,并且也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理期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海量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教师可以各取所需,弥补自身的不足。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讲,可以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网络展示,各学科的教师能针对性地学习,更有益于专业发展。区域内不同地点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如博客、论坛、沙龙等各种形式进行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教师专业发展小而言之是教师个人自我发展,大而言之是地区教育水平提升,民族发展、国家昌盛的前提和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必然的事。

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教师在每一个阶段确立具体的目标,无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例如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可以确立通过模仿方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专业水平的目标,可以模仿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通过回想他们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教学,迅速改变自己对教学的陌生感;也可以模仿学校的优秀教师,以跟班听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先学后教,不求神似,但求形象,逐步接近他们的教学特点;各级比赛优胜课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是很好的模仿对象,认真揣摩他们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学习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找寻规律,合理有序地积累学习心得,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模仿可以帮助年青教师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起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顺利过渡到执行胜任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则需要确立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式的目标,寻求更进一步的专业发展道路。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更是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应搭建多样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学科结对的“青蓝工程”,学校公开课教学展示、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多种形式,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发进行弥补性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还可以让教师为自己制订短期专业发展的目标,以目标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紧追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更新理念,反思自我,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在当代教育中已成为许多学者所持的观点。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众多的学术刊物上,学科内众多的优秀人才对本学科的各方面进行着或细致入微或高瞻远瞩或纵横开合的研究,时时有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或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联系。一个教师写一辈子都不会成为一位名师,沿着惯性经验操作,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通过自觉阅读,充实自我,丰富教学思想,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构想最具体化体现的是“备课本”,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记载了教师的成长历程,呈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蜕变升华,落实教育理念的蓝本,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手素材,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教师应当有把“备课本”变成“教学研究记录手册”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促进专业成长和发展。

四、以生为本,主动追求

在教育转型过程中,教师怎么做?那就是要发现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辅育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这无一不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只有教师不断地主动自我提升,教育成功的希望才会越来越大。

教育是做人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只有对准人的本身,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了对学生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我们只有通过选择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只有以生为本,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心理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放权,让学生能说能做,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倾听学生,研究学生,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